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医云
青川医云发表于 2021-4-21 09: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 口服降糖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说任何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降糖药物也不例外。临床常用的降糖药分六大类,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各类降糖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1、磺脲类: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及体重增加,其他少见的副作用有皮疹、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


2、格列奈类:其副作用也是低血糖,但发生率低而且程度轻,其他副作用罕见。


3、双胍类:二甲双胍常见副作用有食欲不振、恶心、反酸、上腹不适等消化道反应,其他少见的副作用有维生素B12缺乏以及由此引起的“营养不良性贫血”。


4、α-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偶有腹痛、腹泻。


5、胰岛素增敏剂:少数人服用后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颜面及下肢浮肿、加重心衰。此外,此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肝功异常及骨质疏松。


6、DPP-4抑制剂:此类药物比较安全,单独应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不增加体重。


7、SGLT-2抑制剂:此类药物对肝肾无影响,主要缺点是会增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


在降糖药物引起的各种副作用中,最常见的当属低血糖,轻度低血糖会出现心慌、出汗、有饥饿感症状,而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其次是胃肠道反应,而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少见。


糖尿病友最担心的问题是:“长期用药究竟会不会损害肝肾?”一般说来,降糖药物本身不会对肝肾造成直接损害。


那么,为何有些降糖药物说明书上特别注明“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这是因为这些药物都要经过肝肾代谢,如果患者原本存在肝、肾疾患,用药后势必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导致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同时还会影响药物的代谢与清除,引起药物蓄积中毒。


二. 如何防范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1、知己知彼,合理选药。要熟悉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特点、副作用、适应证与禁忌证,结合患者自身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药物。


例如:

  • 慢性缺氧、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重度贫血以及做造影检查的病人忌用“双胍类药物”;

  • 心衰浮肿、活动性肝病以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忌用“胰岛素增敏剂”;

  • 慢性肠炎、腹泻、腹部手术恢复期以及疝气患者忌用“α—糖苷酶抑制剂”;

  • 妊娠期女性除双胍类药物以外,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原则上应当忌用。


2、用药严遵医嘱。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为了追求快速显效而盲目加大用药剂量;不要轻信广告宣传,自行选购药物或把保健品当药品服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


3、预防低血糖。饮食方面,患者一定不能过度节食,注意定时定量进餐、适时加餐。尽量不要选择强力、长效口服降糖药,而且用药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在各类降糖药当中,只有胰岛素促泌剂(主要指磺脲类、格列奈类)才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其余各类药物在单独使用时很少引起低血糖。


对于低血糖风险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如老年人以及脆性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低血糖风险较小的降糖药物。


4、注意服药时间。双胍类药物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消化道反应。


由于二甲双胍肠溶片比普通片消化道反应轻,也可在餐前服用。


5、肾功能不好的病人更要谨慎选药。对于已经出现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通过胆道而不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这样就不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当然,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原则上应禁用一切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6、密切监测肝功能。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脂肪肝及肝功异常。对于这类病人,在用药期间要严密监测肝功能。如果转氨酶越来越高,就及时停药,改用胰岛素,必要时可给予保肝治疗。


7、尽量联合用药。一般说来,药物副作用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药物剂量越大,其副作用也相应增加。而采取联合用药,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大大减少药物副作用。


8、循序渐进用药。部分糖尿病人在最初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等药物时,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个别患者甚至因此而被迫停药。


一般说来,胃肠道对药物的适应和耐受需要一个过程。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经过1~2周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倘若一上来就足量给药,病人往往难以耐受。


此外,根据不同类型药物的特点,还有些细节要特别留意。如服用SGLT-2抑制剂时,一定要注意多喝水,以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总结


迄今为止,糖尿病尚不能彻底根治,这意味着一旦得病,患者便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客观地讲,但凡药物都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也存在一定副作用,绝对安全的药物是不存在的。


对待药物副作用这个问题,患者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随意滥用,而是要权衡利弊,谨慎选用。只有知己知彼,合理用药,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王建华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