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mz
1
sxmz发表于 2013-8-8 14: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楼主这种认真总结,敢于剖析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总结和讨论中进步,这也能够真正的体现基层医生网的魅力。所以这样的帖子必须大力提倡,加分鼓励!



楼主帖子中提到的,有几点小问题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1、头孢曲松最好不要和其他药物同瓶滴注,这种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抗生素。这是规范用药的第一步!

2、氨茶碱可以引起中枢神经兴奋,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你使用的药物中的地塞米松。

知识普及:

西咪替丁对氨茶碱的代谢有抑制作用,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增加,从而引起氨茶碱中毒。所以,临床上氨茶碱与西咪替丁不宜合用。
氨茶碱与西咪替丁为临床常用药,有时由于患者同时患有支气管哮喘和消化性溃疡,需要两药同时合用。由于西咪替丁对氨茶碱的代谢有抑制作用,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增加,从而引起氨茶碱中毒。所以,临床上氨茶碱与西咪替丁不宜合用。尤老年人,由于其肝肾代谢功能下降,两药更不易合用。

氨茶碱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兼有兴奋呼吸中枢和膈肌运动、降低肺血管阻力和微血管通透性及扩张冠脉和利尿等功能。临床上,氨茶碱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也可用于心绞痛,心源性肺水肿。

西咪替丁(又叫甲氰咪胍)为咪唑类化合物,可竞争性阻断组胺H2受体。对胃酸分泌有强大抑制作用,既能直接抑制组胺的促使胃酸分泌作用,也能间接抑制胃泌素和乙酰胆碱所致的组胺样效应,尚可明显降低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临床上,西咪替丁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等消化系统疾病。

西咪替丁能与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结合,抑制对氨茶碱的代谢。氨茶碱主要在肝代谢,经脱甲基和羟化转变为1,3—二甲基尿酸、3-甲基黄嘌呤及1-甲基尿酸排出,仅10%以原型从尿中排出。氨茶碱安全范围小,有效血药浓度按茶碱计算为10—20μg/ml,大于20μg/ml即可毒性症状,大于40μg/ml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谵妄、精神失常、惊厥、昏迷,甚至呼吸及心跳停止。据报道两药合用,使氨茶碱清除率减少39%,半衰期延长73%,血药浓度增加,易引起氨茶碱中毒。笔者曾遇见一患者由于胃溃疡,长期服用西咪替丁,后因支气管哮喘发作加用氨茶碱片。四天后发生恶心、呕吐、心悸等氨茶碱中毒症状。

鉴于上述原因,如遇此类病人,可以雷尼替丁代替西咪替丁,前者对氨茶碱清除率无影响。若西咪替丁非用不可,则必须减少氨茶碱用量,以避免氨茶碱中毒。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喜欢 + 1 我很赞同
心常平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2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