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医云
 页 | 末页
1
青川医云发表于 2021-9-13 09:56:53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根据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及病症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口疮”的范畴,此外,口疮尚有“口疡”“口舌生疮”“口破”“口疳”“赤口疮”等病名,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呈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一年发病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属于发病率最高的口腔黏膜疾病,以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或舌体表面糜烂疼痛为主证,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 5%~25%,10~30 岁人群居多,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口腔溃疡病变部位多见于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的部位,如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等。发作时疼痛明显,局部灼痛感强烈,影响饮食、言语,甚者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临床上,口腔溃疡通常提示患者机体可能存在某些潜在的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女性经期紊乱、B 族维生素吸收障碍等。目前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上述一些系统性疾病,还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


从中医角度


中医角度,复发性口疮多以外感六淫燥火、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内伤热盛为主因,其病理机制是热壅血滞,瘀热互结,证属火热内蕴,因此,泻火坚阴为临证相应之根本治法。


中医之火有虚实脏腑之分,因此,口疮辨证当分虚实、并详察胃肾心脾。


实火为外感风热、饮食不节所致,对应病机为外感风热、心脾积热,表现为邪气积盛,内热大,高热目赤、起病较急,小便黄。实火治宜清热散邪,泻火坚阴。


虚火为情志不畅、劳倦过度及先天禀赋不足,对应病机为脾肾虚弱、阴虚火旺和阳虚火炎,表现为正气不足,内热轻,手脚心热,病程较长,小便清。虚火治宜调补阴阳,泻火坚阴。


口腔溃疡的中医证型众多,中成药的选择需辨证施治,以下逸仙药师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于口疮的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导赤丸


由连翘、黄连、栀子、木通、玄参、天花粉、赤芍、大黄、黄芩、滑石组成。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用于心实火证,症见心火上炎、熏灼于口、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复方珍珠口疮颗粒


由珍珠、五倍子、苍术、甘草组成。清热燥湿,生肌止痛。用于心脾湿热证,症见口疮,周围红肿,表面黄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隆起,红肿热痛,口干口臭,舌红、心烦燥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防风通圣丸


由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组成。解表通里,清热祛湿。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舌生疮。


  牛黄清胃丸


由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甘草、桔梗、黄柏、连翘、牵牛子、枳实、冰片组成。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证,症见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便秘尿赤。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由黄连、栀子、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大黄、黄柏、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组成。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双花百合片


双花百合片:由黄连、苦地丁、地黄、板蓝根、紫草、金银花、淡竹叶、干蛇胆、百合、细辛组成。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用于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症见口腔粘膜反复溃疡,灼热疼痛,口渴,口臭,舌红苔黄等。


  口炎清颗粒


口炎清颗粒:由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组成。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虚火上炎所导致的口疮。


  知柏地黄丸


由知母、黄柏、熟地黄、茯苓、山茱萸、牡丹皮、山药、泽泻组成。滋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耳鸣遗精,腰酸膝软、眼睛干涩、口干咽燥、口舌生疮。


其他


妇人产后血气虚,虚热上冲亦可发口疮,治宜补气养血(乌鸡白凤丸)。


若口腔溃疡病起于风寒之邪袭表,患者多伴有微恶风寒,口苦咽干,烦躁心悸,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多饮,耳鸣,入睡困难,舌红苔黄等症,治宜和解少阳、解肌发表(小柴胡颗粒)。


若女性患者经前期及行经期,郁热较重者,表现为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口舌糜烂,治宜舒肝清热,健脾养血(加味逍遥丸)。


若女性经后期表现为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口舌糜烂,治宜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为主(归芍地黄丸)。


若口腔溃疡伴后背凉,畏寒,汗出,耳鸣如蝉,腹部凉,喜按喜温,大便稀溏,舌淡暗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滑等一派脾肾阳虚之象时,治宜温补肾阳(附子理中丸)。


若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脘闷嘈杂、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治宜健脾益气(人参健脾丸)。


总之,口腔溃疡辨证当分虚实、并详察胃肾心脾。其中医证型众多,中成药的选择需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逸仙药学V  施玉旋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