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紫枫琳
 页 | 末页
1
绛紫枫琳发表于 2010-5-12 16:13:24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崇拜白求恩 于 2010-5-16 10:20 编辑


腮腺炎在我们基层来说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治疗上也是千变万化的,但总体治疗原则是不变的。

我们相聚在论坛,相识在论坛,来自五福四海,东西南北中。各有各的的经验,各有各的精彩。希望我们大家不要保守,不要吝啬,积极跟帖。使我们的诊治技术在交流中得到进步,在讨论里得到完善。
不管你是中医还是西医,你是验方还是独门绝技,我们来者不拒,参与就有奖,精彩帖子加分从宽。


【要求】:1: 治疗方案(伴发热,主要针对小孩的治疗)——请具体点,别一笔带过!

2局部外敷用什么药?

3: 治疗几日后出现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发热恶心及呕吐时又该采取何种治疗方案?
补充一下:
经梁生老师的建议,觉得很有必要增加两点,让这个讨论更为全面。
1: 腮腺炎在肿痛高热时能否用激素?
2:此病是病毒性,如出现高热肿痛是应用抗病毒药为主还是用抗菌药为主?

拿出你的精彩,和大家分享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pt2008 + 1 分享经验,主意不错
氨基酸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小何医生
推荐
小何医生发表于 2010-5-25 20:55:30 | 只看该作者
腮腺炎都是对症治疗和抗病毒啊,我觉得值得讨论的还是外用药,我说点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得到加分.
最初我刚开诊所的时候遇到腮腺炎病人,我都是用金黄散外敷,调醋的,我觉得效果有时好有时坏,红肿明显的效果就要好点.而且都是刚开始好,两天后就不好了.还有就是包药麻烦.
后来我变懒了,学了我们这里大家都用的办法,用独角膏,只是加温后贴上去就行了,不用胶布也不会脱,而且不用天天换药,效果嘛,也觉得和金黄散差不多.
现在,我用了一种新方法,不是每个人都用,其实我也还在作对比.因为我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用墨汁外涂,我只在里面加了醋,有点加点姜汁.从用过的病人来看,真的还有效果,至少不会比前两种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作过,我可是很有实验精神的哦,反正不会坏事的办法我都会试.
提一下,我还用过一种办法,就是用灯草烧病人耳轮穴,方法简单,腮腺炎病人耳轮上一定有压痛点,找出 后用灯草点燃快速点一下,听到嚓一声就停了,效果很好的,就是有点点痛,我一般肿消得慢的我就会用,当然不输液的我不会用这办法,免得感染.
加分,加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fanzed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1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今墨
推荐
今墨发表于 2010-5-13 11:31:44 | 只看该作者
也来谈一下吧:
腮腺炎的诊断:依靠流行病史,接触史,症状和腮腺肿痛的特点,相信大家都不难诊断。
治疗: 以中西医综合方法诊治,我一般分三部分
一 病人诊断为腮腺炎后,首先用棉签蘸酒精对患病部位的烧烁,通过刺激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驱邪外出,但要注意操作方法,速度要快,一般接触皮肤不超过3秒,以免对患儿皮肤和毛发造成伤害。
二 外用药:门诊都用独角膏,用着又方便,以他为主,有中药的可以用青黛粉用醋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3次,或用鸡蛋清也可,这几种方法我都用过,效果可以。
三 口服药: 板蓝根颗粒加柴胡口服液加消肿片,其实这个疾病用抗病毒药物是无效的,所以只有用一些清热,消肿的中药治疗。原则上是多饮水即可,严重发热,食欲缺乏者,可以给予静脉补液,保证电解质平衡,一般几天即可痊愈。
本病主要和以下两种疾病相鉴别 1 颌下腺炎 此病白细胞可以升很高,发病无季节,无传染性。
2 淋巴结炎 肿块边缘清楚,值得坚硬,肿胀不以耳垂为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中医朋友一般开中药都是疏风,清热,解毒,多用普及消毒饮,银翘散等方,原则上不错,但要注意临病辨证,灵活运用。举一个例子吧: 曾于一患儿9岁,患病已经十来天,两侧肿痛,体温快40度,用银花,连翘,板蓝根等药物,外加输液3天,未能控制,观患儿困倦乏力,小便黄,饮食很少,脉浮滑数,舌苔黄腻,证属湿热内蕴,即开一方:
藿香15G,佩兰12G,杏仁10G,茯苓10G,薏米20G,姜虫10G,桔梗9G,甘草6G,通草6G,豆豉15G,栀子15G,芦根15g ,茵陈15G,石菖蒲10G,鸡内金15G
4剂病已基本痊愈,说明看病任何时候都要动态的,细致的去观病治病。
以上为自己拙见,见笑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1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我行我素
推荐
我行我素发表于 2010-5-12 23:1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素 于 2010-5-12 23:12 编辑

治疗方案;西医首选抗病毒药物 如聚肌胞 利巴韦林 阿昔洛韦 双黄连[一定用] 等抗病毒药物,囗服药注意选用,小柴胡或夏桑菊颗粒;确实高热时可选用退热药如 安乃近 阿斯匹林 扑热息痛。
中医;温毒在表证时首选银翘散十五味消毒饮对症加减;热毒蕴结首选;普济消毒饮十夏枯草 海澡 昆布 蒲公英 其他症状对症加减
敷药;可用仙人掌切成片敷腮部或用金黄散外敷[南星 苍术 甘草 白芷 花粉 厚朴 陈皮 黄柏 姜黄 大黄]。
出现腹剧痛和触痛伴发热恶心及呕吐时 大多有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男性;睾丸炎 女性;卵巢炎 出现该症状时最好转上级医院治疗。
注意;隔离患儿恢复后一周

评分

参与人数 2专业积分 +1 得票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365日夜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1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河北(周医生)
2
河北(周医生)发表于 2010-5-12 16:50:34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班用头孢,炎唬宁或者西米(抗腮腺炎病毒)和一组双黄连。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感谢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杏林一壶春
3
杏林一壶春发表于 2010-5-12 17:03:1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治疗方案就是内服小柴胡颗粒,道理在于腮腺炎的病发部位就是少阳路线。何况其退烧作用也不错。局部用独角膏。临床体验,病情轻的人单用膏药即可收到佳效。至于 《治疗几日后出现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发热恶心及呕吐时又该采取何种治疗方案》时。我喜欢用小柴胡方加减。可加连翘30克,白芍30克,量小效差。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baiqiuen2008
4
baiqiuen2008发表于 2010-5-12 17:1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iqiuen2008 于 2010-5-12 17:12 编辑

病毒性的我一般用阿奇霉素和炎琥宁静点
化脓性的就要加头孢类抗生素和抗病毒类的如炎琥宁和阿昔洛韦,病毒唑之类的.
外敷如意金黄散或者是仙人掌都可以.
发热的退热,口服尼美舒利.
口服板蓝根冲剂
一般疗程7日
禁吃酸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若是治疗几日后出现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伴发热恶心及呕吐可能是并发胰腺炎.
镇痛、解痉.可以用阿托品0.5mg肌注.
调整抗生素,加用左氧氟沙星.
实在不行就去上级医院吧!
个人拙见,恳请前辈加以修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秦洁
5
秦洁发表于 2010-5-12 18:34:20 | 只看该作者
1不发热 多饮水板蓝根口服2发热 静脉 用药头孢+抗病毒药 口服解热镇痛药3并发呕吐恶心头痛腹痛剧烈一般就不治疗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inmf
6
linmf发表于 2010-5-12 18:46: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nmf 于 2010-5-12 19:41 编辑

一、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患者应隔离、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同时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酸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食后漱口,多饮开水,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
2.高热至40℃或以上者加服紫雪丹,每次0.75克,每日2次,头痛、呕吐时可给退热止痛及其他药剂包括脱水剂等处理,也可局部冷敷或热敷。
3.可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二.局部外敷:腮腺局部肿痛明显者可用中药青黛散5克或紫金锭5克,调醋外敷;氦氖激光局部照射能减轻局部胀痛,并可缩短肿胀时间。每日1次,2~3次见效。
  中药治疗:
1.清热解毒,透表散结。
处方:薄荷5克(后下),连翘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2克,夏枯草15克,虎杖12克,荆芥6克,板蓝根25克,牛蒡子9克,黄芩8克,黄柏6克,甘草6克。
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可连服3~4剂。
  2、热毒炽盛型:
除腮部肿大较为明显外,腮部胀痛明显,稍为轻触即感疼痛。
进食咀嚼吞咽均感艰难,咽喉部红肿,大便硬结不畅,小便短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数(如按琴弦,且脉搏跳动快)。
治疗时应当荡涤热毒,消肿软坚。
处方:黄芩12克,胡黄连8克,黄柏6克,蒲公英32克,马勃4.5克(布包煎),生蒲黄3.3克(布包煎),夏枯草18克,柴胡6克,玄参12克,牛蒡子10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天1剂,连服3天。
随症加减:
(1)肿胀明显,可另服六神丸,成人每次10粒,每日3次,小儿依年龄酌减。
(2)大便秘结不通,加生大黄8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通过泻下解毒消肿。
(3)如腮部硬肿明显,可于上方加海藻15克(另包,洗去盐分),昆布15克(洗去盐分)。
三: 治疗几日后出现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发热恶心及呕吐时是并发胰腺炎(多见于成人患者),血和尿中淀粉酶明显升高,但不宜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可测血清脂肪酶值,超过1.5单位%(正常为0.2-0.7单位%)可提示最近发生过胰腺炎。
治疗原则
1.禁食、胃肠减压;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 3.抑制胰酶分泌和抗酶治疗; 4.抗生素治疗;
5.中药治疗:柴胡9g,黄芩9g,延胡索9g,川楝子9g,生大黄(后下)6g,白芍12g,青木香9g
6.手术治疗。
就此停笔,期待同仁更精彩。

评分

参与人数 2专业积分 +1 得票 +1 收起 理由
365日夜 + 1 感谢分享!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绛紫枫琳
7
 楼主| 绛紫枫琳发表于 2010-5-12 19:25:4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跟个帖吧!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同时可侵犯其它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和胰腺炎等。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治疗;1 发热超过38,5度给予百服咛口服液。
2 多输液治疗5%GS100+VC/5%GNS100+利巴韦林
3 用仙人掌捣碎外敷
4 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
5 前几日我刚好接诊了类似的患儿,来时一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不红,边缘不清,稍有压痛,咀嚼时胀痛加重,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治疗三天后肿胀明显消退,第四天另一侧又出现同样的症状,并伴发热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痛,让其去医院检查,11点钟时查了血淀粉酶为322,脂肪酶为182,血象让下午去做,考虑到经济因素,家属带患儿又返回诊所就诊,当时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GNS100+美洛西林,嘱咐患儿先禁食几小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有情况随时联系。第5天患儿情况好转,继续用药。第八天完全康复。
腮腺炎这个病并不可怕,多自愈性,但就怕并发症;神经系统方面,睾丸炎和卵巢炎,胰腺炎等。所以我们在接诊时一定要跟家属交代清楚,禁忌食物,口腔卫生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2专业积分 +1 得票 +1 收起 理由
365日夜 + 1 亦有复发的可能
linmf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WSW
8
WSW发表于 2010-5-12 20:04:0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现在在流行腮腺炎,一般处理是这样的,如果没什么发热的,就肌注聚肌疱+利巴韦林,口服板蓝根+阿昔洛韦+喉疾宁。有发热的建议输液,一般清开灵一组或炎琥宁一组,阿昔洛韦一组,VC,利巴韦林一组,高热加激素,发热3天以上加用抗生素。有时也用点西咪替丁。曾经碰到一例并发睾丸炎的,一例胰腺炎的。一般一周临床症状会消失。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长寿 + 1 我很赞同,外加普济消毒饮水煎服更好。
365日夜 + 1 感谢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人生如梦如诗
9
人生如梦如诗发表于 2010-5-12 20:04:58 | 只看该作者
1。嘱其家属:饮食忌辛辣油腻、口味重的食物。
2。抗病毒:板蓝根、ABOB、西咪替丁等。
3。外敷:西瓜霜砸烂米醋调制。
4。发热:尼美舒利
5。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腹疼、睾丸坠胀疼痛。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365日夜 + 1 经典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金秋
10
金秋发表于 2010-5-12 21:14:04 | 只看该作者
1.NS+洁霉素+vc+病毒唑.2,GS+阿昔洛韦,中医认为腮腺炎是瘟毒引起的再加一组双黄连。局部牛黄解毒片研细用醋调敷,一日一次,发热时口服尼美舒利,或柴胡入壶。抗病毒口服液口服一日三次一次一支。重要的是隔离治疗,忌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补足液体。如出现腹痛,,触痛。恶心呕吐并发胰腺炎的可能性大,应转上级医院,明确诊断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365日夜 + 1 合理用药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shushanzixuan
11
shushanzixuan发表于 2010-5-12 21:35:34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的确遇到了好几例啊 我治疗喜欢用清开灵方法如下
1 NS+曲松钠 3G 2 NS+清开灵 40ML(成人的量小儿减量) 3 GS+香丹 20ML
4 GS+VC 2.0G
外用消肿止痛酊 每日10次外用
口服 西咪替丁 布洛芬 病毒灵
下午烧38度以上的 肌注 柴胡+安痛定
忌口 酸的东西 嘱咐 多喝热水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感谢参与讨论!针对小孩的治疗。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shushanzixuan
12
shushanzixuan发表于 2010-5-12 21:40:12 | 只看该作者
到今天为止我今年遇到了 15例了 就一例并发睾丸炎 恶心呕吐的没有遇到 请大家说说并发睾丸炎具体怎么治疗 我在此谢过了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感谢关注!能详细说明病人的情况吗?最好单独 ...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宜生
14
宜生发表于 2010-5-13 00:01:28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各位楼主精彩纷呈,我也来一帖。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
常见的是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儿童、青少年常见。其临表: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胀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边界不清,张口受限及咀嚼局部疼痛,饮酸辣刺激食物痛剧。一般肿胀在1~3天最明显,往往先单侧,继而两侧均肿胀(轻微的往往也只是一侧肿胀),1w~10d左右肿胀消退,也有两周才能消退。在发病的3~5d可伴有发热、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
治疗:首先对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宜软、易消化食物,避免酸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局部外敷:紫金锭用食醋调敷或止痛消炎膏局部外敷,亦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仙人掌外涂敷。
全身用药:1.轻度. 在外敷基础上予以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口服。2. 体温超过38·c,予以静滴5%GS250ml+清开灵20ml,5%GNS250ml+病毒唑0.5+林可1.2, 5%GNS250ml+临吉1支(水溶维生素)——注:针对十三、四岁的患儿用量,年龄小的剂量稍减。退热药用氨比、柴胡针肌注或尼美舒利片、布洛芬口服;尽量不用激素类药,以免延长病程。注意同时要向患儿及其家属交代清楚,此病为病毒感染,需要一个过程。
注意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当出现上腹部疼,触痛伴恶心、呕吐时,要高度怀疑并发胰腺炎,可予禁食、胃肠减压,静滴西咪替丁,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处理。严重予以转院。

评分

参与人数 2专业积分 +1 得票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365日夜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李一阳
15
李一阳发表于 2010-5-13 01:30:42 | 只看该作者
随着各地天气的渐渐转暖,传染性疾病愈加多发了。看到楼主的帖子及各位同仁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就此话题引发的讨论,似乎尤其在基层有必要推广讨论,以便特别个体医生更好的发挥水平及保障安全。
病毒性腮腺炎其临床特征转归和相应隔离治疗护理大家都有自己的合理方案。
1、查体:初诊及复诊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病情分析判断,是保障安全有效的前提。对多个脏器或组织都可能侵犯,顺序量变程度的差异错综导致主次矛盾的形成。对神经系统重视包含视神经不可省略。按累计查体情况判断如心脏受累程度,早期做出判断及治疗。
2、治疗用药: 局部、局部用药在腮腺部位应避免使用如鸡蛋清等易干燥的液体调和,随病情及阶段的变化适当调节外用药物成分。
全身、对于病情在第一、二次病毒血症间给药有必要方案差异。在全程治疗中避免使用影响其并发症及尤其易受累脏器药物,某些抗病毒类如病毒唑在包含其他疾病静点前后病人的心脏听诊可比情况下会有较明显的不良征象、某些相关文章易有报道;周知抗病毒药物大部分病毒效果似乎一厢情愿,或缩短病程、抑制病毒等言不尽人意。如此,积极地合理对症治疗就会凸显,在允许情况下提供营养支持,避开口腔及消化腺体器官的相对超负荷,减少咀嚼运动、减少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环节。对体温升高适时干预控制在36—38度间,有些病人会出现体温降得过低、需要避免,否则对并发症形成及恢复过程会带来一定负面干扰。某些器官会出现远期并发症,如某些患儿当时视力影响不易察觉、在2年内部分会显著下降并出现相应头部症状。儿童的睾丸和时代相应,较多的亦会出现显著肿大,女孩的卵巢受累不如男孩容易观察一更加予以重视。心脏在一定程度受累,所以静点有时为了发热消耗大量、快速输入液体并不合适,按儿童体重折算进入速度对心脏负荷保护有前瞻意义。抗生素的加用,机会掌握应个体化,并照顾神经、肝脏、胰腺等易受累脏器副作用定位;过早的使用抗生素虽然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但给脏器负担及腮腺病毒可乘之机。同时,易感人群的腮腺阴性症状出现始终以其他疾病为表现的病例应加强流行病学关注。病人的肝脏是较易检查的器官,所以常规每天检查触诊肝脏有一定的病程转归指导意义,对并发症的早期估计及药物使用予以一定指示。对特殊人群有必要特殊对待,如乙肝病人或携带者、肥胖患儿、便秘儿、呼吸道易感儿童等。平和、较单纯的静点用药是必要的,应对各种并发症时会余地充分。中药的使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按照证症准确具体阶段化,并有良好的效果,对早期使用并发症的防控有积极作用;盼参与讨论的中医同仁不吝赐教详细经验。
3、对家人的表白有时有些无奈,毕竟只是一个 “痄腮” 嘛! 实际上它的规范诊疗及病情转归有一定的代表性,临床治疗中对感染性疾病尤其病毒性会有一个温故和提高,举一可反三。
过罗嗦了,实际上是说了堆没有一个可以用来治疗的废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平静的水面
17
平静的水面发表于 2010-5-13 13:02: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谈一下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可肌注 氨基比林与病毒,板蓝根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中药外治1赤小豆30克,大黄15克,青黛30克。先将赤小豆、大黄研细末,再以青黛混匀分成5包(每包约15克)备用。用时取药包与鸡蛋清2个调成稀糊状,用鸡毛蘸药液涂搽两腮部,干后再涂,不拘次数。
2六神丸10粒,跌打丸2粒,共研为细末,醋调为糊状,置黑膏药上,外敷患处,1日1换,经过3-5天,便可肿块消退。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棒棒糖
18
棒棒糖发表于 2010-5-13 15:06: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面的同仁们对腮腺炎叙述的非常到位,指出了腮腺炎以腮腺炎病毒引起为主,细菌引起少见。临床上见到最多的流行性腮腺炎是吸入带毒者的飞沫而被感染,易感人群以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为主,也可见于成人青壮年。被感染后2-3周发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耳垂儿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型,以耳垂儿为中心,边缘不清,局部感到疼痛,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在发病的3-5天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没并发病时病程自限性,一般两周左右自愈。并发症儿童以脑炎或脑膜炎为多见,成人容易并发睾丸炎。治疗上同仁们已经叙述的很清楚了,我就流行性腮腺炎神经系统上的并发症说上几句,不对之处,恳请指正。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以并发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为常见,一般认为系该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一般多在1周内发生。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伴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或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脑脊液检查均呈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一般预后良好,个别重者可致死亡。并发此病后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2毫升/KG)以降颅压,胞磷胆碱营养中枢神经,清开灵也是治疗此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其不但有清热解毒功,还具醒神开窍之能,纳差或呕吐严重者注意电解质紊乱,VC针 B6针 以予支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你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olo
19
lolo发表于 2010-5-13 15:07:08 | 只看该作者
腮腺炎由感染腮腺炎病毒引起,病程一般7-15天,有一定的自愈性,如并发症,主要是对症治疗。我用青黛加鱼石脂换药一日一次,如出现腹痛拒按,恶心呕吐,转院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绛紫枫琳 + 1 感谢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棒棒糖
20
棒棒糖发表于 2010-5-13 15:28:29 | 只看该作者
在治疗腮腺炎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针 原理 不但减轻睾丸水肿 还能预防本病后期引起的睾丸萎缩
回复 12# shushanzixuan

  • 投票
  • 收藏 收藏19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