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仁心
 页 | 末页
1
医林仁心发表于 2014-12-31 16:30:38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致病因素来讲,除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其他包括饮食所伤、外伤、中毒,剩下的就是痰饮和淤血了。
痰饮和淤血,都属于病理产物,是在人体感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之后,是在病理变化中产生的,这些病理产物而又可使人体发生新的病理变化,出现新的病理过程。因此祖国医学把这些病理产物也称为“邪气”属于致病因素范围,也可称为是“第二病因”。因为在临床病例的分析治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故在这里进一步做一下阐述。

痰和饮,是人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病邪,是因以外感风、寒、湿、热,或内伤的饮食不节,冷食冷饮、或饮酒过度、以及思虑多郁,致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并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代谢,逐渐凝聚而成的痰和饮。一般而言,稠浊的为痰,清稀者为饮。祖国医学认为,痰和饮是脏腑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导至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痰和饮,
从痰的含义来讲,它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痰,是仅知咳嗽时咳出的痰;广义的痰,不仅指的是咳嗽咳出的痰,还包括停留在体内的、各种各样的痰证。比如,痰在肺,临床主要有咳嗽、痰喘;痰邪扰心、痰迷心窍,临床又可见心悸、神昏、癫狂等症;痰湿犯胃则恶心呕吐;痰留皮下或流注经络和关节之间,临床则又可见关节冷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深部肿块等症;有些久病、疑难杂症,也从来以“痰”来论证。还有称之“顽痰怪证”之说法。

饮也称是水饮,临床根据他停聚的部位不同,所导致的临床症状也不同。比如,饮在胁下,可见咳嗽、胸胁胀痛,又称“悬饮”如果饮在隔上,则见咳嗽气逆,不能平卧等症,又称为“支饮”;假如饮在胃肠,临床又可见脘腹胀满,或肠中辘辘水声、呕吐清水、痰延壅盛,又称为“痰饮”。

另外水液停聚的病理,也与饮病相似,(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但所产生的病症有所区别,比如,水液泛溢肌肤,可见水肿、尿少等症,若水液停留于腹部,又可形成鼓胀,临床又可见到腹部胀大、小便不利等症。

下面我们再谈“淤血”,淤血若停留于脉内或脉外,都称为为脉络瘀阻或瘀血。是因为血脉运行不畅而导致的病理变化。淤血的形成多是火热、气虚、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出血症,他不但形成淤血于内,而且还停留于皮肤或内脏之间,因不能及时排除或消散,或因正气虚弱所致血行无力,或因产后恶露不下等,当瘀血形成之后,则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主要表现特征是疼痛。在临床往往根据疼痛的不同特点来判断疾病,淤血的疼痛多呈刺痛或绞痛、痛处不移、拒按、得寒温不解,所以故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理。由于淤血所在的部位不同,故临床症状而有异,如淤血在腹部,可见症瘕腹痛、若淤血在皮肤之间,则见青紫、血肿;若瘀在胃肠,则呕吐紫黑色血液,或大便如柏油状;淤血在心,则胸痛、心绞痛口唇发绀;若淤血在子宫,可见恶露不下或行经腹痛,或月经色紫血块等。一般而言,血瘀之后外观可见舌质紫黯、或有青紫斑点、或眼帘乌黑唇色枯萎等症状。
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在临床对“痰饮和淤血”的认识概念,如有不同见解,敬请共同讨论更正,也希望给初学中医的同仁一个正确的认识...

评分

参与人数 3专业积分 +1 得票 +2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第十四期电子书录用!
lrl0701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未悟道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2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