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生
梁生发表于 2008-10-11 2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本人来牵个头,将临床上比较疑难的皮肤性病实例分期分批发上来,供大家相互交流. 如大家有临床实战病例可在此跟帖分享交流,也可另开新帖供大家讨论学习, 敬请同仁们勇跃参与.



一 慢性皮肤寻麻疹1例

患者女性,43岁,皮肤寻麻疹一年余, 接近花粉或吃鱼虾会突发过敏. 这一年来经常全身出现风团样皮肤寻麻疹,经多方治疗效不显著,于今年九月中旬来我这诊治. 当时查看患者全身显大片样风团皮疹,疹色淡红,其它体征基本正常. 即按常规治疗:

1: B12针 2支+CCO2mL / im.

2: DXM 5mg + 扑尓敏10mg / im.

3: 5%G.s 100mL +Gs.Ca 20mL +VC 1g / 滴注.

4: Na.cL 100mL + 西米替丁0.4g / 滴注.

5: 5%G.s 250mL + 参麦30mL + 黄芪针 20mL / 滴注.

以上药方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另配口服药:

TAB 2# + 赛庚定1# + 西米替丁2# + 酸钙片4# + 谷V素2# / PO 一天二次,连服三天.

药后病情基本控制,但在9月底天气较冷时风团又发作,瘙痒无度, 没办法只得改用中药治疗才控制住病情,现还在调理中, 此乃后话,三天后再谈转用中医诊治过程.


交流内容:

1: 慢性皮肤寻麻疹为何经常复发?

2: 各位老师治疗慢性皮肤寻麻疹有何妙法? [ 中,西疗法或简,验,偏方都无任欢迎 ] .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2-5 19:4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红牛 + 1 详细报道。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星空
星空发表于 2008-10-12 00: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本病病因复杂,部分病人不易查明病因是本病经常复发的关键所在。
我在前几年治疗这样一个病人,全身风团疹伴下腹疼,当时我的诊断是荨麻疹引起的腹痛,就以抗过敏进行治疗,治疗三天好转,停药就复发。病人到县医院让一位资深医生看,经过化验血象高,下腹有压疼后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即细菌毒素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开一组青霉素、一组甲硝唑,当时一看处方不可思议,但是连输4天症状全无。这位医生很有经验的,所以发上来让大家增加一点经验。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梁生 + 1 病例特殊,值得研讨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星空
星空发表于 2008-10-12 0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忘记说了,还看一盒息斯敏口服,再没有其他药。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0-12 09: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姜兴茂 于 2008-10-12 00:54 发表
我认为本病病因复杂,部分病人不易查明病因是本病经常复发的关键所在。
我在前几年治疗这样一个病人,全身风团疹伴下腹疼,当时我的诊断是荨麻疹引起的腹痛,就以抗过敏进行治疗,治疗三天好转,停药就复发。病人到 ...



末知患者当时有腹痛体征否? 体温升高了不? 请姜兴茂朋友明示一下.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0-16 0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一楼

上述患者针后症状消失,但在9月30日因台风阴雨转涼天气又大发作,全身显风团样淡红色荨麻疹,瘙痒无度. 査:T: 37.0 BP: 120 / 75 脉沉细, 舌淡胖大, 面身有虚浮之觉 [ 可能是激素所引起] . 因西药常用付作用己显,且复发术高. 决定改用中药调理.

症属: 素体虚寒,,内生痰湿, 外表不固,易受风邪, 冷风侵入,发为疾患.
治法: 温阳化痰, 补虚固表. 消风止痒.
药用:
1: 黄芪30 白木20 炙甘10 茯苓10 补骨脂15 制付片6 车前子10 桂支10 白芷10 乌帩蛇15 苍术12 川朴10 党参20 当归15 白芍12 地肤子10 三剂, 一天一剂, 水煎服.

2: 蛇床子20 地肤子20 防风15 白芷15 肉桂15 吴茱萸10 三剂, 一天一剂, 水煎外冼.

敬请大家共同讨论, 上药方可以吗? 有哪些不足之处? 在这请教各位了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0-16 00:10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0-17 0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10月3日来诊, 服上方中药后症状大减,面身虚浮之像己消除,四肢及身上还时有少量淡红色荨麻疹. 脉沉较有力, 舌淡红. 继用上中药方三剂内服及外洗,

10月11日又来复诊, 继用上中药后皮肤荨麻疹已基本消失,只时有夜晚凉时身上会出现少量淡红色凤团疹. 全身肌肤触诊由冷转暖,脉沉, 舌淡红. 其它体征正常. 因秋末季节转凉,寒气较重, 现将上药方调整如下:

北芪40 炒白术15 炙甘10 红参10 茯苓10 补骨脂15 制付片6 车前子10 巴吉12 桂支10 白芷10 乌蛸蛇15 苍术12 川朴10 当归15 白芍12 地肤子10 四剂, 一天一剂,水煎服. 外洗药己停用.

10月16日再来复诊,服后病情恢复良好,至今已不再有荨麻疹出现. 查看患者气色转润,形体由浮转实,脉渐有力,舌淡红. 现己开了一些安基酸钙中钙口服液与肌苷片,蜂乳胶丸,谷V素等带回按量服用, 调理体能.

这例患者皮肤荨麻疹己发病一年多, 历经多方治疗效差,并已出现相应的药物付作用. 后改用中医治疗半月而愈, 从这例说明中医中药,只要对症运用,关健时刻可显神威. 故在这与众分享.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0-17 00:52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无为
无为发表于 2008-10-22 2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皮肤寻麻疹

慢性皮肤寻麻疹(有花粉等过敏史)
 应进行如下检查:
 1)特异性:(嗜酸粒C)
 2)过敏源: 过敏试验
治疗:一般应从饮食注重,楼主病例是典型的异体蛋白,高蛋白过敏
  (曾诊治过一例吃鲜虾过敏至喉头水肿的病号,行气管切开术,
   方得以解救.)(病人的过敏体质是没法改变的,只有避免吃用
  海鲜,蛋类,公鱼等高蛋白食物,)一旦发生急病,先排除过敏
  断绝过敏源,再做其他对症治疗.
  中医对慢性皮肤寻麻疹有独特疗效:
 1)外用芳香化湿,收敛固表之药外用!
 2)病位在大肠,内服味酸解积,驱虫化淤之方
 3)病位在肺,施以补气大药,加用凉血之品!
 4)有肿毒客留,无形妇痔,宜破结而后解毒!而后补虚!

    病在药在,用方细看.
    一已之得,邪挟虚寒.

[ 本帖最后由 无为 于 2008-10-22 23: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梁生 + 1 见解很深.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0-30 20: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幼儿皮疹一例.

一男性2岁幼儿,在几天前因发热流鼻水,咳嗽来诊. 查: T 38.5 咽部红赤, 胸部听诊有少量罗音, 即配一些对症治疗的口服药治疗:

1: 阿莫西林冲剂 0.125g x 6包 分6次 Po 一天三次.
2: 优卡丹小儿伤风冲剂 3包 分6次 Po 一天三次.
3: 蛇胆川贝液 10mL x 6支 丨次5mL Po 一天二次.

药后至昨晚来复诊时, 患儿发热咳嗽略减, 但烦燥哭闹, 査看肛门上面股臂部及手足心背出现了很多红色水状丘疹,咽部及口腔粘膜也出现了有十多点红白色丘疹, 这才知道此病因不是这么简单, 作了一些对症处理后,急叫患儿家长带患者去县人民医院住院处理. 因今天又出现高现不退己在县医院输液中......

交流内容:
1: 患儿出现手足皮肤及口腔丘疹,是否药物过敏引起的?
2: 如排除了药物过敏因素, 这患儿症状属于哪类型皮肤病症?
3: 手足口病, 幼儿急疹, 药物性皮炎.在临床上怎样鉴别?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0 16:22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 15: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足口病, 幼儿急疹, 过敏性药疹的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潜伏期4--7天,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 皮损以侵及手掌、足跖、口腔为特点,初为米粒和黄豆大小的丘疹,丘疹很快转变为水疱,疱壁较厚不易破,内容物由清渐变为乳白色,数目多少不一,呈散在分布,在口腔的软腭、颊粘膜等部位出现疼痛性溃疡,影响患者进食。该症以夏季多见,主要发于儿童,尤以1--2岁的小儿最多,因此又叫小儿手足口病.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为人类疱疹病毒感染. 特征为3--5天高热后,体温突然下降,而皮肤出现玫瑰色丘疹. 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生于6个月--2岁婴幼儿,潜伏期7--14天, 发病时枕,颈,耳后淋巴结肿大, 退热时发疹,为斑疹,斑丘疹,直径2--3mm. 呈玫瑰色. 散在, 躯干较多, 面及四肢近端稀少. 24小时内皮疹达高峰, 1--2天消退, 无脱屑或色素沉着.

过敏性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个体可发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面临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常见药物引起的过敏性皮疹归纳如下:

1.发疹性药疹 临床表现为麻疹或猩红热样红斑,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热(39~40℃±)头痛,全身不适等,皮疹始于面部躯干,以后泛发全身,有瘙痒,轻重程度不一。轻的仅出现散在的少量红斑,有轻度瘙痒,停药而自愈。重的可密集全身,常伴有全身浅部淋巴结肿大,则应密切注意其可能发展成剥脱性皮炎,因后者预后不良。
2.皮炎类药疹 这类药疹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小水疱、渗出、糜烂、结痂性皮疹。其可分为局限性与泛发性两型;局限型多是由药物引起的光线过敏性皮疹,因此主要发生在日光暴晒部位,发生苔藓化皮疹。全身泛发型可有低热、瘙痒,严重的还可有粟粒至米粒大小的脓疱性皮疹掺杂其中。消退后往往有一层糠状鳞屑脱落。
3.固定型红斑 多数由横胺药物、巴比妥类药物,解热止痛药物所引起。但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无服药史,过敏原不易找到。皮疹特点是限局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呈假性水肿、损害境界清楚,愈后留有色素斑,每次应用致敏的药物后,在同一部位重复发作,也有的同时增加新的损害,皮疹数目可单个或多个,亦有分布全身者,皮疹大小一般0.2cm至数厘米不等,皮疹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尤以口唇及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趾指间皮肤、手背、足背躻干等处多见。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者约占80%,口腔粘膜亦可发疹。固定性药疹消退时间一般为1~10天不等,但粘膜糜烂或溃疡者常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十日始愈。发生在包皮龟头部位时,常因为水疱破溃或感染而形成溃疡,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如治疗不当,可使病人数周至数月不能痊愈。
4.荨麻疹样药疹 是常见药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莉特灵的大量应用,该药疹更为常见,其他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与血清蛋白等均是引起该型药疹的重要原因,由于血清异性蛋白引起的叫“血清病”其皮疹特点为发生大小不等的风团,这种风团性皮疹较一般荨麻疹色泽红、持续时间长,自觉瘙痒,可伴有刺痛、触痛。荨麻疹可作为唯一的症状出现。也可以伴随着其他的症状。如发热、低血压等,一般致敏病人表现为用药后数小时,皮肤才开始发生风团性皮疹并有瘙痒,但少数病人在注射青霉素、血清蛋白等药物后数分钟内即出现头晕、心烦、全身泛发大片红色风团、瘙痒与血压降低,由痢特灵引起的药疹可以在停药后一周才发生,风团往往较严重,有大片红肿性皮疹,治疗上比较困难。血清病是注射血清蛋白后1~2周,开始发烧38~39℃,全身风团、瘙痒、有腹痛、恶心、浅淋巴结肿大、关节痛,病程10~14天而自愈。
5.多形性红斑 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由其他原因所致的多形红斑,症状相似,往往春秋反复发生,病程一般为2~4周。
6.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 又称斯蒂劳斯——约翰逊(Stevens-Jonnson)综合征。为一种严重的药疹、红斑性大疱广泛散布,口腔、眼部及咽部等处粘膜糜烂,唇红缘溃烂结痂。同时病人有高烧、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病程4周左右,在未用激素以前,其死亡率曾达30%。虽为药疹中出现的皮损,但在许多的病例中没有任何服药史,说明本型中只有一部分与药物反应有关。有的病人还可由“败血症”引起,值得注意。
7.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特点病人服药后不久体温迅速上升,可超过39~40℃。皮肤先有红斑,迅速扩展增多,由红色变褐红色,经一两天后,广泛的红斑上发生松驰的大疱,大疱不规则,疱膜容易擦破撕剥,露出疼痛的大片糜烂面,很像烫伤。粘膜也成片糜烂及剥脱。病人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伴有高烧和内脏受损的表现。可发生黄疸、血尿、肾功能衰竭、肺炎、昏迷、抽搐以至死亡。否则,经10~14天后,病情迅速好转,体温很快下降,皮疹干燥及脱落而自然痊愈。
8.剥脱性皮炎 可由于不同的原因引起,而药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常常由于对一般的药疹病人未及时停止致敏药物和适当处理,致使病情发展,皮疹融合而成为剥脱性皮炎,或病情一开始就是突然发病,高烧40~41℃,持续不退,瘙痒性的麻疹样红斑融合成大片或弥漫性的潮红,有明显的肿胀,全身浅淋巴结肿大,肝脏亦可肿大,压痛甚至出现黄疸,脾脏也可肿大,脑或肾等也受损可出现谵妄,昏迷或蛋白尿等,甚至死亡。应与银屑病,皮炎类疾病,毛发红糠疥,Hebra氏红糠疥,蕈状肉芽肿等引起的红皮病相鉴别。
9.狼疮样综合征 可因药物影响而发生该综合征,临床表现和组织变化与真正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病人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胸膜炎、心包炎、粒细胞减少、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等各种红斑狼疮症状,因此,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被认为药物诱发的全身性红斑狼疮。病情轻的停药后数月内恢复,病情发展的可因狼疮性肾炎或其他红斑狼疮损害而死亡。病程在2~3周至3个月内自愈,肼苯哒嗪、灰黄霉素等药物易引起该综合征。
10.增殖性药疹 在用药两周至数月后,病人发烧,周身不适,关节疼痛,全身浅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皮疹是弥漫性红斑、水肿性、大疱性或蕈样肉芽肿状损害。触之相当坚实,主要见于躯干疏散分布,不规则,边缘清楚约3~4cm直径大小,经治疗症状逐渐消失,全病程约3周。
11.其他药疹 某些药物或血清等异性蛋白质所引起超敏性血管炎药疹,由于砷剂长期少量服用,可产生掌蹠点状角化症,或皮肤毛孔角化症。汞剂中毒性肢端红痛症、皮疹、口炎等,长期服用碘及类固醇激素可产生痤疮样皮疹。服用抗疟药物产生扁平苔藓样皮疹。有些药物还产生紫瘢、湿疹样皮疹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 18:01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 17: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这患儿己出院回家, 县医院是以疑似诊断为 手足口病 收治的.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15 20: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手皮肤溃疡一例.

这是今年8月份接诊的一病例. 男, 61岁,村民. 诉7月下旬开始左手中段出现瘙痒性丘疹 [可能是接触性皮炎引起的], 经手抓爪后引起感染. 局部皮肤渐渐溃烂, 于8月6日来诊. 査看患者左手中段侧背有长约15公分, 宽约5-6公分的溃疡面, 有绿黄色脓性分泌液渗出,边缘略突红紫色, 患处灼热痛甚. T: 38. 其它生命指征基本正常. 此患者有饮酒习惯.

初步诊断: 接触性皮炎引起继发感染. 处理方法如下:
1: 局部清创消毒,再用二层消毒纱布盖面包扎.
2: Na.cL 100mL + 头孢曲松 2G +DXM 5mG / 滴注.
3: G.S 100mL + vc 2G + B6 0.2G / 滴注.
4: Na.cL 250mL + 小诺 90mG / 滴注.
以上方法除地米针用一次外,余连用三天,每天一次
另阿莫西林+庆大片+ vc 各2只, 鱼腥草片4只 共口服. 一天3次, 连服三天.

交流内容:
1: 大家谈谈处理溃疡面时创面包不包扎较妥?
2: 大家谈谈激素类对皮肤溃疡治疗的利与弊?
3: 各位老师治疗皮肤溃疡有何妙法?


大家先交流一下, 这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我会渐渐发上来分享.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0 20:41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0 17: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复诊日期: 本年8月9日.
此患者经上述处理三天,局部红肿热痛渐消,但溃疡面分泌物很多, 每天換药时分泌物跟纱块粘的太稳,清洗消毒时造成患者疼痛. 故这天开始溃疡创面淸创消毒后,用喉风散+头狍拉定胶丸混合薄薄盖上,不用纱块盖面,一天一次,连用2天. 另滴注针同上帖,继用2天. 口服药改用头孢拉定胶丸2只+VC2只+鱼腥草片4只 / PO, 一天三次,连服2天.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0 18:04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0 18: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复诊日期: 8月11日.
经上述方法处理二天,红肿热痛已消除,溃疡面分泌物减少,溃疡底转生新肉渐至平面. 说明喉风散在祛毒生肌方面确有奇效 ,[论坛学来的 ]. 现患者久病体已转虚, 改用药如下:

1: 口服药及创面消毒上药如上帖方法一致.
2: Na.cL 100mL + 曲松 2g / 滴.
3: 5%G.s 200mL + 黄芪针 20mL / 滴.
4: Na.cL + 小诺 60mg / 滴.

以上处方连用2天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0 19: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上述处方用了二天, 患者溃疡面分泌物己很少,表皮己生,渐转恢复. 可能用了黄芪针有补气生肌功效吧, 即用下列药而治之:

1: 左氧沙星 0.2g / 滴.
2: 5% G.s 200mL + 黄芪针 20mL / 滴.
3: 口服药及创面消毒上药如前天一致.

至8月15日又来诊时, 患者竟出现全身瘙痒,四肢及身背都有大大小小的湿疮. T: 37.8 口苦舌质红苔厚黄,脉胘滑. 溃疡面分泌物很少,并且形成的表皮己开始老化,但创面有轻度瘙痒. 其周围都有湿疮出现. 这突如其来的病变使本医惊呆了,大家帮我分析一下病变的原因吧......?

1: 是否上述处理方法不当引起的?
2: 是否是左氧沙星过敏? 还是感染了真菌?
3: 患者自己坦白在这两天己喝酒与吃煎炒酸辣之类,结合当时气温湿热,是否有关系?
4: 怎样来处理这样的突发病变? [中,西方法都可].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0 20:57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1 12: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此患者出现突来病变,只能面对现状,釆用中西结合施治. 西药抗过敏对症治疗,中医用消风止痒,化湿解毒,和营养血之法而治之,处方如下:

1: viB2 2只+ 西米替丁2只 + vc 2只 + 扑尓敏1只 / PO 早晚饭后服, 连服三天.

2: Gs.ca片 4片 / 饭前PO 一天三次, 连服三天.

3: 创面及其周围改用炉甘石洗剂外用. 余湿疮部位外搽无极膏.

4: 蛇床子20 地肤子20 白癣皮20 黄柏20 苦参20 / 共煎水外洗, 一天一剂, 连用三天.

5: 乌蛸蛇15 癣皮12 丹皮10 茯苓皮12 黄柏12 地肤子12 苦参10 苍术10 木通6 白芍15 银花15 地丁10 甘草10 共水煎服, 一天一剂, 连服三天.


次日[8月16日]继续来诊. 査看身上湿疮己干,瘙痒大减,舌苔转淡黄,溃疡创面恢复良好,但因患处外涂炉甘石洗剂后出现局部硬化粘连,很难淸创消毒,故创面外用药改用自配的抗菌生肌散 [功效:抗真菌抗过敏,祛毒生肌] 涂盖患处.余中药外洗内服照原用. 为了瘙痒症加快恢复, 今天起还结合西药用:

1: DXM 5mg + 扑尔敏 10mg / im.

2: G.G 5% 100mL + GS.ca 20mL / 滴注.

3: Na.cL 100mL + 西米替丁 0.4g / 滴注.

以上药除地米后改用2mg外, 余按原量连用三天, 一天一次.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1 19:21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1 18: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此患者8月19日继续来复诊. 查看身上湿疮已干结痂, 瘙痒症时有轻微发作, 溃疡面及其周边色转鲜白,表皮生长正常并渐转老化,局部分泌物己干净 舌质红口干苔薄黄, 脉实滑. 此乃湿毒未淸, 宜继用前中药方为主略增减服之:

1: 停用西药滴注及口服药. 创面继续用抗菌生肌散.

2: 中药洗剂停用, 继用中药饮服方: 乌蛸蛇15 癣皮12 丹皮15 茯苓皮12 黄柏12 生地20 木通10 地肤子12 白芍20 甘草10 苦参10 银花10 苍术12 当归6 共水煎服, 一天一剂, 连服三剂.

患者与8月25日来我处买成药时, 査看身上湿疮及瘙痒症己愈, 创面表皮淡红白色, 属生长正常范围. 嘱防晒,慎吃酸辣腥毒之类,慎喝酒等, 至今己完全康复.


病例小結
此病例因天气炎热,耕田劳动时接触化肥农药之类中毒,引起手臂中段丘疹丛生而痒痛,又因失治而抓爪后引起感染,形成长约15公分,宽约5-6公分的皮肤溃疡. 从今年8月6日来诊,开始治疗至8月22日止, 历时16天, 开始采用抗菌消炎,祛毒生肌之法而用之, 疗效虽尽人意,但至中旬时病情突变为全身湿疮痛痒[病因不明], 只得采用中西结合及时治疗.使患者诸症渐平, 溃疡创面也慢慢康复至愈. 从这例用药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值得大众交流探讨:

1: 地米按药理虽然禁用于皮肤溃疡,但临床上如少用加妙手可加速抑制伤口分泌物渗出, 临床验证地米对伤口愈合如运用适当也不会受大的影响.
2: 喉风散对皮肤伤口祛毒生肌方面确有奇效, 而且用后创面淸凉无痛觉, 这也是在论坛上学来的方法,而应用于临床上
3: 严重的皮肤病应釆用中西结合诊治, 如运用得当可中西功效互补,而付作用可中西互消, 从而使患者快速而平稳恢复健康.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2 12:17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2 17: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非淋菌性尿道炎一例:

这个是今年4月份接诊的病例. 患者男性, 35岁.外村人. 自诉在2月份有外出生活史,几天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道口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 当地医生诊断为淋病. 给于青枚素与菌必治滴注5天症状消除,停药后因喝酒吃酸辣之类,再次出现尿频灼痛,小便量不多,早床时尿道口有少量黄绿色脓液,在县医院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 经治疗后好转, 但在今年4月初因参加朋友聚会,喝酒吃酸辣后再次复发, 后经熟人介绍来我处诊治.

初诊日期: 4月8日. 査: T: 37.8 生命指征正常. 诉小便频数并灼痛,量不多尿色黄白间, 早上尿道口有少量黄绿色脓液. 下腹膀胱胀痛,尿解后略宽. 脉沉滑,口干苦,舌红苔厚黄. 因考虑患者已在外地用了很多西药,疗效欠佳,且有一定的付作用及抗药性, 故改用中药治疗.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20 枝子15 黄芩15 黄柏15 生地20 车前子10 泽泻10 木通10 柴胡6 甘草6 银花20 萆薢12 桃仁10 香付9 共水煎服, 一天一剂, 连服4天.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2 17:17 编辑 ]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2 19: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4月14日来复诊, 自诉服中药后尿量增多舒畅, 开始尿液灼热色黄,此乃湿热往外泄也, 后灼热止尿色渐白,下腹膀胱胀痛大减, 尿道口分泌物己净. 査看尿道口不红肿, 脉转沉缓, 舌质淡红苔薄黄[舌根苔较厚]. 但药服3剂后出现胃部胀凉不适,此乃龙胆药方太过寒凉,损害胃气太过之责. 细思之, 病己去六,七唉, 不如转用清热养阴导湿之法. 自用草药方如下:

三丫苦根 青蛇里 地胆草 以上各适量鲜用水煎, 待凉后加入适量葡萄糖粉冲服, 每天数次.

哈哈... 这次效果很好呢, 此方连用5天, 患者小便自如色淸白, 膀胱胀痛己除, 胃部也适应此药. 舌根苔厚己渐退. 上药三丫苦辛凉,功能疏肝行气,解痉散瘀, 靑蛇里辛凉行气,养阴利湿导热, 地胆草苦寒化湿, 散瘀泄热. 葡萄糖粉性凉滋补,营养神经.并能解毒利尿. 在这与地胆草合用还能抑抗其寒性伤胃之弊, 这位患者以后如出现小便不适之证. 就将上药治之, 或单用青蛇里适量鲜用,洗净后擦冷开水沖葡萄糖粉口服, 慢慢调理月余渐愈, 至今未有复发.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梁生
 楼主| 梁生发表于 2008-11-23 13: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本医治疗非淋体会分享:

非淋菌性尿道炎证见尿频灼痛, 下腹胀痛,尿道口深红色,有绿黄色胶凝分泌物. 最近几年来我处每年都有几例患者来诊,经临床总结在诊治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病情快速发展, 病者大多数开始证见尿频尿道口灼痛, 一般不超出5天灼痛会向深处发展,很快引起尿少而频,下腹胀痛等.

2: 耐药性高. 非淋患者不比淋病, 淋病来病急但对抗菌素敏感,一般用足量抗菌素治疗3-7天即可愈. 而非淋特点是不接受大剂量抗菌素治疗[功效不显], 而且对首选药红枚素与四环素等也很快产生耐药性. 一般同类药连用一星期疗效还可以,如超过这时间则疗效下降,这时需更新其它药物来接替续治.

3: 疗程长而且复发术高. 非淋病相当于慢性病的状态, 由于该病很容易造成前列腺炎,膀胱炎,子宫颈炎等,而这些病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过程的. 如在恢复时间如劳动过度,房事不节,喝酒吃辣等,都会出现小便灼痛,下腹胀满等不适之症.

4: 病不受补: 非淋病治疗时间长, 按理说久病体虚,后期治疗应该是补泻兼施较宜, 但这病不管患者体质多弱, 参类与补益类中药绝对不能用,否者药后很快又会出现尿频灼痛之症, 体虚患者只能用安基酸,葡萄糖加能量等以补充体能.

5: 非淋治疗先期要用猛药, 治疗非淋用中药时, 先期要用猛药方龙胆泻肝汤之类以排泄其肝胆之热下注膀胱因素也, 可能按现代分析龙胆草,黄芩,黄柏,枝子等是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经临床验证,而用平和汤剂八正散治疗非淋疗效远不如龙胆泻肝汤也. 各位朋友可自去总结便知.

以上是一己之见, 未必正确, 请朋友们斧正.

[ 本帖最后由 梁生 于 2008-11-23 13:1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红牛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罗医生ABC
罗医生ABC发表于 2009-4-28 22: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孢曲松钠3.0+0.9%NS100ML静滴,连用3天和大观霉素2.0肌注,也连用三天。口服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片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