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x1985611
 页 | 末页
1
fmx1985611发表于 2011-10-19 21:41:55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fmx1985611 于 2011-10-19 21:44 编辑

当一名好中医,做一个明白医,必须学懂弄通中医经典,现就如何提高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度以及疗效认可等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不论何种医学,疗效是硬道理,西医如此,中医亦如此。中医要振兴和发展,要想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必须在提高疗效上下一番苦工夫。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医的疗效是肯定的,而疗效在于经典。谁重视经典,谁下苦工夫研读并不断地践行经典,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谁就能将中医发扬光大。而近几十年来中医的医疗阵地为何日渐萎缩,为何日渐不敌西医,且质疑并诽谤中医者大有人在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在中医的疗效在逐渐下降,不会用或不善于应用经方辨证论治的中医大有人在,而泛用时方甚或盲目地按照西医理论来套用中药的医生也不少见。
为何会形成如此局面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普遍存在着忽视中医经典理论,如《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特别是《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和应用。因为只有经典理论和经方,才是中医疗效的源头和根本。
综观中国医学史,不懂经典,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就不能成为医学大家;不会用经方,就不能治大病。张仲景熟谙经典而成为“上救君亲,下救贫贱之厄”的医圣。历代中医大师的辉煌成就和学术观点,无不受到《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的深刻启迪。而现在,中医经典的学习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目前,中医教育未能充分重视经典理论的学习,有些中医院校甚至将此定为选修课,以至于中医本科生毕业后还不太明白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不会用经方辨治病证,中医研究生的课题论文等亦很少涉及中医经典的研习和临证运用。
全国各级各类中医院的业务开展上,有盲目与西医院比拼新设备、新项目的不良倾向。为何会出现此种局面呢?中医院管理者们也想发挥中医特色,也想提高中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的优势,但苦于真正会用经典理论和经方辨治疾病的中医高手太少了,中医疗效上不去,治疗没有特色,只能求助于西医西药为主,再配点儿中医中药辅助,最终有效了,可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虽然可以理解,但长此下去,中医谈何继承、创新、发展和振兴呢?
实际上,在一部分西医处理比较棘手的病症,如难治性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顽固性心源性和肾源性水肿、肺心病、中风后遗症、急慢性肝病、风湿病、肿瘤和肿瘤放化疗副作用的治疗等慢性疑难病症领域,中医辨治是非常有优势的。如果善于运用经方辨治,这些慢性疑难证(症)的疗效是完全可以胜过西医的。而中医院不敢在此领域内以中医特色与西医院进行疗效上的竞争,究其原因在哪儿呢?缘于不重视经典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缘于真正懂得经典理论的中医太少了,缘于真正明白《伤寒杂病论》精髓的中医太少了,懂得并且善于应用经典理论指导辨证、圆通运用经方的中医太少了。而按照西医的思路使用中药的中医却大有人在。如西医一说有炎症,要抗菌消炎,有些中医便认为是“热”,有“火”,而大上清热解毒类方药;西医一说动脉粥样硬化,要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有些中医便附和说是“瘀血”,而赶紧开一堆活血化瘀类方药及其制剂;西医一说是高血压病,有些中医便不假思索地认定是“肝阳上亢”,而立马用上“平肝潜阳”类方药,等等,不一而足。如此这般不考虑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不以个体脏腑阴阳整体平衡来辨证、立法、遣方,而简单地套用西医某些理论来开中药及中成药制剂,看似容易、简单、快捷,但实是思维上的懒惰,理论上盲从和弱化,严重脱离了中医独特而严谨的理论和思辨体系,疗效大打折扣。
我认为,要想成为明医和名医(首先是明白医),达到不辨治失误,对患者一诊(望闻问切)便知,出手即效,就必须学好《伤寒杂病论》,会用、善用、活用经方。但学好中医,特别是学好中医经典,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是要投入对中医全身心的热爱、超人的精力和毅力来学的,正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谓“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学好《伤寒杂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的确,和西医相比,中医经典是比较难学、难掌握一些。但只要深入进去,长期不懈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去学,一定能读通弄懂经典,学成后你将会感到其乐无穷。那些在学中医上浅尝辄止、浮躁不实、幻想一蹴而就的心态是不足取的。至于书店里卖的那些什么“一百天学会中医”、“一百天学会开方”、“一百天学会针灸”、“一百天学会中药”等等“中医速成”之类的出版物,说系统不系统,说专业不专业,说科普不科普,不仅对学习和了解中医者是个误导,而且对患者也极不负责任,还降低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度,有损中医的声誉。
我认为,每一个中医,都必须是也应当是运用经方辨证论治的高手,只有学好并善于运用好经方,才能真正突出中医特色,才能在西医难以治疗的大病、重症、疑难病(证)上大显身手,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下苦功,努力学好经典著作,特别是学好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目前,在学习经典中,我们应当铭记中医界的几位为弘扬和振兴中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并以他们为榜样,他们是———
邓铁涛,一位不遗余力地为发展和振兴中医,倡学经典理论而鼓与呼的中医大家。
李可,一位真正掌握了中医经典理论精髓的实力派医家,在临证上努力实践经典理论,活用经方,大胆创新,确立了中医救治急危重症、疑难病证的地位,堪称的中医的脊梁。
刘力红,一位力倡活学经典,做真正的中医的睿智学者,一部《思考中医》,给许多在学习经典中处于迷茫、懵懂状态的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些明白中医经典理论的大医,是真正的中医栋梁。
如何学好中医,学好中医经典,这里也可以用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的“治学三境界”作为诠释: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可以认为,第一境界是说,学中医经典,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了解中医,洞悉经典理论内涵,如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说:学习钻研中医经典理论,做学问,振兴中医,成就中医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刻苦的、呕心沥血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是说:经过反复学习、探寻、研究、创新,终于获得了成功。只要工夫用到,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心有所得,临证挥洒自如,受用无穷。真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综上所述,一名真正的中医必须要具备高超的中医理论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这三大基本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应具有较高的中医经典理论素养。只有理论上精通,临床上才能清醒,技术上才能高明,疗效上才能超群,才能真正地济世救人。只有学好继承好经典理论,才能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评分

参与人数 4专业积分 +1 得票 +3 收起 理由
xqi1967 + 1 我很赞同
医者难当 + 1 很给力。。。
杏琳一方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l1s2f3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tanhaibo928
2
tanhaibo928发表于 2011-10-19 22:06:35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现在的中医完全是西医的影子一样。我们都需要潜心学习。发扬自家文化精髓。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紫色的夜
3
紫色的夜发表于 2011-10-19 22:22:56 | 只看该作者
必须要靠大家发扬中医精神,呵呵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杏琳一方
4
杏琳一方发表于 2011-10-20 08:26:31 | 只看该作者
就此问题谈谈本人的意见。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目的都是为了治疗疾病,帮助人们解除疾病的折磨。本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正确的。临床有很多的慢性病,功能失调性的疾病,采用中医中药理论与方法治疗效果比较好。而“阑尾炎穿孔”在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显然就不那么科学了。在广大农村中医中药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近几年用先进的工艺提取中草药物,比如,“丹参”“红花”等等,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效果非常明显,不能不承认是我们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领域的一大突出贡献。中医西医并提,从根本上不排斥不矛盾的。我本人是西医,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非常的欣赏中医的治疗方法。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愿意进修一下中医理论,多学一点技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无论是与人还是与己都很有意义。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rrkkllrr
5
rrkkllrr发表于 2011-10-20 09:28:57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学习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zzb4138
6
zzb4138发表于 2011-10-20 09:39:17 | 只看该作者
必须要靠大家发扬中医精神,呵呵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落叶飞舞
7
落叶飞舞发表于 2011-10-20 11:2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1s2f3 于 2011-10-20 15:56 编辑

这是国家教育的失败,不考经典考英语,就是之一,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hemingli
8
hemingli发表于 2011-10-20 11:2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1s2f3 于 2011-10-20 15:55 编辑

说的很好,现在的教育改改了,中医不学经典要学英语,研究生也要考英语,英语对临床有提高吗,简直浪费时间和精力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qiante
9
qiante发表于 2011-10-20 13:29:33 | 只看该作者
{:8_525:}{:8_537:}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医者难当
10
医者难当发表于 2011-10-20 15:33: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很好,现在不论什么改革对于我们乡村医生好像百害而无一利,哈哈哈。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1483231289
11
1483231289发表于 2011-10-20 17:31: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深奥。不好学,ZF重视不够,在外科疾病治疗方面不如西医。但是我认为中西结合治疗疾病疗效好,用现代化仪器检查为主,诊断明确后,除外科手术的病症外,都可以用中西结合来治疗。中医在某些疾病治疗上有独特疗效,比如慢性病、一些功能性疾病,急性病后期的康复治疗。中医要想发扬光大,除ZF行为外,还需要全社会和我们同仁的共同努力,遵古创新、博采众长。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sanxing
12
sanxing发表于 2011-10-20 18:14:1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结合,防治结合。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zhangtao315000
13
zhangtao315000发表于 2011-10-20 19:00:48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好了。想好好硬背伤寒,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白色先锋
14
白色先锋发表于 2011-10-20 22:04:0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慢性疾病效果真的很好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三字经
15
三字经发表于 2011-10-20 22:06:3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中医很少,有名的中医更少 悲哀。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依剑行
16
依剑行发表于 2011-10-20 23:56:1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很给力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忘记回忆
17
忘记回忆发表于 2011-10-21 19:27:12 | 只看该作者
{:6_272:}{:6_272:}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famous200594
18
famous200594发表于 2011-10-24 09:13: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并转载了。谢谢。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苍海一粟
19
苍海一粟发表于 2011-11-9 14:31: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高见,我很是赞同。

尤其下面的引用很精妙: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神仙对坐草
20
神仙对坐草发表于 2011-11-9 20:35:25 | 只看该作者
{:8_568:}学习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6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