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钟医
 页 | 末页
1
老钟医发表于 2013-1-1 20:45:33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老钟医 于 2013-1-8 15:58 编辑

平安是福,值此元旦之际,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顺利!除送祝福外,继续送积分,请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精彩者加专业分;不懂中医的同志快学点中医吧,在这里会有很多机会赚得积分。

一般资料:李生,男,23岁,未婚。
主 诉:自语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一个晚上被对面楼女孩指责偷看其洗澡后一直自语“不是我偷看,我真没偷看。”,时轻时重,一到晚上较严重。发病后精神失常,喃喃自语,纳差、寐差。曾在本地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月未见明显效果;也求过很多无证乡医治疗亦不见好转。
刻诊:两目直视,神呆,面色稍白,自语不断,胸胁痞满;舌淡苔厚黄,脉沉弦;小便可,大便结,纳差,寐差。
既往史:既往体健,性格内向,不爱言语,无肝炎病史,无过敏史,无外伤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传染病和遗传病者。
个人史;第一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长发育教育如一般小孩。

请大家根据以上简单病历展开讨论并按以下格式回复:
中医诊断:
中医辩证:
辩证分析:
处方用药:
用药说明:
处方用药请加上分量,请大家一定要写上用药说明,为方便大家各抒己见,特设置回复仅作者可见,一星期后解密。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蜀大黄
2
蜀大黄发表于 2013-1-1 22:05:3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诊断 癫证
中医辨证 痰气郁结证
辩证分析 患者因被人误责,有口难辨,致肝脾气结,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蒙蔽心窍,心神惑乱,精神失司则喃喃自语,神呆两目直视,痰气内阻则胸肋痞满,脾失健运则纳差寐差,舌红苔黄厚,脉沉弦皆痰气郁结之证。
处方 顺气导痰汤加菖蒲 远志 郁金 白术 鸡内金
半夏15克 茯苓12克 胆星10克 枳实15克 木香12克
香附12克 白术15克 菖蒲12克 远志12克 郁金12克
鸡内金15克 陈皮12克
水煎服
按 半夏 胆星 菖蒲 远志 郁金 燥湿化痰开心窍,木香 香附舒肝理气顺气,枳实 茯苓 白术 陈皮鸡内金健脾开胃以制生痰之源。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谢谢你的积极发言,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亦痴顽
3
亦痴顽发表于 2013-1-1 22:16: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诊断:癔证
中医辩证:肝郁不舒,木逆犯土。痰气郁结,心神受扰!
辩证分析:七情所伤之癔证,苔厚黄,脉沉弦,大便结,肝郁生火也,胸胁痞满,纳差,面白,痰湿困脾也,两目直视,神呆自语,心神受扰也。
处方用药:龙胆草10g,柴胡10g,黄芩10g,大黄6g,旱半夏10g,茯苓10g,厚朴10g,炒枣仁辰砂拌10g,,生甘草10g,小麦30g,秫米30g,琥珀5g。
用药说明:用柴芩胆草大黄生甘草解郁泻火,半夏茯芩厚朴去湿醒脾,半夏兼能祛痰,枣仁小麦秫米琥珀养心安神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晋浪平风
4
晋浪平风发表于 2013-1-1 22: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钟医 于 2013-1-5 20:42 编辑

中医诊断:癫病
中医辩证:痰气郁结 迷阻心窍
辩证分析:思虑太过,所求不得,肝气被郁,脾气不运故精神失常,喃喃自语,纳差、寐差。舌淡苔厚黄,脉沉弦为痰气郁结之征
处方用药:顺气导痰汤
半夏12 桔红15 云苓12甘草10 胆星9 枳实9 香附12 木香9
用药说明:
半夏 行水利痰 桔红利气 云苓 甘草 健脾渗湿 胆星 枳实 治顽痰胶固 香附 木香顺气解郁

点评

是不是可加点安[]神之品?  发表于 2013-1-1 22:32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晋浪平风
5
晋浪平风发表于 2013-1-1 22:36:17 | 只看该作者
合欢皮15 夜交藤12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钟医
6
 楼主| 老钟医发表于 2013-1-1 22:41:12 | 只看该作者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thytqlzhs
7
thytqlzhs发表于 2013-1-1 23:01:2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诊断:郁证
中医辨证:肝气郁结
辩证分析:
患者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引起五脏不和肝脾心受累。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气郁化火。
方药:醋柴胡10枳壳13枳壳13郁金15青皮10川穹10白芍15甘草5陈皮13旋复花10大黄10当归15栀子10丹皮10
方解:醋柴胡枳壳枳壳郁金青皮疏肝行气解郁,川穹白芍甘草当归活血化瘀止痛,陈皮理气和中,大黄当归栀子丹皮泻火通便。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任梦飞
8
任梦飞发表于 2013-1-1 23:29:15 | 只看该作者

病史略显欠缺,发病前患者性格如何,平时有什么异常举动,这些在精神病病史中尤为重要,望楼主能予以补充!由于病史欠缺,只能从现有资料粗略分析.
素体肝郁(患者可能性格内向,生性抑郁,缺乏自信,不然不会被指责偷看女孩洗澡引起精神失常,当今社会黄赌毒泛滥成灾,看裸体机会信手拈来,患者因为极度缺乏自信,因而在女孩面前极度自卑,被女孩指责只不过是个诱因而已),横犯脾土,脾失运化,故而胸肋痞满,肝郁则气滞,气滞则津血停聚,形成痰瘀,因情志受伤,气机逆乱,痰瘀随逆气上奔蒙蔽心神,故而两目直视而神呆,自语不断,肝郁久而化火,痰瘀从火化,伤津迫液,脾虚生湿,湿从热化,湿热上熏于舌,故舌苔厚黄,纳差,大便结,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故而可见气血亏虚之面白舌淡之征,肝血不足,魂失所养,故而寐差。
治法当调和肝脾,化痰祛瘀开窍,清热利湿,养血安神,方用逍遥散合龙胆泻肝汤合礞石滚痰丸化裁加味。

点评

分析得很好,谢谢老师指导。  发表于 2013-1-2 17:26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亦痴顽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老钟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abc39985073
9
abc39985073发表于 2013-1-1 23:4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bc39985073 于 2013-1-2 09:22 编辑

中医诊断:癫证
中医辩证:痰迷心窍
辩证分析:多由情志不畅,郁而成疾,痰蒙心窍所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故精神抑郁,神情淡漠;痰迷心窍,故神识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肝火过旺,影响及脾,脾气不伸,运化无权,故纳差,寐差,痰浊内生,痰火交结,郁于胸隔,故胸胁痞满,气郁生热,痰火内扰,故大便结,舌淡苔厚黄,脉沉弦。
处方用药:清火化痰、开窍宁心,黄连温胆汤加减。

用药说明:半夏 9克陈皮 9克竹茹 20克枳实9克 茯苓 15克炙甘草 6克大枣三枚黄连6克

酸枣仁9克(炒) 柴胡9克黄芩12克菖蒲6克郁金9克胆南星6克
癫证病人宜情怀开朗,避免意外刺激,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思想疑虑与负担,以期收到较好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暮雪千山
10
暮雪千山发表于 2013-1-2 13:2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暮雪千山 于 2013-1-2 13:51 编辑

中医诊断:癫病
中医辩证:脾肾两虚,痰阻心窍,饮症,滞症
辩证分析:癫病之生也。多生于脾胃之虚寒,脾胃虚寒,所养水谷,不变精而变痰,痰凝胸膈之间不得化,流于心而癫症生矣。患者痰气郁结 思虑太过 ,心脾受伤,思则气结,心气受抑,脾气不发,则痰气郁结,上扰清窍,以致蒙蔽心神,神志逆乱而发病。
处方用药:半夏12克,橘红12克, 茯苓30克, 枳实12克(麸炒), 南星12克, 甘草8克,白术30克,干姜30克 石菖蒲15克 远志12克 人参12克
用药说明:半夏 橘红 茯苓 枳实 南星 甘草为导痰汤,南星化风痰,枳实破滞气,合二陈治一切痰实为病。白术 干姜 人参建中州,使脾建而痰消,石菖蒲 远志开心窍。

点评

分析得非常好,谢谢参与。  发表于 2013-1-2 17:21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神农草医
11
神农草医发表于 2013-1-3 21:51: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诊断:癫证 中医辩证:痰气郁结. 辩证分析:本证以情志刺激,气郁化火作为辨证要点。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的功能,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则情志抑郁;郁而化火,灼液成痰,痰气郁结.
处方用药:生铁落60g 制半夏9g 茯苓12g 白术12g 石菖蒲9g 小麦30g 陈皮9g 炙甘草5g 枳壳9g 熟大黄10g 黄连6g 郁金9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用药说明:生铁落镇心安神,清热化痰.制半夏.陈皮.黄连.茯苓.白术健脾燥湿化痰,小麦.甘草.养心安神,石菖蒲开窍宁神,郁金疏肝解郁.大黄.枳壳解毒泄热.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甘草堂
12
甘草堂发表于 2013-1-4 15:00: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诊断:癫狂

中医辨证:癫证
辩证分析:两目直视,神呆,痰蒙心窍,面色少白,痞满,脾失健运,舌淡台厚黄,便结痰郁化:
处方用药: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枳实、木香、香附、半夏、陈皮、南星、郁金、石菖蒲、龙胆草、黄连

用药说明:柴胡、白芍、当归舒肝养血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枳实、木香、香附理气解郁,半夏、陈皮、南星理气化痰,郁金、石菖蒲解郁安神,龙胆草、黄连泻肝火。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钟医
13
 楼主| 老钟医发表于 2013-1-5 20:47:33 | 只看该作者
甘草堂 发表于 2013-1-4 15:00
中医诊断:癫狂

中医辨证:癫证

如果有药量就更完美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心态平衡
14
心态平衡发表于 2013-1-6 20:14: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诊断:神志病
中医辩证;气郁痰结 痰蒙清窍
辩证分析:由于惊吓过度,以至肝气被郁 脾气不升 气郁痰结 阻蔽神明
处方用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温胆汤加孙思邈的定志凡加炒远志
用药说明:治应疏肝理气 解郁化痰 定志安神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waive
15
waive发表于 2013-1-6 20:18:1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仅作者看到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waive
16
waive发表于 2013-1-6 20:19:0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文章后,帖子为什么是作者仅看到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钟医
17
 楼主| 老钟医发表于 2013-1-6 20:25:02 | 只看该作者
心态平衡 发表于 2013-1-6 20:14
中医诊断:神志病
中医辩证;气郁痰结 痰蒙清窍
辩证分析:由于惊吓过度,以至肝气被郁 脾气 ...

老兄不是搞中医的吧?能有这样的分析很不错了。谢谢参与。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泰壮
18
泰壮发表于 2013-1-7 12:28:3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诊断:痴症
中医辩证:痰热郁结
辩证分析:患者源于被指责后出现诸症,夜晚加重,寐差,自语,有胆虚之证,胸胁痞满,大便结,苔黄厚,说明有气滞热结情况,小便可,无损阴津,患者面色稍白,纳差,兼之受刺激即发此病,应有本虚情况,但现阶段应以理气化痰,安神泄热为主。后期适当培补中气
处方用药:温胆汤加减 陈皮12克 茯苓15克 半夏12克 大黄7克后下 郁金10克 香附10克 石菖蒲12克 远志3克 当归12克 甘草6克
用药说明二陈汤化痰健脾,大黄通腑泄热,香附郁金行气散郁,当归养血通便,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兼能豁痰开窍,诸药并用其功自显。

点评

基网又来一高人,期待更多精彩。  发表于 2013-1-7 20:54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恭喜您获得第一分,晋升为医生一级!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钟医
19
 楼主| 老钟医发表于 2013-1-7 20:52:32 | 只看该作者
waive 发表于 2013-1-6 20:19
看了文章后,帖子为什么是作者仅看到

为了大家不“串供”,各抒己见,特这样设置,开头已经说得很清楚,明天解密后你就可以看见全部楼层。谢谢参与,希望你继续努力,发表精彩的回复,你会得到专业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xiawei000
20
xiawei000发表于 2013-1-8 11:0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钟医 于 2013-1-8 12:40 编辑

中医诊断: 颠证
中医辨证:痰火郁结心脾两虚证
辩证分析:颠证初起多为痰气郁结后郁结化火,治以清热化痰,理气解郁;病久不愈,心脾两虚,治以补益心脾。
处方:以黄连温胆汤合养心汤加减
清半夏12g竹茹15g黄连10g天竺黄12g(清热化痰)陈皮12g枳实15g(理气解郁)党参20g黄芪15g甘草10g(补脾气)当归20g川芎12g(养心血)肉桂6g(引药入心)茯苓30g远志12g柏子仁10g酸枣仁12g五味子10g(安心神)
望各位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钟医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