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111
 页 | 末页
1
halo111发表于 2018-10-25 08:32:14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眼间,我到乡镇卫生院担任院长已经5年余了,回顾昨日短暂的辉煌,分析当前进退两难的现状,不仅对未来感到迷惘,甚至心生悲凉:那些与我一起奋斗了5年多的兄弟姐妹,他(她)们将何去何从?

 

我所在的卫生院是当地一家中心卫生院,是县域内规模最大、名气最大、人员最多、荣誉最多、收入最高但负债也最高的卫生院。

 

它位于两省边界,居六乡镇之咽喉,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有CT、彩超等设备,有员工82名,设有4个独立病区,开放床位110张。

 

飞速发展的昨天

 

经过国家几轮医改,尤其是2009年本县的医改后,乡镇卫生院统一转隶卫计局,同全国很多卫生院一样,乘着这股东风,本院发展踏入了快车道。

 

一是全县统一了人力资源配置。全部人员经过考试后,纳入编制管理,让员工有了归属感,有了干事业的舞台和信心。2009年,本院编制60人,虽然人员不少,但是因为业务基础好,员工收入较高(与同类单位比),加上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卫生院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

 

二是迁建了新院区。2011年,按照国家拉动内需计划,投资100万元新建了30余亩、1.1万平方米的医疗综合大楼,大大改善了住院环境,提高了服务质量。

 

三是统一添置了辅检设备。依托国家支持计划,与很多卫生院一起,我们也添置了彩超、全自动生化、CR、胃镜等一大批现代化设备,为卫生院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四是被县医院托管建成分院。2013年,县医院响应号召,托管了本乡镇卫生院,建成县人民医院的分院,并委派我下来担任院长。同时还有每周一起来查房、教学的专家团队,被托管后,借助县医院的优势,把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和医疗质量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五是依托示范卫生院创建活动,规范和提档管理水平。2014年,成功创建湖北省“四化”卫生院;2015年成功创建湖北省“十佳卫生院”,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卫计委首批“群众满意卫生院”;2017-2018年,连续两年成功创建四个“市级乙类重点专科”,并连续培养了一名湖北省“乡镇名医”,二名十堰市组织部“基层卫生骨干人才”。

 

就是这样一家明星乡镇卫生院,起初几年,员工都没有调走的意向,甚至有两名因为家庭原因进县级医院的职工又返回的事例。

 

深陷困局的今天

 

卫生院飞速发展8年后,时间走到2017年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

 

一是人才劣势逐渐呈现。在我任院长五年间,共计自主招聘了13人,基本上都是应届专科毕业生,但是同时辞职了9人,都是中级以上职称、有执业证的专业人员。

 

医生的培养周期很长,尽管主管部门出台了文件,禁止县、乡医院之间人才调动,但是可以辞职再录用。

 

起初不明显,但一个学科连续被挖走2个骨干(主任)的时候,该科室基本可以关门了。

 

二是人力成本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是社会同类别单位收入增加的需要(工资表收入增加),一方面是社会保障幅度的增加(隐形支出增加)。

 

社保五险二金缴纳基数的大幅度提高,让单位不堪重负。按照社保基数测算,一个35岁左右医生,基本工资带基础绩效为5000元,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三项单位支出需要2100元。仅仅这四项,年平均人力成本8.5万元。

 

不设计和发放奖励绩效没有动力,设计奖励绩效,钱从哪里来?

 

三是健康扶贫工作启动后病人增加导致医保费用超标问题。2017年开始,健康扶贫工作深度推进,很多贫困户入院无起付线、住院报销到95%,病人不愿意看门诊,只要求直接住院。

 

统计2017年下半年情况,贫困户住院比率高达40%,且出院人数增加30%以上。

 

山区贫困县,在没有能力保障这么多贫困户疾病兜底的情况下,把压力倒向医疗机构,其实就是雪上加霜。

 

四是2018年的控费政策一刀切,将成为压倒卫生院的那根稻草。

 

医保局以收定支,超出不补。病人按照政策报销支付,出院了事。卫生院按照原则,该收不能推诿,药品、材料必须使用。

 

最后相关部门还有一道天线:年业务增长不能超过10%,贫困户住院不能超过20%。且问: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有病早治不可以?

 

本县33%的贫困人群,其中最多致贫的原因还是因病,他们的住院率必须低于20%,贫困户住院比率需要降低13%,贫困户住院需要住院指标吗?

 

二级、三级医院控费后,向下转诊病人增加,收还是不收?

 

五是医保结算差距的影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重重。2018年1-6月,本院发生业务收入510万元,其中医保需结算272万元(用完全年医保指标),实际上,按照医保规定,每月预付15.8万元,即6个月不足100万元,差额172万元没有着落。

 

每月工资绩效支出35万元(人均4000元,已经很低了),药品、材料、社保、公积金、年金、银行利息、水电费等支出最低需要38万元,都要现金。

 

而现金收入只有医保的15.8万元和每月业务收入20万元,保工资,就不能保运行。

 

六是历史欠账的影响。前面说中央投资100万元建设1.1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实际总费用为1293万元(审计结论),其中1193万元有财政贴息贷款、职工集资、银行贷款和建筑商垫付。

 

这5年间,通过积累发展,医院固定资产增加了2000余万元,但负债也只是偿还680余万元,还累计欠账600余万元。

 

虽然遗留下1000余平方米的商业门面房价值不菲,但不能转化现金抵债,建筑商多次发来律师函,要锁门、要利息、要本金。

 

前途未卜的明天

 

现在是2018年8月,上半年的数字分析出来后,我胆战心惊。

 

一是限于本县财政能力,原本是一类事业单位的卫生院,工资、社保等大部分支出却都需要自己去挣钱。82个人,人均成本8.5万,需要697万元,而财政只拨付120万元,差额之大,无法弥补。

 

二是人才流失难以控制。二级医院虹吸人才虽然近2年来有所弱化,但私立医院的兴起、城市社区医院的发展,又开始从中心卫生院挖人。没有重视骨干人才的机制(连最具吸引力的编制问题都不能解决),如何能解决人难来、留不住的问题呢?

 

三是乡镇卫生院到底该如何定位。一类公益事业单位,政府应该是财政负担的主体。坚持两条腿走路,公卫、医疗齐发展的方向不错,但公卫工作任务重、成本高、投入低如何统筹?业务发展的收入白条谁来兑现?

 

我的建议

 

1. 改变医保付费方式。

 

一是按照病种付费而不是按照卫生院的级别付费。如同样是治疗一个肺炎,县级医院例均费用是4500元,而乡镇卫生院只能是1500元,严重挫伤了卫生院开展业务的积极性。

 

二是在严控入院指征的同时,按照人次付费而不是总量控制(如果担心基金总规模超标的化,可以降低单病种费用的金额)。

 

2、政府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医改一直强调“保基本、强基层”,既然卫生院是一类公共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和绩效包括社保、债务都应该是政府承担而非靠业务创收。

 

一旦医院需要自己创收去发工资奖金和偿还债务的话,社保基金永远不够用而且看病贵的问题也永远解决不了。也就是说不去解决根本问题而只是简单划一条禁止收入增长的红线,无疑是扬汤止沸。

 

3、严防政策一刀切。

 

对于编制控制、分级诊疗、健康扶贫、基药采供等等政策的实施,都必须禁止全省一刀切。

 

因为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包括财政能力、区位差别、人文基础等不同,实施起来自然要应有差别。

 

比如健康扶贫,报销兜底政策一旦要求全省统一,那山区贫困县如何能有财力的保证?

 

比如基药采购,平台一体化以后,价格不降反升,成本反而增加,如何管控?

 

比如编制管理,严控财政人员编制人数和平均收入水平可以理解,但公共事业单位用人,可以采用编制备案,否则职称、社保等无法解决,如何能留用人才?

 

山区贫困县的卫生事业发展太艰难,而省市文件的规定又很坚决,基层医改应该怎么走?当国家政策遇见地区差别后,该如何处理?

 

这些,都是关乎到我们乡镇卫生院生死存亡的大事。“保基本,强基层”的大政方针,必须从文件上走到地方管理部门、走到基层医务人员心里,才能真正落实下来。否则当前情况下,基层不但不能强,反而会不保。(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程修兵)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丁丁点点
2
丁丁点点发表于 2018-10-26 11:22:18 | 只看该作者
啧啧啧,困难重重啊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