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中风

相关日志

分享 一例中风后遗症
大海20 2013-5-30 18:33
来个病案昨天看的。 患者,女,63岁,于2013年5月29日来诊。 主诉:右侧上肢麻木,活动受限伴口舌挛缩,下肢水肿活动受限5年 患者5年前因做胆囊切除术后(打孔)即出现昏迷,醒后出现右侧上肢麻木,活动受限伴口舌挛缩,下肢水肿活动受限5年。后经四处中西医治疗效差。现症见:右上肢麻木,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触之冰凉,肩关节疼痛严重,左下肢水肿,麻木,活动受限,舌头挛缩,脸面有时紧束感,语言清楚,饮食量可,尿不疏畅,时黄,大便正常,睡眠差,腰时胀痛,颈项偶强痛,查血压正常,CT示脑梗塞,其余化验检查均无异常,查舌暗红苔白腻,唇青紫,脉左沉滑,右细弱。 体 格 检 查 T 36.5℃ P 85次/分 R 18次/分 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楚,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定向力、计算力稍慢。颜面白亮,时有紧束感,口唇发绀。无黄疸。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正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鼻腔无异常分泌物。舌居中挛缩,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颈部时强痛,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未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5次/分。外生殖器及肛周未查。脊柱和四肢无畸形,活动度正常,脊柱无压痛和叩击痛,右上肢麻木,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触之冰凉,肩关节疼痛严重,右下肢水肿按之凹险明显,生理反射存在。 既往史:无糖尿病、肝炎、肺结核、血友病等病史。否认有外伤史、五年前因为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原籍出生、长大,务农。未涉及疫水及传染病区。无烟酒嗜好。 婚姻生育史:有3女,1儿,健在。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癫痫,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病、糖尿病、血友病及肿瘤等疾病。有胆囊切除史。
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wkpwss 2012-11-23 12:57
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 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属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历代医家都较为推崇清代 王清任 根据”气虚血瘀“立论而创的补阳还五汤。笔者以为,在临床上,但凡见有气虚之象者,可投以益气之品,兼有血瘀者,则投入补阳还五汤不须多虑。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肌肉组织以及四肢百骸都要靠气血的营养以及流通才能使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有力、体健。故《经脉别类篇》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脾运化功能失职,则气血生化不足;气虚无力,则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则发为血瘀。血亏虚则四肢百骸经络失去濡养,导致肢体拘急,瘫偏废不用。 笔者在临床上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以“益气健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基本法则,灵活运用补阳还五汤合益气之剂八珍汤加减,并配合肢体康复训练,对于机体功能的恢复,确能收效。药用 黄芪 、熟 地黄 、 白芍 、川芎、 当归 、 党参 、 白术 、云苓、炙 甘草 、 赤芍 、 桃仁 、 红花 、 地龙 、桑螵蛸、 桑枝 、 桂枝 、 佛手 、鸡血藤等。对于伴高血压者加 钩藤 、天麻,夏枯草;伴高脂血症加首乌、 菊花 , 泽泻 ,丹参、生 山楂 ;伴手足浮肿加 桂枝 、 泽泻 ;伴有腰酸无力加杜仲、怀 牛膝 、川断、 狗脊 ;伴有失语者加天竺黄、菖蒲、 远志 。 病例:李某,男,59岁,以“右侧肢体瘫痪一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一月前曾患脑梗塞,遗留有脑梗塞后遗症,既往有“风眩”病史两年余,“高脂血症”病史一年余。患者平素嗜烟酒,喜食肥甘、腥辣香燥等肥厚之品,查体:体型偏胖,面色萎黄,舌质淡紫,舌苔白腻,脉细涩无力。根据患者舌、脉、症的表现,辨证为中风后遗症之中经络,属气虚血瘀型。 由于患者病久气虚,气虚则血运行无力,迟滞而产生瘀血,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于是肢体拘急,瘫偏废不用。治宜益气健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八珍汤和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 黄芪 120克,熟 地黄 20克, 白芍 15克,川芎12克, 当归 30克, 党参 30克, 白术 30克,云苓30克,炙 甘草 10克,桑螵蛸50克, 赤芍 10克, 桃仁 10克, 红花 12克, 地龙 15克, 桑枝 30克, 桂枝 30克, 佛手 30克,鸡血藤40克, 钩藤 30克,天麻30克,夏枯草40克,首乌20克, 菊花 20克, 泽泻 10克,丹参30克,生 山楂 40克。水煎至400毫升,早晚分服。上方连进20余剂,诸症日渐好转,右手足能自行活动,握拳、举手抬足较治疗前大有进步。
0 个评论
分享 中风后遗症吞咽困难
wkpwss 2012-11-22 10:35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 ( 阴虚精亏 ) 方 处方:丹皮、茯苓各 15 克,泽泻 12 克,生地 24 克,山药 10 克,山茱萸、桔梗、知母各 9 克。 用法:水煎分 3 次服,每日 1 剂。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阴虚精亏型。症见吞咽不能,音喑失语,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无苔,脉细。 创方者:陈桂霞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 ( 痰热阻络 ) 方 处方:胆南星、卜夏、竹茹、黄芩、石菖蒲、郁金、瓜蒌各 12 克,枳实、陈皮、杏仁各 10 克,伙苓 15 克。 用法:水煎分 3 次服,每日 1 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祛风通络。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痰热阻络型。症见吞咽不利,饮水发呛,言语不利,舌强语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陈桂霞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 ( 气虚血瘀 ) 方 处方:黄芪 30 克,赤芍、桃仁各 15 克,红花、当归、郁金、石菖蒲各 12 克,地龙、全蝎、远志各 10 克。 用法:水煎分 3 次服,每日 1 剂。 功效主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症见吞咽困难,语言謇涩,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肢体浮肿,苔薄白,舌质淡或紫黯,脉细涩无力。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