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主
 页 | 末页
1
帮主发表于 2014-9-20 19:59:41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误区一 发热就要使用抗菌药

  一家权威机构关于发热原因构成比的统计分析中,感染性疾病占41%,肿瘤性疾病占18%,风湿性疾病占11%,其他疾病占14%,病因未明占16%。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发热不是由感染引起的。如果不查明发热原因就使用抗菌药,有可能掩盖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如肿瘤等),或者不利于病原体检出,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误区二 用抗菌药治疗感冒

  虽然抗菌药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是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随意使用抗菌药只会增加副作用,使人体产生耐药性。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1周左右就会康复。如果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用对症治疗就可以,不必使用抗菌药。

  误区三 抗菌药越贵越好

  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使用合理,几分钱的药也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并且,有些药价格高,是因为中间流通环节多,还有就是一般新药也较贵。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捧“一分钱一分货”,选对了抗菌药,便宜的可以比贵的药效果更好。

  误区四 抗菌药越新越好

  有的人盲目追求新药,觉得新药都好。其实由于新药上市时间较短,很多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没有被发现,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所以,需要使用抗菌药时,还是先从老药选取。

  误区五 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

  有的人急于求成,想尽快达到治疗目的,就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菌药。事实上每种抗菌药抗菌谱不同,如果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反而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所以,对于普通的细菌感染,无需联合使用抗菌药。

  误区六 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

有些人有一种观念,觉得平时经常服用抗菌药可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并不是什么感染都可以预防用药。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还会导致人体耐药——到真正感染时,本来有效的抗菌药对你可能就没有效果了。并且对无细菌感染的炎症预防使用抗菌药既无治疗效果,又可给患者带来毒副作用和经济负担。

  误区七 广谱抗菌药优于窄谱抗菌药

  很多患者觉得感染了,最好选广谱的抗菌药,这样不管是什么细菌都可以杀死。这种观念其实也存在于很多基层医院医生。这种就如同拿着机关枪扫射的方法以前经常用,但是随着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严重化,现在已不主张常规地应用广谱抗菌药。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容易造成继发二重感染,同时也增加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所以,在能确定病原菌的时候,要选择窄谱的、有针对性的抗菌药治疗。

  误区八 打针比口服疗效快

  很多患者一旦感染,总是要求注射抗菌药。事实上,感染的情况有轻有重,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注射用药,口服抗菌药就能达到抗感染的目的,且输液打针的不良反应比口服多。要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不能盲目追求注射用药。

  误区九 病情缓解就随心所欲改变服药时间和剂量

  很多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不好,症状重了及时服药甚至加量服药,症状轻了就不及时服药甚至停药,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要知道抗菌药的药效分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如果不按时按量服,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或达不到作用时间,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产生耐药性。

  总之,使用抗菌药时,必须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才能避免出现既达不到疗效,又耽误病情的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宝命堂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2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