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痴顽
 页 | 末页
1
亦痴顽发表于 2013-1-8 17:41:55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伤寒以六经辖病,始于素问,而大成于张仲景,以伤寒之为病,変化最多,难得要领,故就其症状之不同,表裡寒热之各别,设六经以分司之,使其如纲在网,有条不紊,以便于循经辨症,随症施治,其法至为简便,因得沿用至今而不衰。
伤寒之六经,即足太阳膀胱,足阳明胃,足少阳胆,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以全身经络而言,则手足各六,合为十二经,以分司诸症而论,则各经之气,彼此互通,故汇而纳之为六,或谓仅取足部六经,是伤寒病足不病手,又或谓伤寒尽多手经之症,是手经足经皆病,此由不识六经之设,重在辖病,与原来经络之说,颇有不同,盖伤寒症候虽多,类而纳之,不过六类,六经巳足辖之,不必再添蛇足,故伤寒之六经,切不可拘泥经络之义,但部位之統属,脏腑之分别,亦不可完全弃置也,柯韻伯释为经界之经,虽不妥贴,但较泯于经络者已胜一筹!
诸症分属于六经,其配属之理不外阴阳表里寒热虛实,六经有阳经三,阴经三,阳经属腑,其经络之部位浅,主外而为表,阴经属脏,其经络之部位深,主内而为里,属阳者为热为实,属阴者为寒为虛,伤寒诸症依其病情归类,亦不出阴阳表里虛实之外,故得以类相从而分属之于六经,如太阳为开,阳中之巨阳为一身之外卫,主表,故寒邪初起之症,司之以太阳,阳明为阖,阳中之理,属实属热,故内热里实之证,司之以阳明,少阳为枢,介乎太阳阳明之间,半在表半在里,故半表半里之症,司之以少阳,太阴为脾,脾主输,又为阴中之至阴,阴道虚,故里寒自利之症,属之于太阴,少阴为肾,属水,水为火之贼,故阴盛阳衰之证,属之于少阴,厥阴为肝,为阴中之绝阳,但寄少阳相火,有寒有热,故寒热混杂之症,属之于厥阴,六经辖病之义如此,不过以阳从阳,以阴从阴而已,不必过于凿解,求深反晦焉!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蜀大黄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寸草报春晖
2
寸草报春晖发表于 2013-1-8 18:28:12 | 只看该作者
{:6_282:}{:6_282:}{:6_282:}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钟医
3
老钟医发表于 2013-1-8 20:23:58 | 只看该作者
赶紧写份申请进入专业组。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亦痴顽
4
 楼主| 亦痴顽发表于 2013-1-8 20:42:02 | 只看该作者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心态平衡
5
心态平衡发表于 2013-1-9 20:31:09 | 只看该作者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2 但少阳为枢,介乎太阳阳明之间,半在表半在里---我觉得不妥
3 太阳主表 阳明主里 少阳是主全身,不是半表半里,它调上下,和表里,畅三焦。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亦痴顽
6
 楼主| 亦痴顽发表于 2013-1-9 20:50:41 | 只看该作者
心态平衡 发表于 2013-1-9 20:31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2 但少阳为枢,介乎太阳阳明之间,半在表半在里---我觉得不妥
3 太阳主表 阳明主里 ...

伤寒少阳总纲为口苦咽干目眩加小柴胡证候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默不欲食,心烦喜呕等,与太阳之表,阳明之里全然不同,脉亦有介乎其中,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细,弦应肝胆,细则介乎浮与大之间,并非细若发丝之细,实乃与弦脉相混后不大不浮也,而伤寒六经,不同于十二经络之经,伤寒六经为六种脉症之分辖,因其为枢也,故有太阳之寒阳明之热!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78013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