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西
 页 | 末页
1
卡卡西发表于 2021-8-20 11:14:14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节。中医认为,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景岳全书?痢疾》言:“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温疫论》言“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因此,应注意预防。


  诊断


根据《中医内科学》,本病的诊断依据为:


1.夏秋流行季节发病,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或有接触疫痢患者史。


2.具有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下痢赤白粘冻或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主症,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等症。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急骤起病,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实验室检查:大便中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大便或病变部位分泌物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儿童在夏秋季节出现高热惊厥等症,而未排大便时,应清洁灌肠,取便送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内科学》,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01

湿热痢:


主要表现为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当以清肠化湿,解毒行滞,调气行血为治,方用芍药汤加减,药取黄芩、黄连、大黄、槟榔、木香、当归、白芍药、银花、穿心莲、荆芥、防风、山楂各10克,马齿苋30克,甘草、肉桂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02

疫毒痢: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腹痛剧烈,里急后重频繁,痢下鲜紫脓血,呕吐频繁,寒战壮热,头痛烦躁,精神极其痿靡,甚至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惊厥抽搐,瞳仁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苔黄腻或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临床亦可下痢不重而全身症状重者,突然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呕吐,喘逆,四肢厥冷,舌红苔干,脉弦数或微细欲绝。


当以清热凉血,解毒清肠为治,方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药取白头翁、黄连、黄芩、黄柏、秦皮、当归、白芍药、木香、槟榔、大黄、金银花、丹皮、地榆、穿心莲、水牛角各10克。高热神昏、烦躁惊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而冷汗出,唇指紫暗,尿少,脉细欲绝,可配合醒脑净、双黄连、生脉(或参麦)注射液、参附青注射液静脉滴注或推注,以清热宁神,益气固脱,或白头翁汤加大黄,煎水中药直肠滴入配合治疗,以增强涤邪祛毒之功。若厥脱、神昏、惊厥同时出现者,则最为险候,必须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挽救危急于万一。


03

寒湿痢:


主要表现为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等。当以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为治,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药取藿香、苍术、厚朴、法夏、陈皮、木香、枳实、桂枝、炮姜、白芍药、当归、荆芥、苏叶、葛根、山楂各10克。


04

虚寒痢:


主要表现为久痢缠绵不已,痢下赤白清稀或白色粘冻,无腥臭,甚则滑脱不禁,腹部隐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或虚坐努责,便后更甚,食少神疲,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等。


当以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为治,方用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当归、芍药、木香、赤石脂、诃子、罂粟壳、肉豆蔻、附子、破故纸、黄芪各10克,粳米30克,干姜、肉桂各5克。


05

休息痢:


主要表现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常因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或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带有赤白粘冻,腹痛,里急后重,症状一般不及初痢、暴痢程度重。休止时,常有腹胀食少,倦怠怯冷,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等。


当以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为治,方用连理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黄连、木香、槟榔、枳实、当归、苍术各10克,干姜、甘草、草果各5克。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粥疗方:

1.槟榔粥:槟榔10克,大米100克。将槟榔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可下气,消积,杀虫。


2.马齿苋粥:马齿苋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马齿苋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马齿苋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3.白头翁粥:白头翁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白头翁洗净,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4.香连粥:木香10克,黄连5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二药择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煮至粥熟后,白糖调味服食,每日1剂。可清热燥湿,行气止痛。


5.石榴叶粥:石榴叶或皮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石榴叶洗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健脾止泻,养阴生津,收敛止泄。


(基层医界  胡献国)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