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钟医
 页 | 末页
1
老钟医发表于 2014-5-15 09:56:40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老钟医 于 2014-5-16 11:21 编辑

患者昌某,男,61岁,清洁工兼水利工,诉近几天来稍稍动身则汗出,甚则大汗湿透上衣。刻诊:大汗出,上身为甚,无异味,头微感胀痛,腰胀紧感,弯腰感觉不便,双膝关节略感不适,双下肢酸累。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悸怔忡等。略感口干口苦,舌红苔白厚中有裂纹,脉细弦滑。纳可,饮水适中,寐可,二便凋。
T 37.0 R19次/分,P82次/分, BP140/90mmHg,心肺及其他系统示见异常。既往体健,无大病史。
讨论
1 要做哪些检查?
2 西医诊断考虑什么病?怎么治疗?
3 中医如何辩证论治?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阿龙军哥 + 1 原创内容
爱好中医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帮主
2
帮主发表于 2014-5-15 10:44:25 | 只看该作者
1.考虑以下疾病:
<1>、内分泌疾病或功能失调: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2>、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
<3>、中年期向老年期过度,更年期综合征。
2.相关检查:
<1>、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2>、ECG检查;<3>、血糖血脂肝功肾功检查;<4>、甲状腺功能检查。
通过以上检查,没有异常时,可以考虑功能性变化,对症治疗即可。
3.中医还请专家来给予辩证施治。

评分

参与人数 3得票 +3 收起 理由
爱好中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阿龙军哥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医林仁心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一个懒好人
3
一个懒好人发表于 2014-5-15 11:57:41 | 只看该作者
除帮主所说之外,患者前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是否可以用玉屏风没疗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医林仁心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1s2f3
4
l1s2f3发表于 2014-5-15 13:28:59 | 只看该作者
太阴中风。桂枝加附子汤。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lrl0701 + 1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未勒
5
未勒发表于 2014-5-15 13:48:32 | 只看该作者
查血糖有无糖尿病,从中医的来说是气阴虚!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医林仁心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6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5-15 14:3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好中医 于 2014-5-15 14:56 编辑

很少看到你的病案哟,出手不凡。
请问楼主苔白厚是否可看作苔白腻呢?在者你说的舌红是正常的红还是病理的红?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医林仁心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7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4-5-15 16:44:15 | 只看该作者
正在编辑电子书——【中医说汗】,特挑选一段,供大家分享:
汗,人皆有之。......出汗是人体散热的方式之一,通常在环境温度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时,机体就以出汗的方式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祖国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的情形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患者病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不可不细察。中医的“十问歌”,首先便是“一问寒热二问汗……”,可见汗液作为诊察病情的指标颇为临床医生所倚重。借助有无汗液、出汗时间、部位、多少或汗液颜色、气味的不同来分辨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预后转归。例如:新病恶寒、发热,有汗为表虚证,无汗为表实证;新病大热、汗出是里实证。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时出汗,动则益甚为“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证;夜间熟睡中出汗,醒后汗止为“盗汗”,多属阴虚火旺或久病阴虚证。佝偻病初期的婴儿常常自汗,少数亦出现盗汗。半身出汗称为“偏汗”,多属气血不足证;老年人出现偏汗常常是中风的先兆,要注意防范。甲亢病人多汗,以手脚出汗为主;单纯手心出汗往往是过于紧张,胸口出汗多属忧思过度。汗出如油、淋漓不止称“脱汗”,多见于病情危重之时,也有的危重病入只额头出汗。先寒战而后汗出热退为“战汗”,多见于外感热病;汗出而热不退者是表邪未解,或属里热炽盛,须结合其他证候辨证施治。

评分

参与人数 4得票 +4 收起 理由
爱好中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阿龙军哥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lrl0701 + 1 我很赞同
医林仁心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医林仁心
8
医林仁心发表于 2014-5-15 18:39:21 | 只看该作者
患者昌某,男,61岁,诉近几天来稍稍动身则汗出,甚则大汗湿透上衣。刻诊:大汗出,上身为甚,无异味,头微感胀痛,腰胀紧感,弯腰感觉不便,双膝关节略感不适,双下肢酸累。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悸怔忡等。略感口干口苦,舌红苔白厚中有裂纹,脉细弦滑。纳可,寐可,二便凋。
一病因病机分析:根据本病例男61岁,没有诱发病因、与既往史、职业和生活习惯,并且突然近几天动则汗出、大汗透衣、头胀、 腰胀、双膝关节不舒、双下肢酸累、口苦口干、舌红、苔白厚、中裂纹、脉细弦滑。其他无不适,给的第一印象是慢性内伤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虽然兼证很少但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能引起患者近几天就突然会出这么大的汗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根据患者61岁,从年龄分析又是男性,自然肾虚不可惑视,动则大汗出、上身尤甚为本病的主要原因。那么就以大汗出为主题收集资料,我想根据引起出汗的病理特征,不外五个方面说起:
(一)阴阳偏盛
1.阴虚者,阳必凑之,如阴蒸阳分则会血热,血热则液泄而多,但多为盗汗也。患者未提盗汗可以排除。
2.腠理不固,卫气所司也,人以卫气固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本条暂不排除。
3.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阳气有余则身无寒。阴气有余,则见无汗而寒,此两项可排除后一项。
(二)四气致汗、并与风寒暑湿相关方面:
1.风与水湿为邪,皆令自汗。这项暂不排除。
2.唯寒邪伤人,独不出汗。可以排除。
3.寒伤荣而不伤卫,卫无邪而干,则腠理密、津液固,而不出汗也。此项排除。
4.其邪气渐入里,传而为热,有自汗也。此项不可排除。
(三)湿邪相搏:心主热,脾主湿,湿热相搏,如地之湿,可蒸为云雾,可如雨露,而动之有汗也。本条不能排除。
(四)表衰致汗:
1.汗为心之液,而肾又主五液。故出汗证未有不由心血虚而得之。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自汗也。这条不可排除。因舌质发红。
2.肾阳衰不能内营,而退藏闭,则伤而为盗汗也。此项虽病例中没有提及,但因患者自身年龄所限肾阳虚衰却不能完全排除。因由腰胀、弯腰不适。或双下肢酸累(但不能完全归肾阳衰,因为湿邪重着趋下,也会引起)
(五)热蒸而汗:
1.热蒸不得外越,上蒸于首,则头汗多。蒸于心则胸前汗多。蒸于上焦则上肢汗多。
2.热蒸于脾胃,脾喜润而无燥,热蒸化热,则苔白而厚见脉少滑。
3.脾胃受蒸则热蕴津少而口干。上乘肝胆,肝滞胆瘀则见脉弦滑而口苦。
总上所述资料认为:患者阳虚营卫不固是病因其一。风与水湿之邪相搏会多汗为病因其二。风湿之邪渐至入里,传而为热多汗出为病因其三。患者61岁自然肾阳虚衰渐不内营退而藏闭多汗出为病因其四。患者舌质红以表明心阳将损心不守藏,不能卫外为固,而汗出为病因其五。
二.脉象、舌诊和参:
1.舌为心之苗,舌红,病属心有内热轻证。
2.舌苔白厚,舌中裂纹病属脏内湿邪以将化热蕴及脾胃,汗出津乏蕴脾而口干。
3.口苦、脉弦滑,为中焦湿热蕴脾乘肝胆之象。
4.脉弦滑,又可视为湿证之邪化痰为饮之兆。
所以本病证型可以说,无论是阳虚不能固表引起,还是阴虚不能摄阳所致,总之患者为内伤风与水湿之邪入里化热,上蕴脾胃肝胆,下注腰府关节酸楚,所带来的一系列临床证候。
三.治则建议:健脾渗湿固表,养心益肾清热,兼疏肝利胆敛阴止汗为宜.
四.选方参考:四逆汤、牡蛎散、玉屏风散、金连丸合柏子养心汤加减.
五.拟方:党参15黄芪15当归12川芎12白芍12补气养血柔肝兼行血中之风。茯苓白术陈皮羌活防风黄芩黄柏各10益脾渗湿固表祛风清热。熟地边桂无味莲肉各10益肾兼理无名之火引火归元。柏子仁天门冬麦门冬地骨皮各10养心滋阴兼祛虚火上炎。柴胡半夏洁红各10疏肝利胆开肺。龙骨牡蛎各20麻黄根12鳖甲20敛阴收汗。(单位克)日一剂水煎服。
备注:个人分析只供参考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3专业积分 +1 得票 +2 收起 理由
lrl0701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老钟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爱好中医 + 1 高手,高手,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无奈抹布
9
无奈抹布发表于 2014-5-15 20:49:10 | 只看该作者
5%GS500加生脉60ml加黄茋30ml静滴gtt.一曰一次.7天准好,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钟医
10
 楼主| 老钟医发表于 2014-5-16 11:05:27 | 只看该作者
爱好中医 发表于 2014-5-15 14:31
很少看到你的病案哟,出手不凡。
请问楼主苔白厚是否可看作苔白腻呢?在者你说的舌红是正常的 ...

呵呵,感谢关注。亦痴顽说他是专业组的草苞,我自认是中医版的脓苞,我是占着芧坑不拉屎的货,因为我这个老钟医不是老中医,我打着中医的旗号做着西医的行当,平时开的中药少,所以很少中医病案出。
舌苔的情况是这样的:我第一次让患者张嘴时,看到的是苔上多水滑,也就是白腻苔的感觉,当多问几项,问到有无口干口苦时,患者说咽部有点干,咽口水时有点苦,我不太相信,就让患者再张嘴看看,这时患者苔上已不见得很水滑,有点干的感觉,这种应该是白厚苔吧。舌质红,按我的理解是生理性的红,不是很红那种,应该不是病理性的红。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爱好中医 + 1 哈哈你太谦虚了哟
lrl0701 + 1 太过自谦了也不好啊。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1s2f3
11
l1s2f3发表于 2014-5-16 12:59:56 | 只看该作者
患者昌某,男,61岁,清洁工兼水利工,诉近几天来稍稍动身则汗出,甚则大汗湿透上衣。刻诊:大汗出,上身为甚,无异味,头微感胀痛,腰胀紧感,弯腰感觉不便,双膝关节略感不适,双下肢酸累。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悸怔忡等。略感口干口苦,舌红苔白厚中有裂纹,脉细弦滑。纳可,饮水适中,寐可,二便凋。 舌苔的情况是这样的:我第一次让患者张嘴时,看到的是苔上多水滑,也就是白腻苔的感觉,当多问几项,问到有无口干口苦时,患者说咽部有点干,咽口水时有点苦,我不太相信,就让患者再张嘴看看,这时患者苔上已不见得很水滑,有点干的感觉,这种应该是白厚苔吧。舌质红,按我的理解是生理性的红,不是很红那种,应该不是病理性的红。
。略感口干口苦,舌红苔白厚中有裂纹,脉细弦滑。-----汗出过多,津液受损。
苔上多水滑,也就是白腻苔的感觉,------太阴虚寒,里饮。
几天来稍稍动身则汗出,甚则大汗湿透上衣。------卫强营弱,营卫不和。
桂枝汤调和营卫;又因大汗出,阳气也会随之外泄,加入附子温阳化气,填补不足。
钟医老弟不要太谦虚,医师资格证不是一考就能过去的。呵呵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钟医
12
 楼主| 老钟医发表于 2014-5-16 14:42:44 | 只看该作者
l1s2f3 发表于 2014-5-16 12:59
患者昌某,男,61岁,清洁工兼水利工,诉近几天来稍稍动身则汗出,甚则大汗湿透上衣。刻诊:大汗出,上身为 ...

看守锋哥分析病案就像看抗战片和内战片那些大员们分析战场战术那样过瘾,受益非浅。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就是中医经方的奥妙,非我等学前之辈所能及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爱好中医 + 1 那也是你说得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13
lrl0701发表于 2014-5-16 20:2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rl0701 于 2014-5-16 20:34 编辑
老钟医 发表于 2014-5-16 14:42
看守锋哥分析病案就像看抗战片和内战片那些大员们分析战场战术那样过瘾,受益非浅。把复杂的问题用简 ...


前面的几楼我看过来的,觉得真人版主医林仁心还有你说的守锋哥(估计是老版主了吧)他们说的都很好。

我个人觉得应该更简单一些,就自汗盗汗来说的。

正常的出汗是正常的,但感觉不正常的出汗就大体分这两种。
自汗是阳虚,盗汗是阴虚。这十个字是经得起考验的。

动则大汗出,则就是真阳虚的表现,守锋哥说的有道理。这种情况下我不建议再输液之类的,这样会更伤人体阳气的。
本来是阳不摄阴,汗液自出,但反过来又有阳随阴脱的情况。总的来说是阳虚。试试守锋哥的方药。或是医林仁心说的几个也行。
在这种情况下,我感觉玉屏风是不是有点力量小的问题。

我常反思自己第一是思路,第二是药物,第三是药量的问题。
我觉得思路应该是阳虚,药物用玉屏风之类的作用起不到效果,应该用干姜附子汤之类的,(这里面就有药和药量的)

给病人用了药后一两天应该有反应的,不管是往好的发展,还是往坏的发展,或是不变化。

咱们又得反思,思路和药物与药量的问题的。不能一个方子用到老的。

前面看了你的回贴,太过自谦了也不是什么好的哦。中 国人骨子里都爱自谦,但太过自谦了也不好的。



刚准备写火逆证的贴子看到了一条挺好的,转过来共勉吧。

第一百一十条:太阳病,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4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5-16 22:39:12 | 只看该作者
老钟医,我来凑个热闹说错了莫见怪哟,可以用小柴胡汤加三仁汤加减。听说你执业医师一次过,还真不错,佩服佩服。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宝命堂主
15
宝命堂主发表于 2014-5-17 20:22:44 | 只看该作者
多日不见版主大人来发帖了,也来凑个热闹
从中医的整体系统思维的角度老考虑,汗证不过阴阳失调而已。内经有云:“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人体的出汗现象是以阳气为动力阴津为材料。不过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而已,只有超过人体的限度才为汗证。只有阳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保持平衡出汗才能保持在生理限度之内。腠理开合由卫气所主,所以汗证主要责之卫气司开合功能失调。卫气属阳,营血、津液属阴。所以汗症的主要病机就是卫阳和营阴的失调,即营卫失调。
中医诊断:汗症
证型:营卫失调,气阴两伤,中焦湿蕴。
治法:调和营卫,益气敛阴,健脾化湿。
方剂:桂枝汤合生脉饮加减。
处方:桂枝12白芍30太子参30西洋参10麦冬30五味子30煅龙骨30煅牡蛎30白术15苍术15炙甘草6单位克。七剂。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调护:忌食生冷油腻酸腐食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HGP
16
HGP发表于 2014-5-17 21:31:03 | 只看该作者
试一下用小柴胡汤加桂枝汤。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HGP
17
HGP发表于 2014-5-17 21:36:39 | 只看该作者
l1s2f3 发表于 2014-5-16 12:59
患者昌某,男,61岁,清洁工兼水利工,诉近几天来稍稍动身则汗出,甚则大汗湿透上衣。刻诊:大汗出,上身为 ...

是附子桂枝汤吧。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