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籼岐
 页 | 末页
1
李籼岐发表于 2012-12-29 14:25:11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制川乌60 制附片30 麻黄15 辽辛9 黄芪18 白芍18
桂枝24 甘草18 红花9 苏木9 川夕30 独活15
均姜 90 五加皮9




此方是我90年代在我的一位病人抄录下来的 ,当时年轻。只是记录但没怎么使用 。最近几年用于临床 ,效果不错 。明眼人可以以方测症 ,具体主治我就不细说了 。此方与众不同在于均姜的计量90克 ,习传统中医的人可以细细体悟。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感谢分享!
飞鸽/五行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李籼岐
2
 楼主| 李籼岐发表于 2012-12-29 14:28:36 | 只看该作者
戴云波是我们本地人(邛崃) ,后调成都中医学院 。流派属于钦安火神派。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3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2-12-29 14:42:4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常用的治疗肩周炎,证属气虚寒凝引起的肩臂疼痛伴手臂麻木之症,用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上方有三点疑问:1、乌附同用增加毒性。2、以上药量是煎剂还是散剂。3,均姜指什么?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钟医
4
老钟医发表于 2012-12-29 17:52:53 | 只看该作者
真人无奈 发表于 2012-12-29 14:42
这是常用的治疗肩周炎,证属气虚寒凝引起的肩臂疼痛伴手臂麻木之症,用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上方有三点 ...

用于久痹寒痹。因为是火神派,所以处方离不开桂,附,姜三物,而且用量必大;乌头与附子同用虽增加毒性,但经制过,如果再先煎就更无妨了。用量大不是问题,人家肯定经过反复试验,是名医所为。均姜应该是干姜。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暮雪千山
5
暮雪千山发表于 2012-12-30 21:18:15 | 只看该作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减可惜黄芪用量太小,这是一张治疗痹症的药方。火神派的药方确实经典,剂量给力。感谢分享。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寸草报春晖
6
寸草报春晖发表于 2013-1-2 15:51:37 | 只看该作者
{:6_282:}{:6_282:}{:6_282:}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7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3-1-2 15:58:38 | 只看该作者
寸草报春晖 发表于 2013-1-2 15:51

专业讨论版块禁止纯表情回复!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亦痴顽
8
亦痴顽发表于 2013-1-2 17:12:37 | 只看该作者
乌附大剂用,须识症准确,尝见一人,患寒湿腰痛,医者不察体质,罔用乌附桂,入咽即变证蜂起,盖此人阴虚之体,年轻时即盗汗滑精,以后多用滋阴降火调理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无脚鸟
9
无脚鸟发表于 2013-1-3 19:20:16 | 只看该作者
此方为治疗气滞寒凝之着痹寒痹的经典方,常用于肩膀疼痛手臂麻木之肩周炎。但方中行气补气之黄芪药量似嫌偏少,白芍能制约麻、桂、乌、附之温燥之气,亦应加大剂量。另外,“均姜”一药,个人理解是否为“片姜黄”。当然,如为“干姜”,依药理分析,也有道理。个人陋见,还望贤达人士能指教一二。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