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
101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0:42 | 只看该作者
大定风珠:

暑温(乙脑后遗症)
某女,7岁。1988年8月20日因高热、昏迷、抽搐、呕吐,经脑脊髓化验,确诊为“乙脑”。经县医院住院抢救后脱离危险期,但遗留有严重后遗症状,于10月10日来我处诊治。症见失语,意识不清,痴呆,躁扰不宁,喉间痰鸣,啮齿弄舌,流涎不止,项强仰面,右半侧偏瘫,下肢强直不能屈伸,右手足阵发性痉挛,日暮低热,夜卧不安,形体消瘦如柴,皮肤干燥,舌质绛,少苔,寸关脉浮而无力。证属痰热留恋,堵塞窍道,热灼真阴,虚风内动。治以清化热痰,滋液熄风。予大定风珠加天竺黄,连服一周后,项强、四肢拘挛、喉间痰鸣及意识障碍明显好转。续服一周,能说简单的字词,并能安睡。继上方再服一周后,语言逐日流利,手足活动尚可,经休息三个月后,记忆思维能力均已恢复正常。[魏良义. 1988. 大定风珠加天竺黄治愈乙脑后遗症. 四川中医,(7):27]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2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1:02 | 只看该作者
治燥剂:

杏苏散:

咳嗽
丙辰秋,余戚吴氏妇,偶感风寒咳嗽气急,某医诊之,用桑白皮为君,咳嗽转剧,急令勿服,改用杏苏散加减乃愈。(陆以湉著,张向群校注. 1996. 冷庐医话.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3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1:32 | 只看该作者
桑杏汤:


温燥
某,脉右数大,议清气分燥热。桑叶 杏仁 大沙参 象贝母 香豉 黑栀子。(叶天士原著,黄英志主编. 1999. 叶天士医学全书·临证指南医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4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2:13 | 只看该作者
清燥救肺汤:

咯血
某男,25岁。患支气管扩张症已数载,经常咯血,近因情绪激动引动宿疾。咯血频作,昼夜约数十口,干咳无痰,自觉胸中有热气上冲咽喉,冲则咳甚血出,口渴咽干,胸胁作痛,脉细弦,舌光红无苔。肝火犯肺,肺燥津涸,热迫络裂。治拟清燥救肺,佐以平肝。处方:桑白皮9克 甜杏仁12克 生石膏15克(先煎) 麦冬9克 珠儿参12克 火麻仁12克 焦山栀4.5克 白蒺藜9克 枇杷叶9克 清炙草3克 蛤粉炒阿胶珠9克(烊化分二次冲)。服上方两剂,咯血已止,干咳亦减。续服两剂,咯血、胸中热气上冲悉除。再予滋阴润
肺之品,以善其后。[龚文德. 1985. 清燥救肺汤的临床应用举例. 中医杂志,26(10):48-49]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5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2:38 | 只看该作者
增液汤:

便秘
某女,45岁。因患功能性子宫出血而致习惯性便秘年余,大便常须借助果导片方可两日一行。自觉烦热口干苦而渴。二目干涩,头晕耳鸣,食少。诊为便秘,阴虚血燥型,拟增液汤加味。处方:玄参15克 熟地15克 麦冬15克 女贞子15克 旱莲草15克 阿胶10克 生大黄5克。3剂,水煎服。服药后,大便每日一行,自觉烦热稍减,连进3剂,纳食转佳,继进3剂,便秘缓解。(董建华. 1986. 临证治验.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6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3:03 | 只看该作者
麦门冬汤:


肺痿
查某(二四),脉细心热,呼吸有音,夜寤不寐。过服发散,气泄阳伤,为肺痿之疴。仲景法以胃药补母救子,崇生气也,金匮麦门冬汤。(叶天士原著,黄英志主编. 1999. 临证指南医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7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3:41 | 只看该作者
养阴清肺汤:

咳血
马某,咯血再发,咳逆不已。木火生而肺金烁,不待言矣。但脉数已及六至,神色均瘁,而胃纳不多,大便不实,是上损而将及下也。为今之际,惟有清养肺金,泄肝和络,于养阴之中,仍寓培土之意,冀中气不坏,方可着手,然炎夏在前,有火令克金之虑,必夏令不致增重乃佳。北沙参 麦冬 白芍 大生地 黄芪 炙甘草 白苡仁 蛤壳 旋复花 川贝母 丹皮炭 楷杷叶 莲子勿去心。(鲁兆麟等. 1996. 二续名医类案.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8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4:32 | 只看该作者
百合固金汤:

肺结核咯血
某女,34岁,患结核病多年,形体赢瘦。近因寒温失调而发咳嗽,咯血,频频而吐,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数,经用庆大霉素,青、链霉素及卡巴克洛(安络血)等治疗,病情没能控制。中医有作肺火不宁,痰热扰络治之者;有作木火刑金,络伤血溢治之者,俱无效果。改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以清金保肺,养阴滋肾为法,予百合固金汤加味:百合 熟地 生地 玄参 麦冬 炒白芍各12克 川贝10克 当归6克 桔梗8克 甘草2克 生大黄5克,3剂后咯血渐止,咳嗽未平,余症均有好转。续进2剂,咯血全止。[章新亮. 1986. 百合固金汤治疗咯血. 浙江中医杂志,21(1):31]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9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5:01 | 只看该作者
祛湿剂:

平胃散:

痞满
虞恒德治一人年三十余,身材肥盛,盛夏秋间,因官差劳役,至冬得痞满症。两胁气攻胸中,饱闷不能卧,欲成胀满症。历数医皆与疏通耗散之药不效。十一月初旬,虞诊两手关前皆浮洪而弦涩,两关后脉皆沉伏。此膈上有稠痰,脾土之气敦阜,肝木郁而不伸。当用吐法,木郁达之之理也,奈值冬月降沉之令,未可行此法。且与豁痰疏肝气,泻脾胃敦阜之气,用平胃散加半夏、青皮、茯苓、川芎、草龙胆、香附、砂仁、柴胡、黄连、瓜蒌仁等药,病退十之三四,待次年二月初旬,为行倒仓法而安。(江瓘. 宣统元年. 名医类案. 上海:上海书局石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0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5:35 | 只看该作者
藿香正气散:

外感腹泻
某男,24岁。自诉受凉后7小时,恶寒、发热、头痛,继而出现腹泻。于7小时内,大便4次,呈水样便,伴有腹胀、微痛、欲吐,查舌苔薄白稍腻,脉浮,遂投藿香正气散2剂,水煎服。复诊:述上方服1剂后,在汗出身凉的同时,腹泻完全停止,但有腹胀,服第二剂后,腹胀消失,纳食正常。(李飞. 2002.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暑湿感冒
某女。发热,头痛如裹,恶心欲吐,胃脘不适,肢节酸痛沉重,已月余。曾先后服西药及其他中成药未愈。针对其舌苔白腻、脉浮缓而用藿香正气散,3剂得汗较多,发热头痛随汗而解。又据其时有咳嗽吐痰,而加砂仁、杏仁、川贝,再进3剂而病愈。[韩玲娣. 1984. 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 河南中医,(6):41]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1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6:40 | 只看该作者
黄疸
华左,扁体面目俱黄,中脘痞满,湿热蕴遏,恐其由标及本。西茵陈、制川朴、赤白苓、泽泻、青蒿、山栀、广橘皮、制半夏、木猪苓、上湘军(二钱,好酒浸透后下)。
二诊:脘痞稍减,黄疸略退,药既应手,守前法再望转机。茵陈二钱 冬术(炒炭)二钱 泽泻二钱 砂仁七八 黑山栀二钱 上湘军二钱 橘皮一钱 猪苓一钱五分 川朴一钱 官桂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发 焦麦芽三钱。
三诊面目色黄稍退,而热退不清,还是湿热壅遏熏蒸之所致也,再淡以渗之,苦以泄之。官桂五分(后入) 豆豉三钱 黑山栀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茵陈三钱 冬术炭二钱 赤白苓各二钱 杏仁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四诊:黄疸已退,然形色瘦夺,脾土无不虚之理,当为兼顾。野于术二钱(炒) 广皮一钱 猪苓二钱 云苓四钱 茵陈二钱 泽泻二钱 焦麦仁四钱 官桂五分(后入) 制半夏一钱五分枳实一钱 竹茹一钱。
五诊黄疸大势虽退,而湿热未能尽去,小溲未清,足跗带肿,还是湿热坠下,再培土而分利湿邪。白术一钱五分 大腹皮二钱 川通草一钱 茯苓三钱 炒冬瓜皮一两 泽泻一钱五分 木猪苓二钱 焦苍术一钱 生熟米仁各三钱 茵陈一钱五分。
六诊:诸病向安,惟气色尚滞,宜鼓舞脾土,土旺自能胜湿也。人参须五分 茵陈二钱 云茯苓四钱 猪苓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野于术二钱 炮姜三分 焦苍术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七诊:补气运脾渗湿。人参须五分 苍术一钱 于术二钱 茵陈二钱 猪苓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炒冬瓜皮五钱 炮姜炭四分 泽泻一钱五分 生熟薏仁各三钱 谷芽三钱。(张聿青. 1963. 张聿青医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2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7:26 | 只看该作者
八正散:

淋证
王左。由发热而致溲结不爽,甚至带出血块。此热结膀胱,高年之所忌也。细木通、滑石块、牛膝梢、赤猪苓、丹皮、车前子、甘草梢、泽泻、瞿麦、淡竹叶,上沉香三分,西血珀四分,二味研细先调服。(张聿青. 1963. 张聿青医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3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7:48 | 只看该作者
三仁汤:


湿温
初十日,某,六脉俱弦而细,左手沉取数而有力,面色淡黄,目白睛黄。自春分午后身热,至今不愈。曾经大泻后,身软不渴,现在虽不泄泻,大便久未成条,午前小便清,午后小便赤浊。与清湿中之热之苦辛寒法。飞滑石六钱 茵陈四钱 苍术炭三钱 云苓皮五钱 杏仁三钱 晚蚕砂三钱 生苡仁五钱 黄芩二钱 白通草一钱五分 海金沙四钱 黄连一钱。煮三碗,分三次服。十三日,于前方内去苍术炭,加石膏,增黄连、黄芩。(吴瑭. 1960. 吴鞠通医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4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8:09 | 只看该作者
甘露消毒丹:


泄泻
某男,28岁。近二月来,黎明腹痛,腹鸣泄泻,泻后即安,伴口苦口臭,尿黄,经服四神丸10余天,腹痛加重,泻而不爽,舌淡,苔厚腻微黄,脉弦滑,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乃湿热积滞,阻滞肠道。治以清热化湿,行气导滞。茵陈 藿香各15克 滑石 黄芩 石菖蒲 川贝母 木通 射干 连翘 薄荷 白蔻仁 山楂 神曲各10克,连进5剂,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葵柳洲. 1992. 甘露消毒丹临床新用. 新中医,(10):47]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5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8:47 | 只看该作者
二妙散:


着痹
某女,15岁。于三个月前突然发热,两下肢疼痛麻木,并有红班,下肢浮肿,伴有心慌,血沉71mm/h,诊为“风湿热,结节性红斑”,近来反复发作,膝关节疼痛,双下肢沉重,活动不便,口苦,咽干,口渴不欲饮水,大便正常,小便生赤。诊查心肺正常,四肢关节无明显肿。两下肢有轻度指凹性浮肿,小腿前侧可见散在性紫斑,舌质红,苔黄腻,脉左沉弦,右弦滑略数。化验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沉:58 mm/h,90 mm/h第2小时。辨证属湿热下注,瘀血凝滞。治法:以清热化湿,活血凉血兼以通络为治,拟三妙丸加味。苍术10克 黄柏10克 牛膝15克 苡米20克 忍冬藤30克 威灵仙15克 桑枝20克 秦艽10克 当归12克 生地15克 丹皮10克 紫草10克。
上方药连服10剂,下肢疼痛及麻木明显减轻。浮肿略减,仍可见散在之浅暗色紫斑,但感心悸,舌红,苔白略腻,脉沉细略数,证见转机,拟原方加龙齿15克,莲子心6克,以清心热,安心神。4剂。
三诊:病情稳定,双下肢紫斑消失,疼痛及麻木感亦除,浮肿已消,无沉重感。惟仍感心悸,夜寐不安,脉舌同前,原方加炒枣仁15克。
四诊:上方药连进10剂,服药期间,偶患外感,下肢稍感疼痛,给予解表发散成药,二三日即痊可,下肢疼痛随之消除,心悸及睡眠亦安,诸证亦未反复,查血、便常规无异常发现,血沉11 mm/h,前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董建华等. 1990.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北京:北京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6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9:13 | 只看该作者
五苓散:


小便不利
程仁甫治孕谭汪尚新之父,年五十余。六月间,忽小便不通,更数医已五日矣。予诊其六脉沉而细,曰夏月伏阴在内,因用冷水、凉药过多,气不化而愈不通矣。用五苓散倍加肉桂,外用葱白煎水,热洗,一剂顿通。(江瓘. 宣统元年. 名医类案. 上海:上海书局石印)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7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49:40 | 只看该作者
猪苓汤:

血淋
某男,36岁。患尿频、尿急、尿痛、尿中带血,反复发作,将近2年之久,并伴有腰痛、口渴能饮、易汗等症。经内科诊断为右肾结核。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接受手术,要求服中药试之。面色苍白,两颧潮红,口干欲饮,但不多饮,五心潮热,食欲不振,心悸易汗,日夜可尿40多次,尿中带血,影响睡眠,脉数无力,舌红苔少。猪苓30克 泽泻15克 茯苓15克 阿胶15克 滑石12克 黄柏10克 知母10克。水煎服。服5剂后,尿的次数由原来的40多次减少至20多次,潮热易汗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尿中带血比以前反多,宗前方加黑栀子10克,当归15克,丹皮10克。继服5剂后,尿中已不带血,尿的次数日夜减至10余次,其余诸症皆有不同程度好转,宗此方加减出入,共服50余剂,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照此方配制丸药1剂,以资巩固。(赵明锐. 1982. 经方发挥.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8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50:07 | 只看该作者
苓桂术甘汤:

咳嗽
某男,34岁。素有咳嗽,屡发屡治,难获远效。近因伤风,旧病复发,咳唾清痰,头晕目眩,胸胁胀满,口淡食少,心下如有物跳动,背部如掌大之处怕冷特甚,脉沉细而弦,舌嫩苔白滑,呼吸短浅难续,尿清量少,大便自调。此证属饮停中焦,治宜温阳化饮,用本方煎汤内服。外用药饼熨其背部冷处,5剂,诸症悉平,现已观察两年,未见复发。(李飞. 2002.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9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50:34 | 只看该作者
真武汤:


伤寒
一道士患伤寒,发热汗出多,惊悸,目眩,身战掉,欲倒也。众医有欲发汗者,有作风治,有用冷药解者,病皆不除。召孙至,曰:太阳经病,得汗早,欲解不解者,因太阳经欲解,复作汗,肾气不足,汗不来。所以心悸、目眩、身战,遂作真武汤服之,三服微汗自出,遂解。盖真武汤,附子、白术和其肾气,肾气得行,故汗得来也。若但责太阳者,惟能干涸血液也。仲景云:尺脉不足,荣气不足,不可汗也。以此知肾气怯,则难得汗也,明矣。(江瓘,1957,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20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6:51:05 | 只看该作者
实脾散:


水肿
某男。遍身水肿,腹胀,面色苍白,二便通利,口不渴,饮食少思,邀余诊之。探其脉一息三至,舌苔白滑。此乃阴寒水肿也,拟以实脾饮。厚朴、白术、木瓜、腹皮、附子、木香、草果、茯苓、干姜、生姜。服5剂后,肿已渐消,后仍以原方加蝼蛄2只,研末泡兑,再服5剂而瘥。余治阴寒水肿,投以此方,屡试皆验。(刘炳凡等. 1980. 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