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祝山
 页 | 末页
1
徐祝山发表于 2010-5-4 15:46:37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脂肪组织
* z- j# x: a& G3 H& d6 d7 D  萎缩细胞在电镜下最显著特点是:自噬泡增多/ ~( B3 Z$ _' ]$ x$ t9 d6 J2 _
  哪种疾病不易发生玻璃样变性:急性支气管炎3 X- @ o- {" _: r& t; l$ S7 H
  细胞质嗜酸性坏死最常见于:病毒性肝炎
8 n7 U) `# d$ m4 L$ c, M! p  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慢性肺淤血
; C, N3 w8 I! }. L/ V9 V" j  引起肺褐色硬化的最常见疾病是:二尖瓣狭窄' m$ D( y; A$ u' c5 F3 L- O
  槟榔肝镜下的显著病变是:中央静脉及血窦扩张充血和肝细胞萎缩及脂肪变性. r! I. N) l! I: R' X( Z% L: J" f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生物因子4 ^# B4 E- g* F0 l
  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病理性核分裂象' e; p% Q% C/ S4 w" Z0 ~5 c- X% w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冠状动脉分支是:左前降支动脉
" N2 ]; t% {) c/ Y  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生的部位是:腹主动脉
8 c" R1 [ m/ n1 I6 ^# C  风湿性心脏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二尖瓣- B. J% k5 C3 V4 {, f
  急性风湿病最常见致死原因是:风湿性心肌炎% V2 p2 m R+ v9 e
  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是:草绿色溶血性链球菌/ ]% O& y0 y7 S! N8 p; x* W
  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气肿# ?$ O9 E& k1 w5 W$ Z: T
  导致肺气肿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 b6 z, |* N( z$ J# `  最易发生肺肉质变的疾病是:大叶性肺炎! p+ |6 G' `* ~% W: Z
  肺鳞状细胞癌主要起源于:主支气管粘膜鳞状上皮化生
* X; h5 d) Y3 O; Y0 T4 p- `  肺腺癌主要起源于:支气管腺体0 ~; \: [" c# a5 c* g& {
  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可起源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K; e8 b& h/ H1 N
  慢性消化性溃疡最好发的部位是:十二指肠球部( F" m6 x& L4 \7 w: D' t
  慢性胃溃疡病变部位最常见于:胃小弯近幽门窦部. c' l8 A( z! P0 Z3 w' O
  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出血
, S* E5 l$ H. L9 W; ^ e7 [5 x  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溃疡型
& k0 N7 S" ~: x! E; B _ b; }4 @6 H9 [  早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凹陷型% x# w, z7 m# m; X9 I2 A/ w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最具特征的病变是:大量新月体形成
; ?$ J5 u8 n) U8 z  引起成年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肾炎是:膜性肾炎: |4 F# y+ r1 E1 D* t+ U
  IgA肾病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系膜区IgA和C3沉积$ r/ o# }6 k, \6 I
  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改变是: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7 q* }' v9 ^( B$ B- C3 ?  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外上象限
3 G3 k: w* n& ?; @$ U  乳腺癌最易发生转移的是:硬癌
$ _% ]8 b- w+ I3 |  诊断早期宫颈癌最可靠的依据是:宫颈病理切片检查
8 c; l- G R, V& g, _ Y  绒毛膜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肺9 h# D) D* z- p$ ]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具特征性的病变是:筛网状软化灶
% V! B& P) ^. w5 C  肠血吸虫病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乙状结肠和直肠4 a: v: t" m& Y$ ]$ f k: J! ?( r
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考试复习重点
* H$ V8 F$ @% l! P1 c- E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o9 ?1 o/ Y, ~1 h- ~. |
  1.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 {0 J) ^ {, _
  2.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甘氨酸外属L-α-氨基酸。
# \+ U& d& | h: G7 Q- I  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 Y; p. D& J4 V; A& l0 F+ Z( n  4.半胱氨酸巯基是GSH的主要功能基团。1 M) q/ ~0 K j. f9 r r
  5.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3 d: `* D) N: P* F# L
  6.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因素是氢键
- P) r* O; W- N  7.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y2 W V; `- _% ]3 z
  8.溶液pH>pI时蛋白质带负电,溶液pH
7 G5 d5 O/ m' ^7 S, V; g  9.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改变,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K! @( ]6 z% f% F+ M# g
  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H$ y4 A) z. {! m- G' M  1.RNA和DNA水解后的产物。
. f- K* f) t+ ]$ @- P# Z1 r  2.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2 m$ M) E" J6 j4 y7 a) m' T  3.核酸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3′,5′-磷酸二酯键。4 r5 a4 L9 D9 l- ]+ r- L! I
  4.DNA的二级结构的特点。主要化学键为氢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C与G.5 V$ m" B6 |5 a* ]+ L# U
  5.Tm为熔点,与碱基组成有关. W" [2 P: H5 K& t7 o+ V
  6.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三级结构为倒L型。
# @. v4 Q s0 @2 l/ H. U  7.ATP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cAMP、cGMP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
5 I; O- \7 j& a f* }: @  三、酶
3 o; `3 _# |" ?  1.酶蛋白决定酶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
+ L$ X- h1 P1 a, `# O3 w1 p2 G9 c9 R  2.酶有三种特异性: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酶活性中心概念。# Y, B9 r6 J5 v; j, e
  3.B族维生素与辅酶对应关系。
+ @4 M/ o6 U q' i  4.Km含义5 I4 r4 m3 ]8 U5 S* B
  5.竞争性抑制特点。8 z" k" T' g6 _
  四、糖代谢
: B- }5 |' |; s; _3 ^  1.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净生成ATP;2分子ATP;产物:乳酸。# d2 f* b8 i' a
  2.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原合成酶。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
A p. t* j# M, a  3.能进行糖异生的物质主要有:甘油、氨基酸、乳酸、丙酮酸。糖异生的四个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 G- `/ S* L* A
  4.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 J7 ~! M! S8 a* }$ u) ?2 ^  5.血糖浓度:3.9~6.1mmol/L.) @% w( P/ R- ]
  6.肾糖域概念及数值。
7 |8 ~0 s- e* I' O @; G  五、氧化磷酸化4 ~9 v% y! Y$ x/ n. s
  1.ATP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
5 T4 m# u% E+ U6 P  2.细胞色素aa3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p6 W7 k; H! A9 o8 }* y& L7 ?9 Q
  3.线粒体内有两条重要的呼吸链: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5 j# S1 I) M/ {' E6 F/ \  4.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为:bclcaa3." ^3 i/ H/ d0 J
  5.氰化物中毒的机制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3 B* ^/ N: z$ x' G# H4 V" l) y8 R6 r
  六、脂肪代谢
% w2 N+ C9 N: f$ }" }. ^0 K! c [  1.必需脂肪酸指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 w* J6 n4 Y8 k/ ?0 w  2.脂肪的合成原料为乙酰辅酶A和NADPH.' u! W1 ^4 O0 B' I, ~- i J
  3.脂肪分解的限速酶是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j7 }# G( r/ c P \4 W  4.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HMG-CoA合成酶。0 f5 d3 p: ~% g/ Y. p% F+ s" {
  5.酮体利用的酶是乙酰乙酸硫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激酶和琥珀酸单酰CoA转硫酶。
( ~" W+ D7 ]& Q8 a  6.肝内生酮肝外用。
0 b# g; p: C* s  七、磷脂、胆固醇及血浆脂蛋白5 q* a# p6 a7 E/ o. L
  1.磷脂的合成部位在内质网,合成原料为甘油、脂肪酸、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等。
9 p9 s; V3 [1 B* Y2 X9 k  2.胆固醇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及滑面内质网上。合成胆固醇的原料为乙酰辅酶A和NADPH.% h6 s. v9 Y5 d" t+ f( e: w
  3.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
& }+ v6 w4 l# E0 z0 f  4.胰岛素和甲状腺素促进胆固醇的合成,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 K" j: g* E: L' T. @ I/ O  5.胆固醇的转化:①转化为胆汁酸;②转化为类固酮激素;③转化为维生素D3.7 J/ [) K, e+ m" H1 I7 N# ~
  八、氨基酸代谢
8 J! X, C; V E$ i" R  1.人体内有8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K2 q1 B& m$ l4 Z
  2.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Y2 @$ S2 @" v% I9 J0 p }( t, E8 p
  3.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包括:①氧化脱氨基;②转氨基作用;③联合脱氨基作用。
+ } C- d5 z2 Z5 @! W( U, N8 L; j  4.肌肉组织内的脱氨基方式是嘌呤核苷酸循环。, l4 \* x! N% T& F. z/ f
  5.氨的来源:①脱氨基作用;②肠道产氨;③肾脏泌氨。) o+ k! a$ v& G9 Z* A3 h/ ^) p) g
  6.谷氨酰胺是体内储氨、运氨以及解氨毒的一种重要方式。
$ S/ ~, a$ |; T, d5 H0 [" G  7.氨在体内的主要去路是在肝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 k0 n$ Z: D' v) T
  8.谷氨酸脱羧生成GABA;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
$ c" A$ g! V b2 \; |" ]) G" q  9.一碳单位来源:丝、甘、组、色氨酸。FH4为其载体。一碳单位参与碱基的合成。
- r- T6 d1 b7 m/ o5 w  10.SAM是体内甲基的活性供体。4 y# L2 P6 ?% O$ q4 E9 M" M
  11.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统称为儿茶酚胺。
5 a' p% [- Y4 N' x  九、遗传信息的传递
- @+ k0 ?6 t/ ]) o. F5 G* R  1.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 \( _. ^( A; B( A' z7 M
  2.新链生成方向是从5′→3′。7 j. H3 K: o0 F
  3.反转录合成的DNA链称为互补DNA(cDNA)。
2 O" Y1 i# x) j1 B! F& a  4.DNA损伤修复有多种方式,如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 i$ k& Y( w5 a R7 v
  5.转录是一种不对称性转录。
" m9 Y! H' J0 x f4 u$ S  6.模板链并非永远在一条单链上。1 t5 O4 D/ m' ]- ?% m
  7.RNA的合成方向也是从5′→3′。% S2 ^% [4 J$ K [# S* M
  8.mRNA加工过程包括:①剪内含子连外显子;②5′末端加“帽”;③3′末端加“尾”;④碱基修饰。* }1 c: V$ M4 `9 q) Y
  9.tRNA加工过程包括:①剪切;②3′末端加CCA-OH;③碱基修饰。
. u3 t7 k1 j3 {1 M) S" p  10.起始密码子:AU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11.tRNA分子结构中有反密码子,与mRAN上的密码子互补。
1 B6 Z7 e7 e* V |! R  十、基因表达调控: \* U5 \- T! k5 b" v6 O
  1.基因表达就是指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u# S9 ?6 ]( O5 _
  2.基因表达调控是在多级水平上进行的,其中转录起始(转录激活)是基本控制点。' E' f: Y6 Z3 H2 h$ L5 [
  3.启动子由转录起始点、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及控制转录的调节元件组成。
8 l9 Y* Z( j8 Y! ^* ?3 \ _$ [( @  4.真核基因结构特点:①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②单顺反子;③重复序列;④基因不连续性。
2 {0 B9 Z& j. j& \0 o6 x; `5 d  5.真核基因转录特点:①活性染色质结构变化;②正性调节占主导;③转录与翻译分隔进行。. C& `5 c+ Z2 D2 T& |
  十一、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传导& A4 B: O/ r4 {' }( ?& }# X3 F
  1.细胞间信息物质分类:局部化学介质、激素、神经递质。
% ^4 w- x' L$ c+ @% p) d  2.肾上腺素通过蛋白激酶A通路发挥作用。
7 t2 m! J# f- y l1 D  3.胰岛素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发挥作用。
* ~4 c! p+ `* q7 Y. F  4.类固醇激素通过核内或胞内受体发挥作用。1 I: |) I4 r* }' g7 P% W
  十二、肝胆生化0 z1 a8 b( C- x/ ]& a! h
  1.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①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③水解反应;④结合反应。- A& e& X; q8 u3 v. z0 R; H! B/ Z
  2.参与结合反应的物质有葡萄糖醛酸(UDPGA供给)、硫酸基(PAPS供给)、甲基(SAM供给)、乙酰基(乙酰CoA供给)。
/ a) x$ l) @7 o. h1 K" T  3.胆汁酸盐是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内的胆汁酸是以胆汁酸钠盐或钾盐形式存在。
: }3 A1 [* C1 s& r) A! B  4.胆色素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
/ {% ?- u8 s% z( j/ s4 m  5.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 G2 G% I, o" R$ \; I, U
  6.未结合胆红素又称间接(反应)胆红素。
2 F$ T: ^, ^7 N- t/ c7 C9 M- W  7.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为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生成,葡萄糖醛酸基由UDPGA提供。& t5 }6 V/ I# N& e) H
  8.结合胆红素又称直接(反应)胆红素。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一剑无痕
2
一剑无痕发表于 2010-5-6 20:27:41 | 只看该作者
{:6_305:}{:6_305:}{:6_305:}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xs41037
3
xs41037发表于 2010-8-31 17:24: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8636120
4
8636120发表于 2010-9-1 14:05: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提供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wuxiaomin
5
wuxiaomin发表于 2010-9-1 14:21:05 | 只看该作者
{:6_305:}{:6_305:}{:6_305:}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apprcc
6
apprcc发表于 2010-9-2 21:10: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发帖!学习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