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77zq
777777zq发表于 2020-5-6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药师在审核门急诊处方时发现,1位患者被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医生为其开具药品:(巴)血凝酶针1iu9支,口服1日3次,每次3iu。

 
药师查阅(巴)血凝酶针说明书,用法用量: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未明确指出可以口服,药师跟厂家联系,询问(巴)血凝酶针的口服用法问题,厂家提供了相关材料,说明这个药可以口服(见表1)。
 

表1 血凝酶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微信图片_20200427160547.jpg


就此问题,药师查阅大量资料。从凝血酶的来源,人体血液凝固过程及凝血酶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与分析,将与凝血相关的药名相似、临床用药容易混淆的药品进行区分,以利于今后临床用药更加规范。
 

蛇毒类凝血酶

 
蛇毒类凝血酶是一种具有精氨酸酯酶和酰胺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可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其结构和功能与人类凝血酶相似,故称“类凝血酶”。
 
1936年有学者用硫酸铵、醋酸铅沉淀法、透析法首次从巴西矛头蝮蛇蛇毒中分离出部分纯化的类凝血酶,原定为“血凝酶”,又称巴曲酶。然而20年后,当质量标准和蛋白分离技术成熟时,以巴曲酶制成的一种用于止血研究、血液凝固、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的制剂才问世。
 
此后学者们在不同种属的蛇毒中发现数10种“类凝血酶”,然而不同蛇种来源的类凝血酶组分、结构,对血液系统的作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一些表现出促凝作用,有一部分类凝血酶的凝血活性只是短暂的,最终表现为降纤、抗凝作用。
 

血液凝固的基本概念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存在凝血和抗凝血、以及纤溶和抗纤溶两个对立而统一的系统和机制,二者保持动态平衡,以共同维持血液的流动性。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
 
首先是小血管受到损伤而发生出血时,若破损不大,损伤刺激引起局部缩血管反应,使血管封闭,出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
 
其次是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血小板黏附于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而止血。

接着,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即血小板释入血小板因子和凝血因子,促进凝血酶的形成,使邻近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Fg)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分子多聚体,进而形成了由血纤维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的牢固止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
 
与此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漫延到这一局部以外。
 

凝血酶的作用机制

 
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酶起到重要作用,除了促进血小板聚集外,它还通过机体的凝血瀑布反应,促进凝血过程而生成稳定的纤维蛋白以产生止血效应。
 
人血浆Fg由3对不同的肽链即α、β、γ组成,每条α链上含一个A肽,β链上含一个B肽,故纤维蛋白可写成[α(A)β(B)γ]2。在凝血酶作用下,Fg释放出2条A肽和2条B肽,成为纤维蛋白单体(αβγ)2,进而聚合成可溶性多聚体,纤维蛋白单体与多聚体再进一步聚合。

同时凝血酶激活凝血因子,促使纤维蛋白分子间形成共价键,以二聚体和多聚体方式交联,成为稳定的不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1]


血凝酶与凝血酶的区别

 
注射用血凝酶的止血机制
 
注射用血凝酶能水解Fg释放A肽,A肽生成不稳定的可溶性的纤维蛋白Ⅰ单体,在血管破损处可溶性的纤维蛋白Ⅰ单体聚合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Ⅰ多聚体,它能促进血管破损处的血小板聚集,加速血小板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Ⅰ又迅速降解释放出纤维蛋白肽B,从而生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Ⅱ单体,后者不激活凝血因子XIII、X和凝血酶原,但其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能利用凝血因子XIIIa和Ca2+通过共价交联形成多聚体,发挥止血作用[2]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的止血机制
 
与血凝酶相比,白眉蛇毒血凝酶成分、适应证、用法、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基本相同,但具体的药理机制还是有差别的。
 
白眉蛇毒血凝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对纤维蛋白肽AB的释放顺序与血凝酶是相反的:它优先释放纤维蛋白肽B,经过一段延滞期后才释放纤维蛋白肽A。失去了纤维蛋白肽B的纤维蛋白,其释放纤维蛋白肽A的速度降低,从而影响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使形成的凝块更为脆弱[2]
 
血凝酶与凝血酶作用的异同
 
血凝酶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也不激活血管内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凝血因子ⅩⅢ)。它促进的由纤维蛋白单体形成的复合物,易在体内被降解而不致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而在未损伤的血管内,注射用血凝酶作为单一成分,不含凝血因子X和凝血原激活剂,不会导致凝血瀑布的激发放大,从而其在体内不会引起血管内栓塞、DIC等并发症[3]
 
而凝血酶使Fg裂解出蛋白肽A和B,生成纤维蛋白Ⅱ单体,并聚合成纤维蛋白Ⅱ多聚体,多聚体在凝血因子ⅩⅢa作用下转化为稳定的纤维蛋白(凝血块),因此可引起DIC[4]

所以,凝血酶冻干粉只能外用,不能静脉,误入血管可导致血栓形成、局部坏死危及生命。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凝血机制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成分为人凝血因子,主要治疗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引起的出血,通过补充内源凝血因子,激活旁路,使患者能在局部破损处形成凝血活酶而促进血液凝固。静脉滴注时,医师要随时注意使用情况,警惕DIC或血栓的发生。
 

巴曲酶注射液抗凝机制


巴曲酶具有祛纤维蛋白的作用,能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使血管阻力下降,增加血流量,改善缺血性症状。
 

凝血酶类药品区别汇总

 
表2 凝血酶类药品区别汇总

微信图片_20200427160736.jpg


  • 区别1:表1中5个药品,前4个(血凝酶、白眉蛇毒血凝酶、凝血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均为凝血药,而巴曲酶为抗凝药。


  • 区别2凝血酶冻干粉的用法应引起特别注意,局部止血(外用)或消化道止血(口服或局部灌注),不可静脉使用,其他三个凝血药均可静脉使用。临床医生开具处方,易将凝血酶冻干粉的用法写成“静注”,医生、药师、护士都应注意,避免用药错误。



小结

 
综上所述,对凝血酶类药物的成分、用法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提示此类药物药名相似,来源及适应证等各有特点,医务人员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区分,正确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薛雁,李九翔,王宏英,等.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进展[J].蛇志,2009,21(2):121.

[2] 黄仲义.白眉蛇毒血凝酶与血凝酶的对比[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7):585-586.

[3] 米鹏程,黄莹,孔焕育,等.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作用的机制[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11): 1315-1319.

[4] 金有豫.注射用血凝酶及其止血作用机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6):489-490. 


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