777777zq
 页 | 末页
1
777777zq发表于 2019-9-17 16:25:45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真心痛”,“胸痹”的范围。

它以胸骨后、心前区出现发作性或持续性疼痛,或憋闷感,疼痛常放射至颈、臂或上腹部为特征。有时伴有四肢厥冷、青紫、脉微细。


病 因 病 理


本病多因平素体弱,或过食肥甘,或七情内伤所致。

本病发病部位在胸膺(ying)部,为阳气生发之处。

若心阳不振,脾阳不运,以致寒凝血瘀,痰浊内生,痰浊和瘀血,闭阻心脉,则血行障碍,以致胸阳不通而发生心前区疼痛,甚至影响到气血不通,阴阳不相顺接而出现昏厥。

心阳不振,既可由脾阳不振,命门火衰所引起,也可由心血不足而发生。而心血不足,常因肝肾不足所引起。

根据阴阳互根,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道理,最后均可导致阴阳具虚。

故本病以心阳不振,气血失和,运行不畅,瘀血内阻为主要矛盾,但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


辨 证 施 治


1 . 胸阳不振 心脉闭阻


主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倦怠无力,畏寒肢冷,或自汗出,夜寐不宁,食欲不振,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胖嫩,苔白润或腻,脉沉缓或结代。

治法:温助心阳,宣通脉络。

方药: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

瓜蒌24克、薤白12克、橘红12克、丹参12克、桂枝9克、干姜9克、党参12克、甘草6克。

方解:胸阳不振,心脉闭阻,故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

中阳不运,故可见倦怠无力,畏寒肢冷,或自汗出,食欲不振,夜寐不宁,小便清长,大便稀薄。

舌淡胖嫩,苔白润或腻,脉沉缓或结代,皆为心脉闭阻之象。

方中瓜蒌、薤白化痰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桂枝、丹参温阳通脉,活血通络;橘红、干姜、党参、甘草温补中阳,阳气振奋,则阴邪自散。

加减:若胸闷甚者,加厚朴6克。

若胸痛甚者,加送服苏合香丸半丸至一丸。


2 . 气滞血瘀 心络受阻


主证:阵发性心胸刺痛,痛引肩背,胸闷气短,舌质黯,舌边尖有瘀点,脉沉涩或结。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为主方。

川芎6克、生地12克、当归9克、赤芍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桔梗6克、柴胡3克、牛膝6克、甘草6克。

方解:气滞血瘀,阻塞心络,气机不畅,故阵发性心胸刺痛,痛引肩背,胸闷气短。

舌质黯,舌边尖有瘀点,脉沉涩或结,为血淤脉络的见证。

方中当归、川芎甘温辛散,以养血通经和络,配生地之甘寒以和血养阴,合赤芍、红花、桃仁、牛膝以活血祛瘀、通利血脉,柴胡、枳壳、桔梗之疏肝解郁,宣肺利气,以通达百脉,用甘草以和中。


总之,本方具有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二方之综合作用,不仅能行血分之瘀滞,又善于解气分之郁结;能活血而不耗血,能祛瘀又能生新,且有桔梗之性升,牛膝之性降,意在使气血能升能降。从而产生“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效用。


3 . 脾虚聚痰 阻遏心络


主证:体多肥胖,嗜睡身倦,咳嗽痰稀,胸闷发憋作痛,头蒙如裹,心悸不宁,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化痰,除湿养心。

方药:导痰汤加味。

姜半夏12克、胆南星6克、橘红6克、枳实6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瓜蒌15克、薤白头6克、生姜9克。

方解:胖人多湿,脾虚不运,聚湿成痰,壅滞胸膈,阻遏心络,则嗜睡身倦,咳嗽痰稀,胸闷发憋作痛,心悸不宁。

湿阻清阳不升,故头蒙如裹。

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均为痰湿阻滞之证。

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功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气机不畅则痰凝,痰凝则气机更为阻滞,故用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化。

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健脾利湿。

甘草、生姜和中补脾,使脾健则湿化痰消。

方中更加胆南星、枳实、瓜蒌、薤白宽胸理气化痰,使积聚之痰去,胸中正气得伸。


4 . 肝肾阴虚 心血瘀阻


主证:胸闷气憋,夜间胸痛,头昏耳鸣,口干目眩,夜寐不宁,盗汗,腰痠腿软,或足跟疼痛,舌质嫩红,脉细数或细涩。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方药:养阴通痹汤加减。

生地18克、麦冬12克、女贞子15克、党参12克、瓜蒌18克、红花6克、桃仁泥9克、元胡9克、五味子9克。

方解:本证为肝肾阴虚,心血瘀阻所致,肝肾阴虚,则见头昏耳鸣,口干目眩,夜寐不宁,盗汗,腰痠腿软,或足跟疼痛,舌质嫩红,脉细数。

阴血不足,血流不畅,瘀滞内生,闭阻心络,故胸闷气憋,夜间心痛,舌边有瘀点,脉细涩。

方中生地、麦冬、女贞子、五味子滋肝肾之阴,党参、瓜蒌益气宽胸。红花、桃仁、元胡行气活血,化瘀生新以利血脉。

加减:若痛甚者加三七粉1克冲服,一日二至三次。


5 . 阴阳两虚 气血不继


主证:胸闷心痛,有时夜间憋醒,心悸气短 ,头晕耳鸣,食少倦怠,腰痠腿软,恶风肢冷,或手心发热,夜尿频数,舌质紫暗,苔白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治法:调补阴阳,益气养血。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炙甘草12克、党参12克、桂枝9克、生地12克、熟附子3克(开水先煎30分钟)、麦冬9克、薤白9克、当归9克、丹参12克、阿胶6克(融化)。

方解:气血两亏,血行不畅,心气不继,则见胸闷、心痛,有时夜间憋醒,心悸气短,舌质紫暗,脉结代。

阴血不足,故头晕耳鸣,手心发热。

阳气虚弱,故食少倦怠,腰痠腿软,恶风肢冷,夜尿频数。

苔白少津,脉细弱,又为阴阳两虚之候。

方中阿胶、生地、炙草、党参、桂枝、麦冬为炙甘草汤的主要成分,有辛润通阳,气血并补,通利血脉之功。加薤白、附子以助祛寒理气,当归、丹参养血活血,使补而不滞,通阳活血而不伤正。

加减:若阳气虚痹心痛甚者,亦可加服苏合香丸半丸至一丸。

若心痛持续(或未见心痛)而突然四肢厥冷,青紫,舌紫暗,苔白,脉微细,血压下降,是阳虚欲脱,宜回阳救脱。

急用四逆汤:附子9克(开水先煎三十分钟)、干姜9克、甘草6克。

合生脉散: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加红花6克、当归15克。

注意上述各证在无痛期,应以治本为主。

如肝肾阴虚者,宜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首乌、桃仁、红花;

若兼高血压者,除滋补肝肾外,更加潜阳熄风药(参考高血压病)。

若属心阳虚者,可用人参汤:人参9克、干姜9克、白术9克、桂枝6克、甘草9克。加失笑散3克(二次冲服)。


村医之家  屈福生)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