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静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有关癌症疼痛缓解疗法 全科医学讨论版 huangniuyingchu 2011-9-8 10 5775 王大夫诊所 2013-5-2 11:17
麻烦大家帮忙看看我的爷爷的病情,我是没有办法了。 全科医学讨论版 梦回 2011-9-10 38 7643 心平?气能和? 2013-8-31 22:50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全科医学讨论版 一笑醉红尘 2011-9-14 15 5351 爱无名 2012-8-25 16:25
临床精华(只要你用心来看,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全科医学讨论版 a65 2011-9-22 5 3876 嗜睡小猪 2012-5-19 08:48
青霉素钾和安苄西林纳一起静脉点滴大家用过吗? 合理用药讨论版 连翘 2011-10-3 31 6464 济德 2013-6-9 16:30
静滴甲氰咪胍致急性尿梗阻一例 全科医学讨论版 365天 2011-10-7 8 2475 此岸彼岸 2012-8-26 10:42
再讨论个静脉回血的问题 基层急诊抢救讨论版 医治有缘人 2011-10-9 11 2822 杏琳一方 2012-3-31 08:52
抗生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要点 基层急诊抢救讨论版 fmx1985611 2011-10-18 10 5735 qcylwesr 2011-10-27 09:00
药物配伍禁忌及不合理联用 全科医学讨论版 hailang898 2011-10-31 5 2950 fxqfxq120 2012-3-31 09:47
各地权威处方展示和讨论 合理用药讨论版 zboolyun 2011-11-3 6 5130 暴风雨grb 2014-3-16 13:09
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总结 合理用药讨论版 基层yisheng 2011-11-14 7 2373 1617313727 2011-11-21 07:53
卫生室门诊报销最新收费标准 医改相关 冷娃 2011-11-20 18 6776 夜猫 2012-3-11 10:22
河南发现104例丙肝抗体阳性 attach_img 医界快讯 基层yisheng 2011-12-5 2 1536 1353053502 2011-12-6 20:03
求静脉用一次堵一次原因 合理用药讨论版 付勇兵 2012-2-20 7 2889 杏林仁者lxt 2012-12-4 12:44
甘肃:村卫生室未经审批不得输液 医界快讯 晚秋 2012-3-1 4 2163 u340377 2012-3-1 12:50
柴胡针能用作静脉输液用 合理用药讨论版 王俊良 2012-3-3 27 9994 泥巴._(_灬 2014-8-29 09:27
盐酸甲氧氯普胺能静脉滴注吗? 合理用药讨论版 医1 2012-3-6 26 11040 岳楼卫生室 2012-3-8 18:21
输液技巧 - [阅读权限 9]attach_img 儿科讨论版 医者论医 2012-3-11 1 13 医者论医 2012-3-13 09:37
静脉补钙真的每次只能补3天吗 全科医学讨论版 范飞翔 2012-3-23 6 2922 hbfwbs 2012-3-24 17:16

相关日志

分享 [分享] 转载逆向静脉输液 [
大海20 2013-3-14 20:00
以下转自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1 讨论 3.1 手背静脉解剖学特点 手背静脉是由沿指背两侧静脉上升的指背静脉彼此吻合形成指背静脉,并在手背中部相互连接组成手背静脉网。含有深浅两套静脉系统,两者借交通支相互连接 。由于手背静脉由指背静脉的三级静脉弓向上延伸而来,其外径1.5 mm,普通输液针头外径为0.6~O.7 mm,加之手背浅静脉之间、浅静脉与深静脉之间存在者丰富的交通支 。因此采用逆向静脉穿刺不影响血液回流,液体点滴顺利。 3.2 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临床采用传统顺向法穿刺时,患者握拳后掌指关节高于手背,血管位于两骨缝之间皮下深处,不易看清而影响穿刺,半握拳时掌指关节处皮肤松弛妨碍进针角度,影响穿刺成功率.即使穿刺成果也影响固定。逆向静脉穿刺采用半握拳时.远端血管显露于皮肤表面.可以选择进针角度,再之.逆向穿刺针尖斜面迎着血流方向,容易见到回血,降低了穿透血管的几率,穿刺成功后,易于固定。本组结果显示 穿刺成功率逆向穿刺法明显高于顺向穿刺法。 3.3 逆向穿刺法的稳定性明显高于顺向穿刺法 顺向穿刺由于针梗进入血管的长度短.使穿刺针的针梗与针柄位于掌指关节处,不易固定,有时要将手指一起固定影响手指的活动度,患者手指稍活动针头容易剌破血管造成液体外渗;逆向穿刺法针柄可避开掌指关节,在手背的平面上易于固定,不影响手指的运动,保证了液体的顺利进行,本实验结果表明顺向法对手的影响为100 ,而逆向法对手的影响为0,顺向法发生渗漏18例(45 ),逆向法发生渗漏7例(14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 逆向静脉输液利用了通常情况下不采用的手背下1/3处的浅静脉,而且易于固定.不易脱出,不影响液体滴数,增加了远端血管的利用率,缓解了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穿刺困难的矛盾。逆向静脉输液滴数可达到正常情况下顺向静脉输液的滴数,虽是逆向输液,但因很快分流不影响输液滴数,在输液过程中,没有出现指端肿胀和不适等,这说明逆向静脉输液回流安全,由于上述优点,逆向静脉输液法值得在顺向穿刺困难时使用。
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
热度 1 卢惠君 2012-3-8 18:15
 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绿色疗法,它对患者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操作方便、费用低廉。下面我就给各位朋友介绍一下此种治疗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者药物装入输液瓶,把输液管剪掉过滤器,接入一次性PVC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途径。   二.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   将直肠滴入的药液装入输液瓶,适当的加温,温度宜在35——40度之间(注意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把输液管剪掉过滤器,插入准备直肠滴入的输液瓶中,排气后,接入一次性PVC管,前端涂上润滑剂,比如:液体石蜡或者食物油都可以的。然后,把PVC管插入患者肛门就可以滴入了。   直肠滴入导管插入深度:成年人:10――20CM;儿童:5――10CM。滴入夜温度为35-40*C。体位:成年人一般取左侧卧位,小儿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药物应用:可以参考临床上口服应用的中西药配伍用药。下面是山东王洪才主治医师的配方,大家可以参考。(小儿用量)   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流涕,体温在37.5——38.5之间处方如下: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1-2毫升   利巴韦林 100mg   柴胡注射液 2ML   双黄连注射液10——20毫升。   如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发热,鼻塞、流涕,咽红,舌苔薄黄,脉浮数。处方如下:   银花6克,连翘6克,甘草3克,桔梗3克,薄荷4.5克,大青叶9克,甘菊花6克,冬桑叶6克,杏仁6克,炒牛蒡子6克,元参6克,前胡6克。适用于1-3岁的婴幼儿。   以上药物要根据患儿的情况加减药物。将上药水煎10-20分钟取汁直肠滴入。   用量:6个月――1岁取煎出液10ML   1岁――2岁取煎出液15ML   2岁――3岁取煎出液20ML   3岁――4岁取煎出液25ML   4岁――5岁取煎出液30ML   5岁――6岁取煎出液35ML   成人:每次取煎出液100ML,直肠滴入每日两次。   2.上感佳1号:   速效伤风胶囊0.3*6 0.3*6   VIT---C 0.1*6   潘生丁 25MG*3   上感佳2号:   速效伤风胶囊0.3*6   复方新诺明 0.48*5   潘生丁 25MG*3   上感佳3号:   速效伤风胶囊0.3*6    严迪 50MG*6    维生素B6 10MG*6    潘生丁 25MG*3    止喘散:   速效伤风胶囊0.3*6   异丙嗪 12.5MG*3   舒喘灵 2.4MG*3   地塞美松 0.75MG*3   川贝母 3.0G   止泻停:思密达 3.0G*3    PPA 0.25MG*3    654-2 5MG*3    CIT-B1 10MG*6   鞣酸蛋白0.3*12    以上药的配伍要粉碎为细面可分成6份,可以在临床上根据病情作为参考应用
4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1111111111111
卢惠君 2012-3-8 17:59
自 带 药 品 输 液 协 议书 ljm6542 ljm6542 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1 IP卡 狗仔卡 0级 0级 ,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专业积分 0 分 帖子 219 精华 0 金币 524 枚 得票 0 票 注册时间 2009-9-17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1楼 发表于 2011-10-26 10:42:3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pcb{margin-right:0} 尊敬的患者你好: 2 y% l: H( g- P8 n2 o( ] 根据您的请求,我院拟根据 “非本院的自购药品” 为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鉴与静脉输液治疗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现将有关事项向您说明如下,请您在接受治疗前务必仔细阅读。如您有任何不明之处,敬请及时提出,您将会得到详细的解答。 / b1 S6 R, m$ W! I' u 1. 静脉输液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输液反应(含迟缓反应)、过敏性休克(含迟缓反应)、局部刺激、出血或感染、心慌、憋气、寒战、局部皮下血肿或组织水肿等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非本单位药品所以无法承诺完全避免,但护士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将上述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如出现以上问题患者负全部责任与本单位无关。 # B5 {, M. a4 w0 R. F% v, n 2. 患者自购药品的质量在以下情况可能出现假药、变质、失效等(1)在医院、药店存储或销售过程中(2)患者购买后存储过程中 (3)在无资质单位购买药品(4)医院、药店不知情的情况下药品在生产单位已出现问题的等,虽患者或已提供药品购买发票但药品因以上情况依然会出现无法预知后果(例如输液反应(含迟缓反应)、过敏性休克(含迟缓反应)、即可性或迟发型死亡、心慌、憋气、寒战、局部皮下血肿或组织水肿等)、所以因以上原因出现的后果患者承担全部责任,本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2 E; j- P. Y0 B! h- kD 3. 青霉素类、头孢类药品在输液过程中、过程后、几天后虽已做皮试(-)仍可出现因患者自身原因出现的不可预知后果,本单位已向患者解释清楚并建议住院输液进行观察,患者仍坚持在我院治疗者如出现任何后果本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 k/ r8 M* z9 h) C 再次确认:我已仔细阅读上文并理解其含义,能够达到其各项要求。对于我提出的问题,护士、大夫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 w* D^' c; K% f3 | (我申请并同意医院为我进行自带药品输液治疗,愿承担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9 D" j! w# N$ O6 b* Na xZ( _ 患者请复写以上一句话 1 y- o! t- X- \3 M, uG, x$ i' d f; h G5 I6 G9 b# K # @K6 t$ d" P 患者或家属签字 6 n( g/ _4 @8 \( z+ I2 k8 U6 b6 v1 N 年 月 日 0 _: j; j' v* @% {6 `
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手背部末端非握拳逆心静脉穿刺的探讨《转载》
白衣男士 2012-2-28 06:23
但手背部末端静脉穿刺不易固定,常造成穿刺失败。 手背部是临床上首选的静脉穿刺部位,其部位不限制病人肢体活动,又遵循了由远心到近心的注射原则。但手背部末端静脉穿刺不易固定,常造成穿刺失败。作者采用手背部末端非握拳逆心静脉穿刺其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12例,女88例,年龄3-8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注射时间均在上午8-9时,均选用相同型号的针头穿刺。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平卧位,护士先选择穿刺血管、扎止血带然后背向病人,嘱患者手部自然放松、手腕下垂后,护士用左手握起病人手背,拇指在上向手腕方向拉紧,使手 背部位皮肤绷紧形成自然斜面。常规消毒后,在手背末端静脉找一合适部位,针头与皮肤形成15-30度逆心进针,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按常规固定。对照组患者也采取平卧位,穿刺时按握拳顺心静脉穿刺。 2 结果 表1 两组静脉穿刺效果比较 组别 n 痛感明显 一针见血 穿刺失败 外渗 观察组 100 11 96 4 5 对照组 100 38 82 17 19 X2 9.852 5.005 4.156 4.640 P 0.01 0.05 0.05 0.05 3 讨论 手背部末端逆心静脉穿刺,首先从方法上让患者放松,减少紧张心理,更主要的是当患者手部放松,手腕下弯时握起病人的手背,通过拇指向手腕方向下拉皮肤使手背皮肤绷紧,利于血管的显露与固定,形成的自然斜面则更利于操作者进针,减少了进针时皮肤的摩擦力,减轻了疼痛。手背静脉网是浅静脉的一部分,有很好的网状结构,与深静脉相通而回 流心脏。当液体在静压下输到人体时,可迅速到达静脉吻合支,经多条吻合支回流且回流非常快,故逆心静脉穿刺不影响液体的流速。其次因手指与指掌关节不在同一直线,传统方法中护士进针时常由于病人指掌关节阻挡而不易固定,逆心静脉穿刺更利于固定防止液体外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个人分类: 临床医疗|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几种难穿刺静脉的处理方法
热度 2 zboolyun 2011-10-9 08:42
一、不显露静脉 1 、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应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 2 、肥胖病人的静脉较深也不明显,但较固定,不滑动,摸准后再以 30° 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二、脆弱静脉 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血管比较脆弱,应该选择从血管旁侧进针,刺入时,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针进血管时不能用力过猛,原则是宁慢勿快,持针要稳。 三、空虚静脉 大出血或失液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使静脉空虚,扁瘪,进行此类静脉穿刺时要特别小心。应采取挑起进针法,即细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针头稍微挑起,使血管前后壁分离,使针尖与斜面滑入血管内有失阻感,即使无回血,针也进入了血管,即可注射。 四、活动度大的静脉 可选用较锐利的针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两端,在血管上旁以 30 度斜角进针,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着血管进入少许即可。 五、表浅细小静脉 女病人和儿童的静脉都比较细小,穿刺时较为困难,碰到这种情况可选择适当斜面小的针头,而且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可用热敷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以利穿刺。 六、成人头部骨缝静脉 在四肢无静脉穿刺时,可选用头部静脉,成人头部静脉十分不明显,可按解剖位置,摸准骨缝将头皮针缓慢顺着骨缝中央刺入静脉往往成功,但临床少用。 七、小儿头部静脉 小儿头部静脉较细,加之小儿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备,选择较直与分叉少的静脉,呈向心方向穿刺,操作时细致轻柔,针斜面向上,针的角度几乎与头皮平行,缓慢将针头直达管腔。 如刺入静脉后,无回血,而且有阻力消失和进入空腔管道的感觉,可注入少许液体,而没见针头旁肿胀,即证明刺入静脉,即可固定,此类静脉原则是宁浅勿深,宁慢勿快,固定稳妥。
个人分类: 外科技术|431 次阅读|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