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胜春
 页 | 末页
1
杏林胜春发表于 2010-1-8 13:30:37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1月5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农村卫生工作依然是chen竺部长在大会报告中阐述的重点之一。如何完善新农合制度,如何加强村医生补贴,如何加强基层体系建设,也都成为卫生厅局长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新农合重心转向制度建设

  与去年一样,尽管卫生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卫生部部长chen竺在布置新一年工作时,依然将新农合放在首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厅局长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现新农合扩面的目标之后,现在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制度建设。

  江西省卫生厅厅长李利说,最初对新农合制度的完善,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方便农民,简化报销程序。但是后来发现,制度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好处:对新农合经办机构、基金的监管更加严格,防止了过度医疗甚至骗保的发生。

  江西从2009年开始试点新农合定点医院垫付直补。参合农民即使是到省里的大医院看病,也可以在医院窗口直接拿到报销款。“直补的初衷是因为看到农民为报销拿着发票四处奔波,特别麻烦,想简化程序。”李利说,根据他们的统计,在直补实施之后,因为挤干了“水分”,农民获得的实际补偿比例提高了4%。

  新农合的发展日渐成熟,使卫生厅局长的目光开始关注保障制度之外的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杨成旺认为,新农合要良性发展,关键不仅在于医疗的投入,也在于预防为主方针的真正落实。

  内蒙古大草原地广人稀,尽管当地经济不算特别发达,但新农合筹资水平依然高出了全国的平均线。在人口居住分散、条件较艰苦的地区,ZF专门增加了补贴。杨成旺在基层调研时发现,“预防为主”贯彻得好的地方,发病率降低了,病人少了,合作医疗基金以及其他医保的基金风险就会更小。反之,发病率节节攀升,病人越来越多,基金压力和风险就会加大。他说:“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低,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弱,ZF尤其要抓住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放松。”

  乡村医生补助逐步落实

  在2009年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上,chen竺曾经动情地“拜托”各地卫生行政领导,一定要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补助政策,稳定基层卫生的网底。随着基层基本药物制度的启动,如何保障乡村医生的利益也成为卫生厅局长们关注的话题。

  “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有较大幅度减少,ZF补偿不到位,基层医疗机构就得关门。”李利认为,加强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是一个方向。他承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起来,对有的乡村医生的确影响不小,特别是经营情况较好的村卫生室。但是,基层的实际情况决定乡村医生的位置不可或缺。李利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因为交通成本太高,许多农民不会舍近求远,而是仍旧到村卫生室看病。更重要的是,乡村医生是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的第一条防线,这支队伍的稳定至关重要。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李利作为人大代表提交了《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建立养老保障》的提案,专门关注如何保障乡村医生利益的问题。

  2009年,江西在全省的49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为了不加重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江西不设立药事服务费,也暂不提高劳务技术收费标准。这对ZF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江西省、县两级财政筹措了3亿元资金,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补助。在此基础上,江西省财政对全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工资实施全额保障,再投入6000万元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2010年,江西对乡村医生每人每年还会增加补助200元,对中心卫生院所在乡镇的乡村医生增加补助800元。“我们的目标是让乡村医生的补助逐步提高到每人每年4000元到5000元。”

  乡村医生应该补助,这几乎成为卫生厅局长们的共识。补多少合适,大家心里有自己的衡量标准。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说,他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乡村医生的要求并不高,年收入只要和当地外出打工的农民每年的收入持平就行。

  甘肃今年为乡村医生制定的补助标准是每人每月300元的基础工资外加200元的绩效工资。合计起来,一个乡村医生每年可以获得6000元的补贴。除此之外,还有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收入。这个标准并非随便确定的。在甘肃,一个外出打工者的年收入平均就是6000元。

  公卫监控要沉到基层

  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暴露出基层防控体系的不足。如何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敏感度和防控能力,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觉得,基层体系的管理是个大问题。现在许多地方是县卫生局统管县域内所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个卫生局总共才十几个人,根本管不过来,特别是村一级机构,卫生局管不过来,乡卫生院也管不了,造成了许多监管空白。”刘维忠说,他下乡调研时发现,现在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责任越来越重。比如疫苗接种,原来是5种,现在扩展到13种。ZF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效果到底有没有达到预期,却没有人来监管。如果真正碰到重大事件,仍是无法应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甘肃尝试将公共卫生的监控督导下沉到基层。刘维忠将其总结成三句话:“管理机构下乡村,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甘肃省在乡镇设立卫生办公室,由专人负责乡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管理、乡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疫苗注射后的监督检查等工作;在乡以上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除负责公共卫生外,每天对就诊病人及疾病谱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配合以乡村医疗机构为行动主体的健康教育,探索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

  刘维忠说,把卫生监管和疾控专业机构都沉到基层,最直接的作用便是加强了基层对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我们建立这套体系的目标之一是,2个月内排出省级医院的疾病谱,4个月内排出市级医院的疾病谱,半年内排出县级医院的疾病谱,一年内排出全省的疾病谱。”刘维忠说,这个计划完成后,甘肃就能在已有的疫情直报系统之外,建立一个非传染病的报告系统,在公共卫生危机来临之前就可以及时预警,及时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中国人
2
中国人发表于 2010-1-8 20:41:45 | 只看该作者
要兑现补贴和养老保障是对多年在基层辛勤耕耘的乡村医生的回报。让我们这些乡村医生老有所养,继续发挥乡村医生是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的第一条防线。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PTH
3
PTH发表于 2010-1-8 21:2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TH 于 2010-1-8 21:22 编辑

我们基层就像树根,只有根壮了,上面的枝叶才茂盛。哎!现在是根越来越少,环境再好不知上面的枝叶还能茂盛几时。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