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77zq
 页 | 末页
1
777777zq发表于 2020-1-7 08:57:15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病例介绍

患者为一64岁日本男性,2型糖尿病病史,2013年时因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开始以环磷酰胺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因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高血糖,以胰岛素控制。2014年因终末期肾病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开始血透治疗后,患者双下肢出现紫癜,查血小板计数下降,而骨髓活检显示巨核细胞及其他系血细胞均正常,后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波帕治疗。


2015年,患者因高血糖入我院治疗。查体:身高170.2cm,体重64.7kg,未见黑棘皮病。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急诊实验室检查显示:Hb:11.8 g/dL;肌酐:4.54mg/dL;血糖:833mg/dL;HbA1c:10.5%;糖化白蛋白:52.1%;总IRI:10548.3μU/ml;C-肽:20.8ng/ml;抗胰岛素抗体滴度:≥5000nU/mL(参考值:<125nU/mL);抗胰岛素抗体结合率83.4%(参考值:<0.4%);抗胰岛素受体阳性;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阴性;抗胰岛抗原2抗体阴性;MPO-ANCA滴度11.7IU/mL(参考值:<3.5Iu/mL)。胰岛素抗体斯卡查德分析示:K1 0.00169*108/M,R1 498 *10-8 M;K2 0.0000354 *108/M,R2 1210 *10-8 M。


尽管患者抗胰岛素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和力/高容量型,很像是胰岛素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患者病程中没有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而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因此,我们考虑患者高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有关,诊断为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伴ANCA相关血管炎及ITP。





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主要以免疫抑制疗法治疗,但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患者起始治疗为大剂量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0mg/d增至20mg/d),高血糖有所改善,糖化白蛋白由52.1%降至32.2%。2月后患者血糖恶化,糖化白蛋白51.4%,不同抗糖尿病药物(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及伏格列波糖)及胰岛素加量均不能改善患者严重的高血糖。


查阅文献后,我们尝试以利妥昔单抗治疗(375mg/m2,静脉输注,每周一次,共4周),同时以40mg/d强的松以减少循环抗胰岛素受体抗体。随后,患者循环CD20+B淋巴细胞由6.0%降至0.2%,并维持6个月未上升,胰岛素抵抗逐渐改善。治疗4月后,患者胰岛素受体抗体转阴,而胰岛素抗体持续升高(≥5000nU/mL),斯卡查德分析显示抗体亲和力增高,结合率降低。随后,激素及胰岛素逐渐减量,患者血糖控制良好。





讨  论

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案例多与SLE相关,本案例十分罕见,以往仅见一例进行血透的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案例。对于此病,多以糖皮质激素,或环磷酰胺、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输注等方法降低抗体滴度。我们首先想到使用环磷酰胺治疗此例激素抵抗病例,但考虑到血透患者需调节药物剂量,经查阅文献后我们决定使用利妥昔单抗,结果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然而,使用利妥昔单抗的长期预后尚不清楚,既往报道的相似案例在18个月后病情复发,再次使用此方案仍获良好疗效,故而我们也应对此案例密切随访,一旦复发及时用药。



结  论

利妥昔单抗是激素抵抗的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医博士  liyun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