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x1978dd
 页 | 末页
1
dyx1978dd发表于 2009-4-4 11:55:55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预防手足口病基本知
1.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5岁经下儿童,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加重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死亡。儿童,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病全年均可发病,多发生在4--8月份。
2.手足口病传染性强,通常通过患难夫妻儿接触过的物品传播 ;摄入被污染的水,食品可以被感染;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被感染。
3.感染手足口病后3--7天右出现发热,皮疹等到症状。
4.10岁以下的儿童尤其的婴幼儿(0--6)岁最易发生手足口病。
5.预防手足口病,要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习惯。
6.预防手足口病,保持环境卫生,做到清理粪便和垃圾、清除杂草和污泥、厕所消毒灭蚊蝇、家禽家畜要圈养、生活用水要干净。
7.孩子有发热、皮疹等到症状,应尽快送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避免上幼儿园、学校,减少传染给他人的危险。
8.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还在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托儿所、少学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单位要做好晨间体检,及时发现凝似患者,并敦促家长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同时,按要求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如发现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的)有下列情况之一,在及时送医院 就诊;A.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之内。B发伴精神差。C。疱疹性咽侠炎。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罢黜百家
2
罢黜百家发表于 2009-4-4 14:30:18 | 只看该作者

浅谈输液与输血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

静脉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处理

1. 发热:a)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等,防止致热原进入体内;b)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c)对症处理,寒战时适当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温,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d)按医嘱给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e)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时作细菌培养

2. 循环负荷过重:a)严格控制输液滴注速度和输液量,对心、肺疾患以及老年、儿童尤应慎重;b)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为病人安置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c)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因乙醇能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是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d)按医嘱给涌镇经济、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如洋地黄等;e)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即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流仍通畅。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此外,对无贫血者可通过静脉放血200~300ml,以减少回心静脉血量。

3. 静脉炎: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b)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c)超短波理疗d)如合并感染,根据遗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4. 空气栓塞:a)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以防治空气栓塞发生;b)人出现症状,应立即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体位在吸气时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有心事,气泡则向上飘移到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口。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c)气吸入。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清凉油
3
清凉油发表于 2009-4-4 17:29:0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防治手足口病,乡村医生又该忙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