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程荣
 页 | 末页
1
常程荣发表于 2013-12-5 22:03:13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病毒性肝炎,是肠道病毒性传染病。祖国医学虽无这一病名的记载,但根据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与体征(证与舌脉)进行辩证施治,同样收到满意疗效。例如:“急性黄疸性肝炎”,就按照“黄疸”中的“阳黄”去治疗;“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就按照“胁痛”去治疗;“迁延型和慢性肝炎”就按照“郁证”、“积聚”、“症瘕”、“阴黄”去治疗。总之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辩证施治,即本着有是症则用是法,有是法则用是方,有是方则用是药的原则,不能固守一方一药,一定要遵照证千变药亦千变的灵活方法,才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一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病毒性肝炎的发生首先有七情内伤、或体质素虚、正气不足、抵抗力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内因,再有饮食不洁,病毒从口而入,形成湿、热、毒、邪壅肝胆脾胃,肝气郁滞、胆失疏泄、脾为湿困、阳明热结,因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胆汁不能正常输转,被迫随血液外溢肌肤而发黄,肝开窍与目故巩膜先发黄,继则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作痛、上腹不适等症;因湿热弥漫三焦,下注膀胱则小便短赤;“肝主筋,肝藏血,肝者罢极之本”,“脾主肌肉,脾主四肢”,肝郁脾湿而影响正常功能故出现倦怠乏力;若气郁化火,阳明热结,腑气不通则身热、口苦、烦渴喜饮、大便秘结;若水湿停滞,困扰中焦脾胃则头重身困、脘腹胀满、大便溏稀。无黄疸型肝炎由于湿热毒邪较轻或体质抵抗能力较强,胆道疏泄功能尚未阻滞,则无黄疸的出现,仅有肝郁气滞脾湿胃热的病机,则出现头晕、乏力、恶心、肋胁作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症状。重症肝炎由于湿热毒邪炽盛,蕴结肝胆脾胃,弥漫三焦,甚则邪陷心包,蒙闭清窍,伤津动血,则黄疸急骤加深,出现高烧、口渴口臭、烦躁诳语、甚则神昏、斑疹或衂血、吐血、便血,小便短赤、腹水等一系列危症。迁延性和慢性肝炎,多由于在急性期失治或误治,以致病邪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或湿热毒邪较重而抵抗力较差,或兼挟杂病,体质素虚,不能驱邪外出,以致湿热毒邪留恋肝胆脾胃,形成气滞血瘀则肝脾肿大。血瘀脉络则出现肝掌、蜘蛛痣;热盛伤阴造成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则出现头晕、失眠、心悸烦急、手足心热、午后身热等症。在治疗中过用苦寒滋腻之药,或纵酒房劳,则形成寒湿困脾,脘闷腹胀、食少、便溏、畏寒肢冷“阴黄”、“女劳疸”的阳虚危重症候群。

二、临床辩证施治的体会

根据前面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病毒侵犯人体后,形成湿热毒邪等病理产物,不仅损害肝胆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也直接影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进一步发展还可以伤及心肾,甚至造成气血运行失常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所以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必须根据祖国医学有关脏腑的生理和病因病机的论述以及临床表现的证、脉、舌的具体情况,推求病因、审察病机、辩证施治,认真分析脏腑的虚实、正邪的盛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采取“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以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毋虚虚,毋实实,达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遏邪的目的。临床辩证一般来说,首先要辩别有无黄疸,如:

急性黄疸型肝炎初期多表现为“阳黄”,属于湿热毒邪蕴结肝胆脾胃的实证。应用清热解毒佐以利湿之法(清热药常选用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胆草、苦参、板兰根、夏枯草等,解毒常选用败酱草、银花、连翘、公英、凤尾草等,利湿常选用滑石、茵陈、赤小豆、泽泻、猪苓、伏苓、车前草等药)。无黄疸型肝炎初期多表现为“胁痛”,属于肝郁气滞,脾为湿困的实证。应以疏肝利胆佐以芳香化湿之法(疏肝利胆常选用川楝、元胡、柴胡、郁金、香附、姜黄、青皮等药,芳香化湿常选用藿香、佩兰、白蔻、赤白伏苓等药)。重症肝炎初期多表现为“急黄”,属于湿热毒邪炽盛,内陷心包之危证,应以清热解毒佐以凉血开窍之法(清热解毒药物选用同急性黄疸型肝炎选药,凉血止血药物常选用生地、丹皮、茅根、茜草、旱连草、龙牙草、地榆、三七等药,开窍醒神药常选用菖蒲、郁金、竹沥、胆星,重着加服凉开三宝)。

迁延型和慢性肝炎,临床辩证较为复杂,由于失治或误治以及体质较差兼挟杂病致病程延长,湿热毒邪未能尽除,留恋中焦,扰及脾胃功能,肝胆郁滞不得疏利,久则化热伤阴,耗伤津液,气滞血瘀,影响气血正常运行,多表现为“积聚”、“阴黄”,属虚实夹杂,寒热相兼之证,治疗应根据具体证、脉、舌的现状,辩证运用化浊袪湿健脾法(常选用藿香、佩兰、白蔻、茯苓、滑石、山药、白术等药);舒肝解郁清热法(常选用柴胡、川楝子、枳壳、青皮、竹茹、败酱草、黄柏等药);活血化瘀理气法(常选用丹参、赤芍、当归、红花、桃仁、没药、山甲、土元、香附、郁金、灵脂等药);育阴养血柔肝法(常选用女贞子、枸杞、何首乌、桑椹、孰地、山芋、五味子、合欢花、生牡蛎、鳖甲等药);或补气温中通阳法(常选用黄芪、白术、炙草、附子、干姜、肉桂、吴芋等药)。

总之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原则,必须正确掌握初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用药特别要注意先清后补,以袪邪为主,用清热渗湿法使毒邪尽快从二便排出,用疏利肝胆法使其功能条达舒畅,然后分别健脾补肾。“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消化能力强,促使营养物质的吸收,就能较快的恢复健康。正所谓“药补如食补”。补肾重在育阴,但必须重视舌诊,若舌质深红而少苔为阴虚之主证。因补阴药多滋腻,如见舌苔白、灰、黄而垢腻,虽有阴虚之脉证,也要慎用,若过早误用大量滋腻之品,不但不能达到补阴的目的,反而造成湿遏热伏,阻碍脾胃运化功能,拖延病程。同时要注意,肝为刚脏,“将军之官”,用药一定要轻清疏泄,选药精当,清热不可太寒,渗湿不可太燥,疏泄不可太过,补气不可太壅,育阴不可太腻,化瘀不可太破,这样肝血畅达,藏血充足,正气足则邪自去。且要牢记“气以通为补,血以活为补,肠以畅为补,脾胃以和为补,肝胆以疏利为补,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法则,灵活辨证运用,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三、临床具体辩证分型

急性黄疸性肝炎

主证:全身黄疸,色泽鲜明,发热,恶心,欲吐,厌油腻,食欲不振,疲倦无力,胁痛脘闷,小便短赤,肝脏肿大,压痛,尿胆原阳性,肝脏损害,谷丙转氨酶升高。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利湿

处方:败酱草10g茵陈15g焦山栀6g黄柏10g二花10g赤小豆10g川楝子6g蒲公英15g车前草10g滑石12g苦参10g

随证加减:发高烧,口干苦,烦渴喜饮,大便秘结,舌质深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数,为阳明热结,热重于湿,加黄芩连翘大黄,玄明粉;若头重如裹,身困体倦,胸脘满闷,渴不喜饮,腹胀便溏,舌滑润,苔白腻或黄腻,脉缓滑,为湿遏脾阳,湿重于热,加藿香佩兰泽泻猪苓;若肝区痛甚加香附郁金,柴胡芍药枳实芍药;若腹胀甚加腹皮姜朴陈皮;若食欲不振加神曲麦芽白蔻砂仁。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主证:胸胁串痛,脘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疲倦乏力,小便黄,大便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肝脏肿大,压痛,肝脏损害,谷丙转氨酶升高。

治法:疏肝利胆佐以芳香化湿

处方:柴胡10g川楝子6g枳实10g芍药12g茯苓12g金钱草15g败酱草10g香附10g郁金10g藿香10g

随证加减:呃逆加生赭石复花半夏,转氨酶明显升高加夏枯草生石决明板兰根,湿盛加佩兰猪苓泽泻。

重症肝炎

主证:黄疸迅速加深,发高烧,口渴口臭,烦躁,谵语,神昏,斑疹,衄、吐、便血,小便知赤,大便秘结,舌绛苔黑而起芒刺,脉弦数,肝脏损害,谷丙转氨酶由升高而急骤下降。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凉血开窍

处方:败酱草10g板兰根10g二花10g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大黄10g茵陈15g枳实10g连翘10g生地10g菖蒲10g郁金10g滑石10g.

随证加减:高烧便秘加紫雪丹,烦躁谵语加安宫牛黄丸,热甚神昏加至宝丹、苏合香丸,出血严重加犀角地黄汤。

迁延型和慢性肝炎

(一)、肝脾不和型(同急性黄疸型肝炎)

(二)、气滞血瘀型

主症:肋胁胀痛或刺痛,固定不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大便不爽,形体消瘦,面色晦暗黄如烟薰,舌质红紫或有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沉弦,肝掌,蜘蛛痣,肝脏肿大,质稍硬,压痛明显,或脾脏亦肿大,肝脏损害,谷丙转氨酶升高。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理气法

处方:丹参15g当归10g红花10g桃仁10g赤芍10g大黄10g郁金10g香附10g川楝子10g柴胡12g

随证加减:腹胀甚加大腹皮枳实厚朴;肝区痛甚加元胡灵脂没药;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赤小豆;肝硬加鳖甲山甲生牡蛎;腹泻加党参白术茯苓。

(三)、肝肾阴虚型

主证: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胁肋隐痛,烦躁易恕,疲乏倦怠,腰痛足跟痛,手足心热,午后低热,食欲不振,舌质深红苔少,脉沉细或弦数,肝脏肿大压痛,肝脏损害,谷丙转氨酶升高。

治法:滋阴补肾佐以柔肝

处方:熟地15g砂仁6g女贞子15g首乌15g桑椹15g白芍12g生石决明或生珍珠母15g生牡蛎15g川楝子10g丹参15g

随证加减:心悸失眠加炒枣仁远志合欢花;低热加青蒿地骨皮鳖甲;腰痛加寄生川断杜仲

(四)、寒湿困脾型

主证、胁痛,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头重身困,大便溏,小便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如烟薰,舌质淡或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沉迟或沉缓无力,肝脾肿大压痛,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升高。

治法:补气温中佐以通阳

处方:炙芪15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茵陈15g陈皮10g木香6g泽泻10g炙草5g干姜5g炮附子10g(先煎)

随证加减:头重身困甚明显加藿香佩兰白蔻;腹胀便溏加枳壳厚朴苏梗。

附:预防肝炎方

处方:败酱草15g车前草15g萱草根叶15g蒲公英15g甘草5g绿豆250g

如与肝炎病人有接触或在一起生活者,用上方水煎代茶连饮三天,即能达到预防效果。

四、讨论

通过我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治疗病毒性肝炎主要在三方面。第一:发病初期突出矛盾在于病毒侵入肝脏,破坏肝的细胞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此时,要尽快清除病毒,以袪邪为主,使病毒从二便排出体外,以减少它对肝脏的损害,即中医所说的“急则治其标”“邪去正自安”的道理;第二:由于病毒的损害所造成的病理产物,如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突出表现在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上,此时要着重清除病理产物,疏通郁滞,修复被损害的肝脏,即中医所说的“标本兼治”、“攻补兼施”、“袪邪以扶正”、“扶正以袪邪"的道理;第三:病毒和病理产物被清除之后,突出的矛盾表现在机体的恢复上,通过药物的治疗和饮食的营养尽快的使身体健壮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即中医所说的"缓则治其本,虚则补之”、“平调阴阳,补益气血”的道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尽管采用“急则治其表标”,以袪邪为主的方法,但立足点始终在“本”上,如果只顾袪邪治病而不顾病人的具体情况,则有可能导致邪去而正大伤,不易恢复;反之,如果只顾滋补扶正而看不到病邪的危害,执必造成湿愈遏而热愈伏,延误病机使病情缠绵不愈,这样疾病的性质就可能转化。这是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另外,病毒性肝炎患者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恢复也至关重要。大部分肝炎患者片面强调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低脂肪饮食,我认为这对机体是不利的。由于肝炎病人大多有食欲不振的症状,有消化吸收与新陈代谢功能障碍,食过多的糖、蛋类食物,反而增加肝脏的负担,不如根据病人的食欲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病人喜欢的营养食物;而对发热、舌苔垢腻,腹胀脘闷的患者最好吃一些清淡饮食为宜,但在整个病程中应禁忌酸辣刺激性食物。一般有肝炎病的患者无论是在急性期或是恢复期,吃了酸辣食物,大多感觉肝区痛加重。对休息问题,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的肝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症状显著好转后,即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这样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如果迁延型肝炎恢复期或慢性肝炎稳定期的患者,仍片面强调卧床休息,不仅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也不利于机体的恢复,反而有害。

个人治疗点滴,同行敬请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国栋 + 1 原创内容
喜欢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2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国栋
推荐
国栋发表于 2013-12-22 09:17:5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的资料,感谢分享

  • 投票 1
  • 收藏 收藏2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兴兴
3
兴兴发表于 2013-12-6 08:58: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辛苦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2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平凡人生
4
平凡人生发表于 2013-12-6 12:16:1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非常好的资料,我没分了今天,没办法给你加分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2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