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悟道
1
未悟道发表于 2016-3-2 21: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悟道 于 2016-3-2 21:35 编辑

全文复制,保存备用。

介绍我对于这些肌肉的起止点的实用的一个方面:
例如:数年前,一例面瘫病人,在三个月时,右侧眼睑仍然不能完全闭合,留一道小缝,用手轻轻按压,可以闭合。这种情况在电针15天左右没有显著改善。最后只好查书,用五分毫针,刺入上下眼皮,在眼轮匝肌部位上下各一针,四个针点分为两组,轻度间断波刺激,半月后显著改善,达到不大笑时,不易看出来的程度。
这是我接手的最难缠的一例面瘫病人。此后,凡是预测恢复程度和速度与本例相类似的病例,绝不接手。
只接受预测能够在三个月内完全恢复的病人,因此,每年我接手的需要电针的病人不超过两例。
第二,去年,我的一个朋友,脑外伤病人,在50天以后,左手可以伸展,但是只能手指微曲,不能弯曲,更不能握拳。我用大力,强行被动加压,也不能使中指与手掌接触。
这显然不仅是个神经传导问题,因为这样大的外力,尚且不能使其被动握拳,主要是肌肉、关节僵直所致,也有神经因素。所以在每次电针之前,加以被动活动,按照解剖图谱,查找电针点,在相关握拳,屈指的肌肉的起止点两端,作为针刺点,每次两组四针,隔日交替轮换,大约一个月时间,达到基本可以自主握拳。
以上两例,前提是处在神经功能的恢复阶段,超过此阶段者,我绝不接诊。
偏瘫病人,我的电针方法大致也与上两例近似。每次按照肌肉与动作的关系,神经支配关系来取穴。这是电针原理,针,相当于针状电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针灸概念。以刺激神经干、支配神经、相关功能肌群的功能锻炼为目的,兼顾经络与学位主治。

有感于此贴,介绍我在电针这一个侧面的实用价值。可惜,近年来,为了不耗费时间,我极少扎针。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至爱无言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7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