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半夏
 页 | 末页
1
基层医生半夏发表于 2023-11-29 14:18:26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67岁老人输液时出现不适后不治身亡,又一个典型案例值得全体医护人员警惕!



PART01

输液突发不适后死亡


据死者家属马先生反映,其母亲因洗澡时受凉,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所在地华阴市人民医院就诊,病历上显示诊断结果为:“1.呕吐原因待查,上呼吸道感染,颅脑疾患?2.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


之后医生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并在输液前做了皮试,家属称在输液进行到第3瓶没多久,老人突然不适,随后被送进急救室,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PART02

或因心源性猝死等所致


医院做的书面回复,其中称患者既往体质一般,20年前患“脑出血、高血压”治疗后留有右侧肢体无力、言语稍不清的后遗症,平素生活不能自理。


入院后值班医师巡回病房询问患者,患者诉无不适现象,后突然出现意识不清,颜面、口唇发绀,呈叹息样呼吸。立即停止输液并转入抢救室抢救……


次日凌晨,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心跳,家属同意停止抢救。根据以上病情发展,经科内讨论,患者死亡原因多考虑“心源性猝死、过敏性休克”,确切原因须待进一步鉴定。


PART03

皮试正常不一定就相安无事


纵观整个事件全过程,包括院方态度来看,接诊程序上似乎是没什么瑕疵,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谁又该为患者的死亡买单?


作为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尤其是对于容易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输液问题上更不能马虎。


举例来说,临床上有种现象叫“严重迟发过敏反应”,潜伏半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发生,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发生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


PART04

药物皮试结果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


即便是药物皮试结果出来了,其真实性依旧有待商榷,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原因


皮试前服用了抗过敏药物或含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就可能掩盖皮肤发痒、红肿等过敏现象,出现皮试假阴性。此时如给予正常剂量药物,有可能出现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所以,服用抗过敏药的患者应停药一段时间后再做皮试,以确保皮试结果的准确性。


消毒剂的影响


用安尔碘对皮肤进行消毒,可能使部分患者局部皮肤受到刺激,从而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

 

皮试液的配置时间


皮试液要现用现配,存放的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过敏原的含量增高或有效成分分解,影响皮试结果。


皮试液的浓度


皮试液浓度不准确,是导致皮试结果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患者自身因素对皮试结果有影响


有些患者心急,不到观察皮试结果的时间,就要求护士查看结果。同时,患者空腹、饥饿、心情紧张、情绪低落或皮试前饮酒等因素,均会影响皮试的结果。


尤其是老年人皮肤变薄、疏松,对物理或化学刺激敏感性减低,皮试局部不易发红;老年人皮肤含水量少,注入的药液不能形成皮丘,或形成皮丘后很快又渗入周围组织,都不利于皮试结果的判断。 



PART05

输液有风险  临床须谨慎


既然有这么多的不确定性,那不输液不就完了?


这个问题当然不能一刀切 ,输液治疗是临床诊疗过程中极为常见的治疗方法,虽然有禁忌,但只要多加注意,还是能避免出现意外的。在接诊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时候,以下五点必须引起重视!


输液前要进食


临床证明,在药物进入血管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胃肠毛细血管,刺激胃肠粘膜,导致胃本能分泌过多。这时又无食物中和,便引起反酸、恶心、呕吐。


不要随意调滴速


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病情对滴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要快,有的要慢,特别是年老体弱等特殊患者, 输液速度如果过快,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注意皮试反应


有时在输液前要进行皮试,高敏体质者即使注射皮试量的药物也会发生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可引起心慌,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拔针后注意按压


按压时切记不要揉按,以防造成血管穿刺点的隐性出血,导致局部皮肤青紫,严重的将形成血肿。且血管壁穿刺损伤后会引起出血,故须多压一下。

 

不要随意移动手


打点滴时,不能随意的挪动打针的那只手,否则会引起鼓针,即针头处鼓起大包,很有疼痛感。因此要打针的手要保持平放,不要拿东西。


(华商报)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