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无奈
 页 | 末页
1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2-12-28 2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真人无奈 于 2013-7-6 18:35 编辑

纵观祖国医学几千年,门派繁多,远至伤寒论,金元四大家,温病等,各个门派都具有一套学说,时至今日,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正是由于各个门派的特殊性,组成了现代中医的整体性(一般性)。所以我们要学会全面的看问题。
中药方剂剂量和用法的不同也反映出这种特殊性与整体性的不同。这种特殊性也同时展示在基网论坛。中医版块关于应用古剂经方的经典病例,反复出现以超大剂量治疗疑难杂症的报道层出不穷。使同行不仅为古人的伟大创举而赞叹,而且对后来实践者的成功应用而仰慕,更有人提出“现代中医已经被彻底赶出了急症重症的舞台,沦为慢郎中和调理郎中,是中医界的悲哀!要想学好中医,就必须学好经典,学好经方,而学好经方,剂量非常关键,......只有让经方返朴归真,才能体现中医药的伟大特色”。关于古剂经方的剂量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样给本来就是深奥的古剂经方。又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要搞清楚各个门派的特殊性,以伤寒论为例;我们把仲景尊为医圣,是由于它开辟了理、法、方、药整体辨证的六经辨证体系,以药简量大又为其特点。不难看出这种药简量大的用法的特殊性与伤寒论理、法、方、药整体性又是分不开的,能否在其他理论体系中应用,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你是专攻伤寒论或者汉方学师徒门第,你对伤寒论理、法、方、药了如指掌,应用得心应手,那么别人就无可厚非。反之,如果你用其他门派的理论体系生搬硬套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中,那更是错上加错,用药更是如此。
再从现代中医【中医学教材】来讲,他汇集了几千年古人留下的各家学说,但由于内容繁多,某些方面也不尽全貌,譬如古方剂量问题,就造成了现在的困惑,特别是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工作者看了更是无所适从,那么到底是谁错了!原则上应该有一个标准的说法,就个人而言,更多倾向于教课书上的剂量,如果有一天我对伤寒论研究透了,或者师出名门,同样,我也会改变现在的看法。而你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评分

参与人数 7专业积分 +2 得票 +5 收起 理由
78013 + 1 电子书录用
蜀大黄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我很赞同。
老钟医 + 1 感谢分享!
18009656379 + 1 原创内容
l1s2f3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1045836850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暮雪千山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