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西
 页 | 末页
1
卡卡西发表于 2018-12-24 08:48:38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因“反复头晕1年,双下肢乏力、夜尿增多3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偶出现头晕,测血压升高,为150~160/90~100 mmHg。病程中血压最高170/100 mmHg。于当地医院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佳,就诊前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缬沙坦80 mg/d、琥珀酸美托洛尔47.5 mg/d治疗,血压控制欠佳,在140~150/80~90 mmHg。


近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下肢乏力,双侧对称,为持续性,但于久坐站立后明显,外院多次查血钾在2.2~3.1 mmol/L波动,给予静脉补钾后乏力症状好转。伴夜尿增多,次数由0~1次/晚增加至3~4次/晚,无明显泡沫尿、血尿。否认高血压家族史。


查体:BP 155/95 mmHg,HR 78次/min,律齐,叩诊心界无扩大。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大致正常。门诊肾上腺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可见一个大小1.5 cm的低密度腺瘤,边界清晰,内部密度均匀,其余肾上腺组织及右侧肾上腺未见异常。


入院初步诊断:高血压,低钾血症原因待查。


诊断分析

目前考虑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诊断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断依据 中年女性,高血压,低钾血症,肾上腺CT检查见左侧肾上腺占位。


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原发性高血压 本病用排钾利尿药治疗或伴腹泻、呕吐等情况时,也可出现低钾血症,尤其是低肾素型患者应注意鉴别。但本病通常无血、尿醛固酮升高,普通降压药治疗有效,结合前述一些特殊检查可以鉴别。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均由肾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合并低钾血症。


但本病患者血压呈进行性升高,较短时间内即出现视网膜损害和肾功能损害,往往有氮质血症和酸中毒表现。


肾动脉狭窄者在肾区可听到血管杂音,而肾动脉造影可确诊。另外,根据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高,可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鉴别。


肾小管酸中毒 由于远端肾小管泌H+障碍或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障碍引起尿酸化失常、丢失碱储,导致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其中,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因尿中丢失钠、钾盐,常伴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明显低钾血症。


实验室检查示高氯性酸中毒、尿酸化障碍、血钙磷偏低而碱性磷酸酶升高、氯化铵负荷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


肾素瘤 该肿瘤起源于肾小球旁细胞,其分泌大量肾素引起高血压、低钾血症,发病年龄轻,高血压严重,血浆肾素活性很高,B超、CT或血管造影检查可显示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可治愈,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可鉴别。


其他肾上腺疾病 皮质醇增多症者易发生明显的高血压、低钾血症和碱血症,但患者有原发病的典型症状、体征,如向心性肥胖、水牛背、皮肤紫纹等,血、尿皮质醇及其代谢产物增多,而醛固酮水平正常,测定激素水平可鉴别。


分泌其他盐皮质激素的肾上腺癌可分泌除醛固酮外其他盐皮质激素,亦可引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样表现,但肾上腺癌瘤体通常较大,常存在多种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可鉴别。


应做哪些检查?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在进行所有检查前,应停用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停用螺内酯(安体舒通,抗醛固酮作用)≥6周,噻嗪类利尿药(引起低钾)停用≥2周,ACEI及钙通道阻滞药、拟交感神经药、肾上腺能阻滞药停用≥1周。


应测定血钾、24 h尿钾,立/卧位血浆醛固酮浓度、肾素活性,生理盐水抑制试验,肾上腺CT平扫+增强,选择性肾上腺静脉采血。


血钾、24 h尿钾 低血钾的同时有高尿钾,符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失钾的特征。


立/卧位血浆醛固酮浓度、肾素活性 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可正常范围内)、肾素活性降低,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升高,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特征,立位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高于300,被判定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选试验阳性,并进一步进行确认试验。


目前卧位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的测定意义较少,一般认为立位血浆醛固酮较卧位血浆醛固酮水平增加>30%,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性大;增加<30%,甚至降低,醛固酮瘤的可能性大,但目前亚型的鉴别主要还是根据肾上腺CT及肾上腺静脉采血的结果。


生理盐水抑制试验 筛查试验为阳性者,需要进行确认试验以明确诊断。目前常用的是生理盐水抑制试验,首先测量直立位醛固酮水平,之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液500 mL/h,4 h后测量卧位醛固酮水平。试验最后,若不能将醛固酮水平抑制到<60 pg/mL,则证实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成立。


肾上腺CT平扫+增强 肾上腺CT可明确肾上腺是否有占位,根据不同特征可以和肾上腺癌、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进行鉴别,并可用于对原醛症进行亚型分型。一般单侧肾上腺腺瘤,考虑醛固酮腺瘤;单侧肾上腺结节,考虑为单侧结节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双侧肾上腺增生,考虑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若为单侧病变,应进行选择性肾上腺静脉采血。


选择性肾上腺静脉采血 所有拟手术的原发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在术前都应该进行该检查,检查对双侧肾上腺静脉进行采血,测定醛固酮浓度,并用皮质醇浓度进行校正。两侧醛固酮/皮质醇的比值>2,确定为优势分泌;<1.5,确定为均等分泌;在1.5~2,应进行随访,建议重复检查,在确定优势分泌侧后进行单侧手术治疗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病历补充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头晕、下肢乏力、夜尿增多入院,病程中有明确的高血压、低钾血症,肾上腺CT检查示有左侧肾上腺腺瘤。


入院后完善检查,血钾2.8 mmol/L,24 h尿钾为4 mmol/L,立位血浆醛固酮水平为175.4 pg/mL,肾素活性是0.02 ng/(mL·h),比值>300;生理盐水抑制后血浆醛固酮水平为112 pg/mL。血尿皮质醇、性激素未见异常。


该患者目前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亚型是醛固酮瘤。诊断依据是该患者肾上腺CT检查提示左侧单个肾上腺腺瘤,肾上腺静脉采血提示左侧血醛固酮/皮质醇是右侧血醛固酮/皮质醇的2.8倍,左侧肾上腺为分泌醛固酮优势侧。结合上述2项检查结果,诊断为醛固酮瘤。


治疗分析

诊断明确后,建议患者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对于诊断明确的醛固酮瘤患者,手术摘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微创手术的疗效也很确切,并且一般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术后血压、血钾都可恢复正常。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哪些疾病特点?

诊治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高血压、低钾血症为特点,但偶尔也有患者血压不高于正常,但几乎全部患者都存在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所以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询问患者基础血压。


出现低钾血症的患者在全部原醛症患者中约占40%,可能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亚型有关,醛固酮腺瘤患者往往醛固酮水平更高,血钾水平更低,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醛固酮水平较低。


此外,在长期低血钾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肾小管空泡样变,导致患者多尿,但在目前早期诊治的情况下并不多见。


诊治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应在将血钾补充至正常、相应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停用足够时间后,再进行激素水平评估。


主任医师总结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目前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进行治疗后,往往血压、血钾可恢复正常或部分恢复,避免了由血压长期增高导致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应注意病史的询问和分析,遇到无高血压病家族史、发病年龄较轻、血压水平高的患者应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早期诊断、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明确诊断和亚型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


●对于醛固酮瘤和结节增生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是首选,在摘除单侧腺瘤或切除增生结节后,血压及血钾都可恢复正常。对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药物治疗为主,首选螺内酯(安体舒通,醛固酮受体拮抗药),但应注意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依普利酮及氨苯蝶啶也可替代螺内酯(安体舒通),且不良反应较小。


●临床上,常有患者临床表现很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存在顽固性高血压及低钾血症,但血浆醛固酮、肾素水平正常,肾上腺也没有明显占位,对于此类患者也应注意密切随访,完善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叶菲 姚定康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