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long2008
 页 | 末页
1
hxlong2008发表于 2021-2-1 10:24:38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骨科门诊,经常会遇到因足跟疼痛来就诊的中老年人,他们大多一进诊室就会说:“医生,我脚跟痛,想看看是不是长骨刺了?”可见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很大程度上已经把骨刺与足跟痛划了等号,认为足跟痛就是骨刺“扎”的。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足跟痛的病人中,有的有跟骨骨刺,有的则没有,而有跟骨骨刺的人并不一定都出现疼痛。


足跟痛医学上称为“跟痛症”,实际上是由于跟骨及周围组织损伤造成无菌性炎症引起的,是一种以足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及肥胖的女性。大部分人会忽视足跟痛的发生,觉得是小毛病,很多患者因此耽误治疗,轻者疼痛难忍,走路受限,重者导致瘫痪。


1

什么病会引起足跟痛?


足跟痛可由不同的疾病引起,而不同的疾病又有各自的特点:


1、跟下脂肪垫炎:人的跟骨下方有个组织结构叫“脂肪垫”,它的作用主要是吸收震荡,缓解动力对跟骨的冲击。如果脂肪垫受伤,比如走路时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硌伤,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形成压迫刺激,都会使跟骨下方承重的脂肪垫发生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导致脂肪垫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增生等病理改变,从而出现跟下疼痛。

特点::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感,压痛明显,压痛点在跟下负重区及其内侧;X线片可见跟骨负重区下方的软组织影像密度增高。


2、跖筋膜与跟骨骨刺:跖筋膜是位于足下方、呈三角形的片状筋膜,起自跟骨结节前下方,向前止于足下的前方。如果长期间站立工作,或因扁平足,足下的跖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牵拉状态,筋膜的起点即跟骨结节的前下方,可因反复的牵拉、应力的刺激而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形成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日久则骨质增生,形成骨刺,骨刺方向多与跖筋膜的方向一致。

特点:站立或走路时,足底或/和跟骨前下方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检查可见跟骨结节前下方压痛明显,牵扯患者跖筋膜可使其疼痛加重。有跟骨骨刺者,X线片可见增生,骨刺较大时还可摸到骨性隆起。但有跟骨骨刺的患者,并不一定会发生跟痛症;而跟痛症在经过治疗疼痛消失后,跟骨骨刺可仍然存在。跟骨骨刺的大小与跟部疼痛程度不成正比。跟骨骨刺是老年人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特征性表现。


3、跟腱滑囊炎:跟腱附着在骨结节的后上部,小腿后方肌肉收缩产生的动力通过这里传达到足,完成走路、跑跳等功能。在跟腱附着部的周围,有小的滑囊存在。如果局部外伤或劳损,如穿鞋摩擦或长时间走路,就可导致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

特点:跟腱附着处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有的跟腱增粗变大,有摩擦感。踝关节背伸、跖屈时疼痛加重,不能踮脚。走路多时可因鞋的摩擦而加重疼痛。部分患者的X线片可见局部钙化影。


4、虚性跟痛:足跟部有肾经通过,跟骨为其络脉所系,足少阴肾经从足底之涌泉穴,行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到太溪穴,其分支别络绕足跟内后部,到达跟腱附着部内侧前方凹陷处的大钟穴。中医认为肾主骨、主藏精,若年老体弱,肾气虚衰,精气不足,则经脉失充,骨失所主,而出现跟部疼痛。

特点:站立或行走时双侧足跟部酸痛、隐痛、乏力,但局部无明显压痛。X光片显示除跟骨本身稍有骨质疏松外无明显的异常。


5、跟骨骨骺炎:跟骨骨骺的骨化中心在6~7岁出现,13~14岁逐渐闭合。该病多见于6~14岁的少年儿童,由于过多跑跳或运动不当所致,临床较少见。

特点:足跟后下部疼痛,走路可现跛行,运动后疼痛加剧,跟骨后下部压痛,有轻微肿胀。X线片可见跟骨骨骺变扁平,密度呈不均匀的增高,外形不规则,呈波浪状或虫蚀状,骺线增宽。


6、其他:跟骨高压与跟骨周围筋膜炎等,均可以导致跟部疼痛。

特点:跟骨高压与跟骨周围筋膜炎的跟部疼痛较广泛,久走、久站都会加重症状。


2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人到中老年,肝血肾精渐亏,气血不足,血热致使筋骨失养,或陈伤未愈或风寒湿邪内侵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究其病因,中医将足跟痛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气滞血瘀型: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2、寒凝血瘀型: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3、肝肾亏虚型: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治疗原则: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中药内服方:熟地2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杜仲25克、枸杞15克、骨碎补15克,当归20克,五加皮20克、防己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中成药:肝肾亏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血气滞瘀型选用七厘散、跌打丸、大活络丹,寒凝血瘀型以独活寄生丸、九味羌活丸等。外贴活血止痛膏、狗皮膏、关节止痛膏、除湿活络膏等。


3

足跟痛的传统疗法


1、木棒捶击法:患者俯卧于床上,患侧屈膝,足底向上,先触明压痛点,另一人一手握其足前掌,一手拿木棒(接触皮肤处的一头宜为方形),对准压痛足处,先用轻力捶击6~10下后改用重力猛击2~3下后结束。多数人可以一次痛止而愈。若未痊愈者,过2~3天后,再用上法重复一次。本法主要适用于有跟骨骨刺者。


2、陈醋浸足法:用陈醋1000毫升,加热至足可浸入的温度,每日浸约1小时。醋温下降后应再次加热,一般浸泡10~15天,足跟痛开始逐渐减轻,连续浸1~2个月,可望恢复。


3、熏洗砖烙法:先将陈艾60克、乌梅15克放入淸水中前出药汁,装入盆内,再将墙砖烧红放入上述药盆内,使热气上蒸,用一支架将患足放于气上熏冲,并用衣物遮盖。等药液稍冷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上,趁热下压数分钟,每日1~2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药液可用多次。


4、中药垫足法:取当归、威灵仙各30克,川芎、乳香、没药、栀子各15克。诸药放锅内用文火烘干,研为细末(越细越好),每次取20克药末装入缝好的小布袋内(布袋大小与足跟大小略同),放入足后跟疼痛处,然后再穿好袜子。隔日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此法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5、中药洗浴法:用海桐皮15克、艾叶2克、红花12克、刘寄奴15克、酒大黄10克、川椒15克、川牛膝2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路路通20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威灵仙15克、青皮12克,煎煮取药液熏洗,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以30天为一疗程。


6、针灸治疗法:取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的太溪穴,经消毒毫针(1.5寸)和局部皮肤后可进针(4~5分),对于无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者可用强刺激捻转,得气后(局部酸、麻、胀、沉)立即出针。对于体弱者宜用中度刺激,并留针10分钟以后出针。或针刺“掌根穴”,其穴位在跟腱侧与掌腕横纹之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肌腱之间,大陵穴下5分处。以无菌0.5~1寸亳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直刺45分,用提插小幅度捻转手法,嘱患者深呼吸,使局部出现酸胀或电麻样感,上行抵达肩臂部及前胸部为宜,不留针或稍留针,每日治疗1次,一般4~5次可治愈。


7、推拿按摩法:推拿按摩法的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消肿止痛。具体操做:患者俯卧床上,患膝屈曲60°,按摩者先用拇指揉压跟下,手法宜和缓,再用手掌根部拈揉推捋足跟,然后双手对合,掌根扣压足跟两侧,施行揉按法,最后点按涌泉、拿捏太溪、承山等穴。最后在足底实行擦法以使足底发热为度。


8、小针刀疗法:小针刀疗法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技术,疗效确切,多用于经其他疗法治疗效果不佳的跟下脂肪垫炎和跟骨骨刺、跖筋膜炎患者。具体操作:常规消毒、铺孔巾,局麻小针刀刺入至病变部位,行纵行松解压迫并无菌包扎伤口。注意:无菌操作,该疗法对跟腱滑囊炎患者应慎用。


家庭护理小妙招


1、减少跟部负重刺激:少站立走路,尤其不能刻意去走鹅卵石路,让足跟部充分休息,以利于损伤的愈合和炎症的吸收。


2、穿鞋可加足跟垫:穿鞋宜用宽松的软底鞋,如旅游鞋等,走路时在足跟部加上厚的软垫,或用足跟垫,以减少对足跟的刺激和损伤。


3、理疗热疗:除到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理疗外,晚上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或将足部置于有加热作用的电暖气、电手炉、家用理疗仪等设备上,温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4、用药前温水泡脚:使用外用药的患者,用药前最好用温水泡脚,然后再外用擦剂或膏药。


5、日常生活:老年人钙流失严重,易出现足跟疼痛问题,日常饮食中钙的摄入量要比成年人多50%,多食牛奶、蛋类、牛羊肉、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含钙高的食物;在治疗期间应适当休息,少走路,宜穿宽松柔软、轻便舒适的鞋子。


(基层医界  欧阳军)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96163123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