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
41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6:52:30 | 只看该作者
流行性出血热

【 诊断要点 】
流行病学:注意流行地区、流行季节,病前2个月进入疫区或有疫区居住史,并与鼠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临床表现:潜伏期8~39天,一般为2周。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5期。
(1) 发热期
急起畏寒、发热。
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及全身酸痛。
毛细血管损害: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
肾损害:蛋白尿和管形等。
(2) 低血压休克期:一般见于病程第4~6天。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低血压或休克持续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6天以上。
少尿期:见于病程第5~7日。24小时尿量<400ml,重者24小时尿量<50ml。
多尿期:见于病程第9~11病日,24小时尿量超过3000ml。
恢复期: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为2000ml以下。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数明显降低。
尿常规:自发病第2日起出现中、重度蛋白尿、管型尿、血尿,重者尿中有膜状物。
血液生化:发热后期即有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低血压休克期有代谢性酸中毒。
(2)血清学检查
血清、血细胞和尿中检出EHFV病毒抗原和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具有确诊意义。
特异性IgG抗体: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PCR检测EHFV的RNA,有助于早期和非典型患者的诊断。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42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6:53:52 | 只看该作者
恙 虫 病

【 诊断要点 】
流行病学:注意流行季节,发病前3周内是否到过流行区,有无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在田边草丛上坐、卧地休息等。
临床表现: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
发热及毒血症状: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到39~40℃以上,呈弛张热型,伴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
焦痂及溃疡:对诊断最具有特异性。多见于腹股沟、外生殖器、会阴、肛周、腋窝等处。
淋巴结肿大: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
皮疹:为暗红色斑血疹,多为充血性,少数为出血性。
肝脾肿大:均属轻度,且质软。
其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咳嗽、胸痛、气促、肺部罗音等、支气管肺炎症状;心率增快、心音弱、心律失常等心肌炎症状; 谵妄、重听、神志改变、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有并发症时则增多,分类核左移。
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OXk凝集效价1:160以上或双份血清4倍以上升高,恙虫病立克次体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均有诊断意义。恙虫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病原学检查:取急性期患者全血接种小鼠腹腔,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
其他检查:胸部X线及心电图等有助于肺炎与心肌炎的早期诊断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43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6:55:36 | 只看该作者
细菌性痢疾
【 诊断要点 】
流行病学: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临床表现:潜伏期1~2日(数小时~7日)。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1) 普通型(典型):起病急,高热可伴寒战,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多次至数十次,量少,为粘液脓血便。有左下腹痛,肠鸣音亢进。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
2) 轻型(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腹泻每日数次,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轻微腹痛而无里急后重。病程3~7日,也可转为慢性。
3) 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起病急、病情重。高热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状,可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及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腹泻症状。
① 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早期全身微血管痉挛,出现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肢端厥冷及紫绀、脉细速甚至测不到、血压低,亦可正常而脉压小。也可有少尿或无尿及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
② 脑型:以严重脑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严重者可发生脑疝,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也可出现呼吸异常及呼吸衰竭。
(2) 慢性细菌性痢疾: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
1) 慢性迁延型: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出现的腹痛、腹泻,大便常有粘液及脓血。可伴有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
2) 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可因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或受凉等诱因引起急性发作,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3) 慢性隐匿型: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临床无明显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有炎症溃疡等病变。
3.实验室检查
血象:急性期可有白细胞轻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可有贫血。
粪便检查
外观多为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更有助诊断。
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应常规作药物敏感试验。
(3) 免疫学检查:有荧光抗体染色法、荧光菌球法、免疫染色法等,快速简便,敏感性好,有利于早期诊断。
(4) 乙状结肠镜检查和X线钡剂灌肠检查。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44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6:56:57 | 只看该作者
布鲁氏杆菌病
【 诊断要点 】
流行病学资料:国内以蒙古、西北、东北多见,以羊型为主。大城市散见牛型。发病以春末夏初多见,与羊羔生产季节有关。是否有与牛、羊接触史对诊断有较大意义。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周,实验室工作人员多在10~50天。
临床类型
1)急性和亚急性型:病程在三个月内为急性,3~6月为亚急性,起病徐缓,发热以波浪型,驰张热多见。发热持续1-数周,间歇2周,反复多次。高热时可伴有寒战、热退后常大汗淋漓、疲乏,可伴有头痛。
关节痛:累及1个或多个关节,多见于肩、肘、腕、髋关节。不对称、疼痛难忍的剧痛,部份患者关节局部有红肿,甚者可伴有化脓性病灶,如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睾丸炎:20~40%男性患者可伴发。
次要的症状是头痛、神经痛、沿着神经根和神经干分布,出现难忍的腰痛和胸痛。
2)慢性期:病变在6个月以上,有长期的低热、寒意、疲惫、夜汗、肌痛、关节及神经痛、肝脾轻度肿大。
并发症:急性期可并发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血栓性静脉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脑膜炎、胆囊炎、肝、脾脓肿。慢性期可有关节和脊柱强直,肌腱挛缩变硬。
实验室诊断
周围血象偏低,以淋巴球为主。骨髓、血液、脑脊液及脓性分泌物均可培养出细菌,血清免疫学检查,有帮助诊断。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45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6:58:04 | 只看该作者
猩 红 热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冬春季,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应注意当时当地有无本病流行及与猩红热、咽峡炎病人接触史。
2. 临床表现
(1) 潜伏期:2~5日。
(2) 前驱期:发热,咽痛,扁挑体肿大、表面常附有片状黄白色分泌物,颈部淋巴轻度肿大及压痛。病程为数小时至一日。
(3) 出疹期:发热更高,出疹以耳后,颈部开始,迅速扩散至全身。皮疹特征是在普遍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密集,均匀点状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亦可出现与毛囊分布一致,隆起突起的鸡皮疹,有的疹尖上有小脓点。皮肤皱摺处皮疹密集,但口、鼻周围,常无充血,形成口周围苍白圈。皮疹经1~3日达高峰期,持续数日,然后按皮疹出疹先后顺序,于1~3日内消退,有脱屑现象,舌中的乳头充血水肿、突起、呈杨梅状,称为“杨梅舌”。
疾病分轻、重型和由伤口入侵的外科型。重者可发生心肌炎、心包炎等。
并发症:
化脓性感染:细菌入侵局部呈脓性感染。
变态反应:病后1~3周,出现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及关节炎等。
3. 实验室诊断
周围血象:白细胞增高(10~20×109/L)。
咽拭子培养可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荧光免疫法检测咽拭子涂片,可快速诊断,抗链球菌溶血素“0”试验,抗链激酶试验等对诊断有帮助。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46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7:00:24 | 只看该作者
破 伤 风
【 诊断要点 】
潜伏期1~2周,长者可达数月,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伤口越近头面部,病情也越重。
1. 临床表现
早期出现张口困难,继而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随后躯干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抽搐,在痉挛性抽搐间歇期间,全身肌肉仍呈紧张状态,痉挛抽搐是阵发性的,持续数秒或数分钟,间歇时间长短不一,发作后大汗淋漓,患者的神志始终是清醒的,痉挛抽搐严重者可导致窒息,反复痉挛可招致感染、高热、脑水肿、昏迷。
除典型的表现外,也可表现为局部型破伤风,痉挛只局限在咀嚼肌,颜面或身体个别肌群。也可表现为面神经、动眼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的头面部破伤风。
新生儿、产科及外科型破伤风,出现症状快、预后较差。
2. 并发症
肺炎、肺不张、脑水肿、脊柱压缩性骨折或由于肌肉持久收缩而致运动障碍。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47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7:02:05 | 只看该作者
钩端螺旋体病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
注意流行地区、流行季节(6~10月),易感者在近期(20日内)是否参加收割水稻、接触过疫水或接触过患本病动物排泄物。
2. 临床表现:潜伏期2~26日,平均7~13日。
(1) 早期:起病3日左右出现早期中毒症侯群。
1) 发热。
2) 肌肉疼痛。
3) 结膜充血。
4) 腓肠肌压痛。
5) 浅表淋巴结肿大与疼痛。(以腹股沟竖群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6) 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等。
(2) 中期:即器官损伤期。
1) 流感伤寒型:是早期钩体血症的继续,类似流感或伤寒。
2) 肺出血型:初期表现与单纯型相同。但于病程3~4日后,病情加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出血。
① 轻度肺出血:钩体血症,伴不同程度咯血或血痰,胸部体征不明显,X光片显示轻度肺部病变(肺纹理增加)。
② 肺弥慢性出血:主要为广泛的肺脏内部溢血,表现为心慌、心率和呼吸增快、烦躁不安、窒息,最后出现循环与呼吸功能衰竭。双肺布满湿罗音,咯血进行性加剧,甚至从口鼻涌出大量血液。
3) 黄疸出血型:早期主要为钩体血症症状群,但在病程4~8天,出现黄疸、出血倾向与肾损害。
① 黄疸与肝损害。
② 出血。
③ 肾脏损害。
④ 肝脏损害。
4) 肾功能衰竭型:以肾脏损害为突出表现,蛋白尿、血尿、少尿,出现不同程度氮质血症。
5) 脑膜脑炎型:临床上似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表现。
(3) 后期
1) 后发热。
2) 眼后发症:葡萄膜炎、巩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等。
3) 神经系统后发症: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
3.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黄疸出血型常增高。70%的患者尿常规中有轻度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出现。血沉增快。
(2) 血生化与肝功能:黄疸出血型血清总胆红素升高,ALT可增高,一般在正常值5倍左右。患者多有不同程度氮质血症、酸中毒等。
(3) 血清学检查:可用凝集溶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血清抗体,如有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检测钩体的IgM抗体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4) 病原体分离:取急性期患者血、尿,床边接种到柯氏液体培养基或豚鼠腹腔,可分离到钩体。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48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7:03:05 | 只看该作者
疟 疾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 现居流行区,或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居住、工作、旅行等。
2. 临床表现:潜伏期最短2天,最长可超过一年。间日疟为13~15天;三日疟为21~30天;恶性疟为7~12天;卵形疟为13~15天。
(1) 典型发作有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间歇期无症状。
(2) 非典型发作表现为每日发作或不规则的间歇热。
(3) 凶险发作来势凶猛、发展快、病死率高。主要见于恶性,偶见于间日及三日疟。有脑型疟疾(昏迷型)、高热型、厥阴型及胃肠型。
(4) 特殊类型:孕妇疟疾、先天疟疾、婴儿疟疾、输血疟疾。
(5) 其它症状体征:贫血、肝脾肿大、单纯疱疹。
3.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发作时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恶性疟或凶险疟疾白细胞数往往增高,分类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高。
(2) 疟原虫检查:反复进行外周血厚滴片寻找疟原虫,薄涂片进行疟原虫分类及分期。一般在寒战期及发热期易检出。必要时做骨髓穿刺寻找疟原虫。
(3) 血清学检查:间接免疫萤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49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4-20 17:05:34 | 只看该作者
钩 虫 病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有否在农村生活或干农活,有否赤足下田或接触有钩虫污染的土壤。
2. 临床表现:
(1) 幼虫引起的症状:足趾、足缘、手、臀部出现红色丘疱疹,奇痒,3~4日后消退,第7天起可有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丝,低热,哮喘,咽痒等。
(2) 成虫所致的症状:钩虫感染1~2月后,渐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消瘦,乏力,重者有嗜异癖,如食生米,泥土等,渐出现贫血及贫血症状。
3.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不同程度的贫血,属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网织红增高,白细胞多正常,嗜酸细胞稍增加,血清铁浓度下降。
(2) 骨髓象:造血旺盛象,但红细胞发育滞于幼红细胞阶段,中幼红细胞显著增加,含铁血黄素与铁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3) 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钩虫卵阳性。虫卵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钩虫幼虫培养法等。进一步确认感染程度则可用虫卵计数法:虫卵<3000个/g粪便为轻度感染,3001~10000个/g粪便为中度感染,>10000个/g粪便为重度感染。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zhujun
50
zhujun发表于 2008-4-28 23:34:58 | 只看该作者
风疹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冬、春季流行高峰,潜伏期2周。
2临床表现: 多有低热的症状。起病24小时内出疹,由面颈部开始,1日内布满全身,
皮疹呈细小淡红色斑疹、丘疹、斑丘疹,3到5天退净。常伴耳后、颈部淋巴
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加。
4鉴别诊断:需与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鉴别。
5治疗: 对症处理,抗菌素+抗病毒药治疗,3到5天就会治愈。


请各位老师指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追风 + 1 感谢提供帮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51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8-6-2 10:06:27 | 只看该作者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wpm5063
52
wpm5063发表于 2008-6-4 21:06: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追风 于 2008-3-31 21:57 发表
诊断:
1,半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继而出现心脏症状.
2,有胸闷,心悸头晕,胸痛〔不典型心绞痛症状〕,咳嗽,浮肿等症状.
3,体征:心界扩大,心脏杂音,第1心音减弱,第3,4心音增强,心律失常,交替脉,心功能不全的征象.
...

补充一点,有时肠道感染也可以引起.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陈大夫
53
陈大夫发表于 2008-7-4 18:34:19 | 只看该作者
发错地方了,谢谢版主给转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mjw2008
54
mjw2008发表于 2008-7-5 16:11:39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专业知识太好了!各位老师辛苦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养心氏
55
养心氏发表于 2008-8-1 17:06:12 | 只看该作者

阑尾炎的治疗

前两天来了一个病人诊断阑尾炎,在别处输液10天无效来我处,我给左氧沙星0.2两瓶。阿米卡星0.8,病毒唑0.6一组。此人头孢过敏用了几天效果不好,这几天总低烧37.3,各位同仁有好办法吗?望赐教。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山头医
56
山头医发表于 2008-8-1 20:33:54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专业知识太好了!各位老师辛苦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眼镜
57
眼镜发表于 2008-8-27 21:48:16 | 只看该作者

估计是低血糖

前不久,我遇到一位病人,她七十二岁了,因大腿骨折而卧床,半夜里来请我出诊,说是老人体温低下{我们这里这样的病人多},我准备了升热的针,但患者意识模糊,吹气样呼吸,查体无法合作,因为是夜里,我也没做太多的检查,只打了一针,给病人家属讲有可能是偏瘫了{患者原来有中风病史},第二天,患者更不行了,口吐白沫。家人开始准备后事了,以为不行了,但又不干心,于是又一次把我找了过去,并给我讲明“话马当死马医”出任何事于我无关,还是给患者吊瓶水吧{我们这唯一希望就是打吊水} 我开始打了一瓶葛根素。患者没反应,第二瓶打的是黄芪,这时我怀疑是低血糖引起的,于是静推20亳升的高糖,一会患者慢慢的睁开了眼,并有点意识,这下我心里有点底了,这应该是低血糖引了,又加了支高糖。等我再次来看患者时,她已清醒。到了下午患者又出现以上症状,接着打了40亳升的高糖,患者又恢复了正常。事后我总结一下,患者发病前纳差两天,但同时还是口服降糖药,{几年前患者有一次体检时,查血糖有点高,就以为是糖尿病}直到现在此患者都很健康。有点语无论次,望大家谅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一正痛消 + 1 感谢分享,期待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眼镜
58
眼镜发表于 2008-8-27 21:5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楼 养心氏 的帖子

加一组克林霉素0。9克或者加两瓶甲硝唑效果会更好些,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梧桐秋雨
59
梧桐秋雨发表于 2008-9-9 16: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楼 追风 的帖子

可是现在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伤寒的症状往往不典型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我是医生
60
我是医生发表于 2008-10-1 21:52:2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新手,感谢大家的精彩表现,学习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