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feng
 页 | 末页
1
zhongfeng发表于 2009-12-26 15:07:08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患者为8个月男婴,5天前以发烧就诊,查体:体温:38.5,咽部稍充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无腹痛肌紧张,无皮疹,饮食可,精神状况可,大小便可。预防接种正常,风麻疹未接种。处理:庆大5万单位柴胡针2毫升利巴韦林针0.1MG氨基比林针2毫升地米2MG灌肠,半小时烧退,嘱家属回家后如再发烧可服安瑞克,多饮水。第二天早上患者来时又发烧38.7,口干饮水差,灌肠同上。下午患儿烧退,但精神差,口干,饮水干呕,顾予以输液,处方:0.9盐150ML头孢唑林1G利巴韦林0.1G,5糖150ML清开灵10ML,5糖150ML炎琥宁80MG,IV。第三天患儿未发烧,原方静点。晚间发烧37.5,未处理自行缓解。第四天患者家长来电述,患儿未再发烧,精神好饮食饮水好,没来输液。第五天患儿又来,家长说,从昨天以来,一直很好,就是今早发现身上有皮疹,因家长昨晚吃海鲜了,患儿有轻度过敏体质,不知是不是过敏引起?查体:躯干头部轻度浅红隐诊,压之褪色,精神好,未见烦躁、抓搔,未见麻疹粘膜斑、口周苍白圈,未见草莓舌、扁桃体肿大。请论坛各位大侠讨论该患儿皮疹属于什么病?应完善哪些检查?并提出自己的诊疗思路。我将密切跟踪病案,答案稍后奉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fanzed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fanzed
2
fanzed发表于 2009-12-26 15:23:18 | 只看该作者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

本病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 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 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
临床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
  2.颈. 枕. 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 
  (1)麻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2)风疹 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3)药疹 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 投票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