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zed
 页 | 末页
1
fanzed发表于 2007-5-28 19:29:19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机体会出现一些以假乱真、貌似病态的特殊生理现象。许多年轻家长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往往误认为是孩子得了病而四处求医问药,白白搭上不少冤枉钱不说,精神上也饱受煎熬。以下是儿童期主要特殊生理现象:

一、生理性黄疸 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通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这是因为胎儿脱离母体后便开始用肺呼吸,血液中过剩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增加;而新生儿肝脏(尤其是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处理和转化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导致血液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出现黄疸。其主要特点是①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第2—3天开始出现;②皮肤黄染的程度较轻,主要表现在颜面及躯干,很少波及手足掌部;③不伴有任何其他疾病表现;④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2周内逐渐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疽可延长到3—4周才能完全消退。

二、母乳性黄疸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仅见于少数母乳喂养的孩子,其黄疽持续时间比较长,有的直到满月后黄疸仍很严重,但婴儿除黄疸之外,没有任何病态,吃奶、精神状态、反应性、大便及肝功能化验一切正常,只要暂停喂哺母乳(临时用奶粉或牛奶代替)3—4天后,黄疸就会明显减轻或逐渐消失。当再喂母乳时,黄疸不再出现或略有反复,这是目前诊断和治疗母乳性黄疸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发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患儿母亲的初乳中含有“孕二醇”,它可抑制葡萄糖醛转移酶的活性,使胆红素的转化及代谢受阻,加之小肠对胆红素的回吸收增加,因而出现明显的黄疸。

无论是生理性黄疸还是母乳性黄疸都预后良好,对孩子无不良影响,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需要警惕的是病理性黄疸,其特点是黄疸出现早(出生即有或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达1个月以上,此外,婴儿还伴有临床异常表现如发热、精神萎靡、拒奶、腹泻、大便色白、肝脾肿大等等,主要见于新生儿溶血病、败血症、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道畸形、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疾病。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及时诊治,否则,血胆红素过高,在脑神经核中沉积,有此起智力障碍甚至死亡的危险,医学上称之为“核黄疸”。

三、泌乳 大多数新生儿(不论男女)生后1周左右均会出现乳腺肿胀,并可触及花生米大小的硬结,有的还可分泌少量乳汁,乳汁成分接近成人初乳。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此乃胎儿在母体内受到较多雌激素和催乳素刺激所致,随着出生后这种刺激的解除,2—3周后会逐渐消退。除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外,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切不可随意捏挤,以防弄破皮肤,引起乳腺感染。

四、阴道出血 有些女婴生后1周左右,可见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数天后自行消失,这就是新生儿的假月经,也是正常生理现象,不需做任何临床处理。但是有假月经的女婴要注意外阴卫生,不要用盆浴洗澡,要淋浴或用流动水洗外阴。形成假月经的原因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受到大量雌激素的刺激,女性胎儿生殖道细胞增生、充血;出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由于雌激素刺激中断,原来增殖、充血的细胞脱落,就使女婴有类似月经的血性分泌物。如果血性分泌物过多,则应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要及时看医生。

五、白带渗出 新生儿阴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渗出,如同成年女性的白带,这也是由于母体雌激素、黄体酮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子宫腺体分泌物增加造成的。一般不需处理,只要擦去分泌物就可以了。这种白带持续几天就会自行消失,如果长时间不消失,或白带性质有改变,就应及时看医生,排除阴道炎的可能性。

六、螳螂嘴  新生儿口腔的两颊一般都有坚厚的脂肪垫,医学上叫 “颊脂体”,它有助于夹紧乳头便于吸乳。少数婴儿颊脂体生下来就比较大,通过不断吸吮愈加发达并向口腔内突起,形似“螳螂嘴”,故而得名。随着小儿逐渐长大,一般在1个月内颊脂体逐渐萎缩消失。年轻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挑、割螳螂嘴,以免发生出血、感染。

七、板牙 有些新生儿牙龈黏膜上可以见到类似牙组织的灰白质韧颗粒,俗称“板牙”,它是由于新萌生的黏液腺导管被堵塞,黏液积聚于牙龈而形成的,一般数周之后会自行消失。倘若“板牙”过大,妨碍吃奶,可以在消毒情况下,用细针轻轻挑破,放出黏液,事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切勿用未消毒的衣针甚至手指挑破或擦拭,以免引起感染。

八、脱水热 新生儿出生以后,通过呼吸、皮肤挥发及大、小便排出一定的水分,而母乳的分泌量在分娩后3—4天内又相对较少。婴儿往往因水分摄入不足而导致脱水,影响汗液分泌及皮肤散热而引起发烧。对于这种情况只需补充足量的水分,体温即可恢复正常,不必服用退烧药,更无需用抗生素。

九、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1周内,其体重会出现下降,大约可减少原有体重的3%—9%,通常在出生后第3—4天降到最低点,7—10天内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此后增长迅速。这种现象属于正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进食较少,而大小便排泄、皮肤出汗及呼吸排出的水分相对较多所致。

十、生理性腹泻 有些婴幼儿生下不久即出现腹泻,每天排泄3—7次不等,为黄绿色稀便。患儿除腹泻之外,无其他不适,体温不高,吃奶及精神状态均较好,大便化验正常。尽管腹泻常常持续数月之久,但无脱水表现,也不影响体重增长,长至5—6个月添加辅食之后,腹泻症状即不治而愈。这种情况既非消化不良,也非感染引起的肠炎,而属于婴幼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过高有关,前列腺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及水、电解质分泌而导致腹泻。婴幼儿生理性腹泻,家长不必担心,也无需治疗。

十一、肝脏肿大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在肋弓下是摸不到肝脏的,而婴幼儿则不然,初生至1岁的小儿肝脏在肋缘下约2—3厘米;1—3岁为1—2厘米;3—7岁为肋缘下1厘米左右,超过7岁的儿童,肋缘下一般摸不到,仅在胸骨剑突下可触及。各年龄段儿童,肝脏大小只要不超过上述范围,均属正常的生理状态,而不应视作“肝肿大”。之所以小儿肝脏相对大点,是因为学龄前儿童肝脏尚保留部分造血功能,以后随着骨骼造血功能的增强和完善,肝脏造血功能逐渐退化、丧失而使肝脏变小。造成小儿肝肿大的另一原因是,胸廓骨骼发育落后于腹腔内脏器官。但是如果肝脏大小超出了上述正常范围,则属于肝脏肿大,需要进一步化验检查,及时诊治。

十二、生长性疼痛 有些学龄前后的儿童经常嚷嚷腿疼,但孩子关节无红肿及活动受限,去医院拍片、化验也都正常,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孩子腿疼可能是属于“儿童生长性疼痛”。这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主要见于5—7岁的儿童,疼痛多出现在上午或上半夜,经过一夜的休息,次日清晨起来后疼痛症状消失,白天照常跑跳玩耍。生长痛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儿童正值生长发育高峰期,其骨骼增长迅速,而周围的神经、肌肉、筋腱生长相对滞后,导致牵拉痛;另一方面,小儿贪玩好动,各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代谢产物在各种组织间积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随着儿童发育逐渐成熟,生长痛将自行消失,对健康没有影响,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疼痛明显,可嘱患儿适当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过度疲劳。此外,局部按摩、热敷也可收到明显效果。需要说明一点;诊断生长痛之前,一定要先做有关化验(如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等)及X线检查,以排除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骨肿瘤、骨结核、血液病性关节损害(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

十三、胃肠生长痛 学龄期的儿童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阵发性腹疼,时轻时重,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发作过后孩子精神状态、饮食及其他活动一切正常。大便化验、钡餐透视及其他检查均无异常。这种腹痛家长不用担心,它属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小儿胃肠生长痛”。这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生长发育较快,机体的血液供应相对不足,肠道因缺血而出现痉挛性收缩。另外,由于供血不足,导致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也易诱发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腹痛。故临床上又称之为“小儿肠痉挛”。“小儿胃肠生长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疼痛较重时可采取热敷、腹部按摩或口服解痉止痛药(如颠茄合剂)等。

十四、直立性调节障碍 有些儿童蹲下起来或清晨起床时经常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恶心、心悸等现象,少数严重者在起床的一瞬间,甚至发生昏厥,但平卧休息一会儿后,一切又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直立性调节障碍”。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儿童的植物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当体位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血液分配,引起过性回心血量减少及心、脑供血不足所致。“直立性调节障碍”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暂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或消失,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但孩子要注意避免急起急坐,变换体位时动作宜缓。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竞岚
2
竞岚发表于 2007-6-6 11:36:32 | 只看该作者
儿科书上前11个经常见,
、生长性疼痛
胃肠生长痛
、直立性调节障碍
这三条临床上较常见,但我有些诊断错误,在这学习了。谢谢!
尤其这个胃肠生长痛,我经常当作胃肠炎治疗,用颠茄片,甚至还加抗菌素,看了楼主的文章,才觉得自己知识匮乏,学习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赤脚医生
3
赤脚医生发表于 2007-7-14 12: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再补充几个吧:
1.婴幼儿皮肤条纹或皱纹多提示体重迅速增长或下降。
2.婴幼儿在寒冷时足底或手掌会呈现蓝色,没有临床意义。
3.5岁以下儿童约1/6有蜘蛛痣,年长儿一半以上可发现蜘蛛痣,也属正常。
4.正常儿童,即使是新生儿都可能出现皮肤苍白,不一定就是贫血。儿童贫血的程度不能依赖于皮肤的苍白程度。
5.健康儿童在腹股沟区也也能触及小淋巴结。
6.大部分新生儿于出生后最初几天均可产生眼泪。
7.在正常新生儿的眼睑处可看到小面积的毛细血管扩张。
8.脐疝在两岁内可以发生,以后会自动消失。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3 收起 理由
fanzed + 1 + 3 感谢补充!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jujiwang007
4
jujiwang007发表于 2007-10-24 21:53: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