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痛心
 页 | 末页
1
为民痛心发表于 2008-2-9 11:13:35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天,跟随上级大夫为内科的一位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会诊。病人舌质绛红无苔,主任开出了以大量柴胡(30g)为主的解表退热方剂。我当时很困惑,柴胡虽可退热,但大量过于升散提透,对于阴虚发热或发热伤及阴血者不宜,甚至反成“孤阳飞越莫可救也”。但3天之后病人的体温退至正常,然而舌色更加深红。我当时自责自己过于教条,理论不能结合实际,尽信书不如无书。5天之后病人再次发热,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效果,病人渐渐昏迷,最终治疗无效而死亡。
  此病人的发热原因始终未能确诊,他的死亡是否为柴胡的直接作用导致不能肯定,但柴胡的应用肯定是错误的,间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几年前,日本发现用小柴胡汤退热而发生死亡的病例,宣布小柴胡汤有毒,欲禁止临床应用,后经我国中医专家临床鉴定,为小柴胡汤的不合理应用造成的,事故的发生在人不在药。后来,我用柴胡进行了一次动物实验:用一只患肺炎的大肉已脱、非常消瘦的狗,灌服大量(50g)柴胡后约10~15分钟,狗四肢抽搐,张口呼吸急促浅表,柴胡发越阳气、升散提透之性犹然可见,狗于两小时后死亡。
  柴胡是一味常用的退热剂,但是对于内伤尤其是阴虚发热,不宜大量或作为主药应用。清代黄宫秀、魏柳州等人对柴胡劫阴论,虽过于危言耸听,但也并非毫无道理。中药并非绝对安全,必须合理配伍,方可消除中药的“毒副反应”。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