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qingshu
61
changqingshu发表于 2008-10-10 10:29:17 | 只看该作者
房颤的分型治疗
1. 新发房颤患者,对于无房颤病史的首发房颤患者,
①应该积极寻找可能存在的病因,如甲亢、大量饮酒、限制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或高血压等,并积极针对病因治疗,这样甚至可以使房颤不再复发。
②观察房颤是否可以自发终止,如果能,则还需观察发作的频率,如果发作频繁,症状明显,可给予预防房颤发作的药物,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选择莫雷西嗪、盐酸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选择胺碘酮。用药后要仔细随访患者房颤的发作情况,尤其是无症状的房颤发作,如果仍有持续时间较长的发作,则可考虑采用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导管消融治疗;对于不能自发终止的房颤,则应予以转复;如房颤持续时间长,则正规抗凝3~4周后再转复,之后继续抗凝治疗至少4周。转复的患者大多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预防房颤复发。在房颤转复前,如心室率过快,要首先控制心率。
2. 既往有阵发性房颤发作,未予治疗者
对于既往有阵发性房颤发作且一直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可根据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发作频度、自觉症状及患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来决定如何治疗。对于持续时间很短、发作不频繁、无症状的患者,根据栓塞的危险程度,可给予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于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发作较频繁、有症状的患者,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果无效,可选择导管消融治疗。如果患者积极选择导管消融治疗,也可以不试用药物而直接进行消融治疗;对于窦性心率不慢,但阵发性房颤终止后有较长时间心脏停搏的患者,更应积极选择导管消融治疗;对于窦性心率较慢或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可以置入预防房颤的起搏器。
3. 就诊时为房颤,持续时间长,既往未接受治疗者
对该类患者主要进行抗凝治疗,并控制心室率,如果有症状,可以在正规抗凝后转复,但需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此外,导管消融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其成功率低于持续时间短的阵发性房颤,部分患者可能需要2次消融,成功率接近对阵发性房颤治疗的成功率。
4. 永久性房颤患者
对于永久性房颤患者,主要采用抗凝控制心室率的方法治疗;对于药物控制心室率不理想,或心室率过缓,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采用房室结消融起搏治疗;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也可以直接行房室结消融起搏治疗,双心室起搏优于单心室起搏,尤其是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对这类患者进行导管消融治疗仍在探索中。
总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并应做好随访工作,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才可能使患者最大程度地受益。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一正痛消 + 1 感谢分享,期待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moning2006
62
moning2006发表于 2008-10-16 17:13: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治疗急性左心衰时,西地兰40mg,你要推死人的,太不负责了嘛,应该为0.2mg,若效果不佳,可在加0.2mg.晕,楼主不知懂不懂医,这种错误还允许发表.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zlzoo1
63
zlzoo1发表于 2008-10-23 21:22:59 | 只看该作者

觅孔明

追风对冠心病分析很透彻。我认为典型和不典型的心脏病患者都应一律作心电图进行分析鉴别诊断。如果没有心电图就进行试验性治疗。症壮好转即可确诊再进一步治疗。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wyz
64
wyz发表于 2008-11-7 22:00:48 | 只看该作者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病史应详细询问有无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是否曾被诊断为"心脏病",心慌、气短或心前区不适等感觉与活动、劳累和心情的相关关系,睡眠状况如何。既往的心脏检查结果、用药史及疗效有助于诊断。
治疗原则
  1.本症以心理治疗为主:①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性质以解除其顾虑,使其相信并无器质性心血管病;②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有耐心,以获得他的信任和合作;③避免各种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④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⑤鼓励患者自我调整心态,安排好作息时间,适量进行文娱、旅游。
  2.给予药物对症治疗:①过度换气患者可辅导其采用腹式呼吸松弛疗法;②焦虑症状较明显患者可选用各种安定类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百优解等;③失眠严重患者酌情使用咪达唑仑或佐匹克隆;绝经期妇女可以短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④对有心率加快或高动力循环状态症状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
  预防措施
  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一旦患了心脏神经官能症,不必过于紧张,更不需卧床休息,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三、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四、严重失眠者可选用安定、利眠宁、健脑合剂、谷维素、多种维生素、心得安等,或者辨症选用中成药归脾汤、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预后
  心脏神经官能症大多不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预后良好,但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一正痛消 + 1 感谢分享,期待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刘朋飞
65
刘朋飞发表于 2008-11-9 16:07:3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新手!以上发表的都很精彩!要是除了写出诊断与治疗原则外再补充上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心得就会更有价值了!只是个人拙见!不适之处敬请指导!这只是我所期待的!:handshake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暖风
66
暖风发表于 2008-12-1 15:07:37 | 只看该作者

新来的.和论坛相见恨晚

看到很多同行发表了精彩的评论.谢了.让我受益匪浅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IUXIANDONG
67
LIUXIANDONG发表于 2008-12-1 22:26:03 | 只看该作者
见习生




阑尾炎的治疗
病原菌:球菌,杆菌,厌氧菌
用药:青霉素+甲硝唑+丁胺
效果很好!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郭美月
68
郭美月发表于 2009-1-12 18:19: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今天见到的一位

患者45女到我这里来了说要测测血压.145-80后问诊有什么问题?回答:头晕.有点恶心.穿衣服就热.拖点就冷.自己在家测体温不到35.在我这里我给他测了两个表都不到 35我没有下诊断.只是建议他注意休息.多音热水.教他回去.自己吃点家里的感冒冲剂
请各位给点意见
谢谢:L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王孟
69
王孟发表于 2009-2-4 16:32:23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同仁能够多发表一些各类临床治疗方案吗?谢谢!!!!!!!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771397138
70
771397138发表于 2009-2-4 21:51: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追风版主的总结,这么好的内容学习了,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案,有别人发上去错误的方子要删掉才好啊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iuxianheyi
71
liuxianheyi发表于 2009-3-1 18:07:3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辛苦了:victory: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大有可为
72
大有可为发表于 2009-3-22 19:48:23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啦!谢谢!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山山
73
山山发表于 2009-3-24 13:17:52 | 只看该作者

建议

1治疗药物用成份名,不要用商品名.2心梗治疗舍下含化以大剂量APC为佳3追风的左心衰治疗第三条应为第一条4腔梗不用溶栓5脑血栓如无颅高压症状不用降颅压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追风 + 1 感谢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追风
74
 楼主| 追风发表于 2009-3-24 13:38: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山 于 2009-3-24 13:17 发表
1治疗药物用成份名,不要用商品名.2心梗治疗舍下含化以大剂量APC为佳3追风的左心衰治疗第三条应为第一条4腔梗不用溶栓5脑血栓如无颅高压症状不用降颅压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感谢你的建议!因为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已经顾不上这一亩三分地了!所以有些是会员帮助完善的!所以对于治疗不好做修改。
另外,有些治疗属于个人心得,大家仅供参考!
最后希望你能多多关注,进一步完善!不胜感激!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yangqinghu
75
yangqinghu发表于 2009-3-31 08:51:08 | 只看该作者

急救的主要技术--判断病情和现场急救步骤

急救的主要技术--判断病情和现场急救步骤
: : 0

评估  现场

  在现场救助伤者,首要的问题是评估现场是否有潜在的危险。如有危险,应尽可能解除。例如,在交通事故现场设置路障,在火灾现场需防止房倒砸伤。还要注意到意外事故的成因,防止继发意外发生。

检查 反应

  首先向意识清楚的伤者表明身份。如无反应,可用“摇或叫”的方法,轻摇伤者肩膀及在耳边叫唤,测试伤者神志是否清楚。如有回应,则表示气道仍然畅通。如伤者人事不省,应立即请旁人协助报警申请救护车服务。



检查及打开气道

  如伤者意识不清,喉部肌肉就会松弛,舌肌就会后坠,阻塞喉咙及气道,使呼吸时发出晌声(如打鼾声),甚至不能呼吸。因舌肌连接下颚,如将下颚托起,可将舌头拉前上提,防止气道阻塞。

畅通气道的方法

压额提颏法

  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 创伤推颌法

  如怀疑伤病者头部或颈部受伤,首先须固定颈椎。压额提颏法可能会移动颈椎,增加脊髓神经受伤的可能,所以要用创伤推颌法来畅通气道。将颈部固定在正常位置,并同时用双手手指托起下额角。



清除异物

  检查气道包括口腔。如有明显异物:松脱的假牙,食物或呕吐物等,可用手指钩出。



检查呼吸

  将脸颊靠近伤者口鼻,距离大约3厘米,检查10秒:
  •观察:胸腹起伏
  •聆听:呼吸声
  •感觉:呼吸气流
  如伤病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检查脉搏

成人与儿童

  意识不清的伤病者,检查脉搏应在颈动脉。颈动脉位于咽喉两侧,在喉结与邻近肌肉带之间。如颈椎没有受伤,应保持头后仰,用食指和中指感觉喉结的位置。然后将指头顺着救助者自身方向下滑约25厘米至颈动脉处,观察10秒,同时观察循环征象,如呼吸,咳嗽及眼睛、肢体的活动。



婴儿(一岁以下)

  婴儿因颈部肥短,颈动脉较难触摸,应检查肱动脉。利用食指及中指忙触摸婴幼儿身体靠近救助者一侧的上臂中央内侧,并可用拇指配合,帮助拿着婴儿的手臂,检查10秒。同时观察循环征象,如呼吸、咳嗽及肢体活动。
如伤病者没有呼吸,脉搏,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复原卧位
  如伤病者意识不清,但有呼吸、脉搏,而脊椎又没有受伤口应将他摆放成复原卧位。这姿势可防止伤病者舌头后坠,阻塞呼吸道,同时方便口腔内的分泌或呕吐物从口腔流出,减低气道阻塞或吸入异物的危险。
  在转动伤病者之前,应先取下他的眼镜,并将身上的物件取出,避免咯着伤病者。
  ①救助者应跪在伤病者胸旁,放平他的双腿,将伤病者靠近自己那边的上臂向外横放,手肘呈直角弯曲,手掌向上。


  ②将伤病者另一只手臂横放于胸前,手背贴在对面的脸颊侧。



  ③一手握着伤病者离救护者较远那边的前臂,另一手抓着伤病者同一边的大腿外侧,拉起及提高其膝部口直至脚掌平放在地面,然后向自身方向拉动,使伤病者侧卧。
  ④调整伤病者在上方的腿,把髋关节和膝关节摆成直角,以防止身体前倾。若伤病者肢体受伤不可屈曲,可用卷起的毛毯或其他支撑物放在伤者胸前,支撑身体。
  ⑤注意上面的手膏不要压着下面手臂的动脉,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⑥保持气道畅通。如有需要,可调整垫在脸颊下的手,以保持头部后仰。
  ⑦如伤病者可能有脊椎受伤,现场又没有足够人手,或救助者自觉训练不足,非必要时切勿移动伤病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365日夜 + 1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zjkliujun
76
zjkliujun发表于 2009-3-31 12:56:52 | 只看该作者

心房颤动的诊断与治疗

1.病因:有器质性心脏病史的,如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等,和无器质性心脏病史的(也叫特发性房颤),但以前者多见。
2.体征:特发性房颤和心室率不快的可无症状,心室率快时可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心前区不适,以初发与阵发者明显。重者可出现晕厥,心绞痛等。由于房颤患者心房内常有血栓形成,其并发症也是相当严重,血栓一旦脱落,便随血流而至,出现相应器官的栓塞。以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居多。在心脏听诊时有四个很重要的特点即,第一心音强弱不等,俩个第一心音间隔时间绝对不等,心率快慢绝对不等,脉搏短缺强弱不等。
3.治疗:A,治疗原发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B,控制心室率。如洋地黄(除洋地黄中毒和预激综合征外),贝他乐克等。C,防治血栓栓塞,如肠溶ABC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365日夜 + 1 感谢分享,期待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老牛过处
77
老牛过处发表于 2009-5-22 00:36:0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大家都使用药物的医用名!
商品名实在是太多了!不利于交流。
谢谢合作!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寸草报春晖
78
寸草报春晖发表于 2009-5-28 10:2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7楼 眼镜 的帖子

请教楼主什么是升热的针啊????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藿香正气滴丸
79
藿香正气滴丸发表于 2009-6-19 10:35:25 | 只看该作者
好的教学内容,顶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海江
80
海江发表于 2009-8-8 20:4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8楼 郭美月 的帖子

楼主,这是更年期典型症状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中医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症”。在更年期,妇女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多数妇女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数妇女由于更年期生理与心理变化较大,被一系列症状所困挠,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每个到了更年期的妇女都要注意加强自我保健,保证顺利地渡过人生转折的这一时期
更年期无论开始早晚、历时多久,总可分成绝经前期、绝经期(月经停止)和绝经后期(月经停止1年以后),并以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为标志。
  更年期是妇女从性成熟期(生育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他是人体衰老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而且生理变化特别明显的阶段。90%以上的妇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影响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
  具体表现:
  ● 30岁左右:皮肤明显出现色斑,松弛、晦暗无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疮不断等不正常现象的女性。
  ● 30-40岁之间:出现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乳房下垂、、外阴干燥、性欲减退等女性第二性症明显衰退、减弱者以及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 40-55岁之间: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精力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 55岁以上:肾功能大幅下降,卵巢基本萎缩的中老年女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乡村120 + 1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48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