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
 页 | 末页
1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09:40:01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解表剂:

麻黄汤

风寒感冒
王某,男,43岁。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度,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烦欲呕,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麻黄汤加味主之。麻黄6克,桂枝10克 杏仁10克 法夏6克 防风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属畏忌麻黄一药之温,恐燥热伤津,自行将药中麻黄减除,服一碗,未得汗,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度,继服第二碗,则头痛如裂,身痛如被杖,恶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急视之,脉来浮紧急,苔白腻,呼痛呻吟,虽言失治,幸喜表寒证型未变,仍用原方,服药两次后,温服而卧,稍顷汗出热退,表邪解,脉静身凉而愈。(吴佩衡医案,录自余瀛鳌,1983,现代名中医类案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分

参与人数 2专业积分 +1 得票 +1 收起 理由
梁生 + 1 好资料,收藏了
上善细辛 + 1 感谢分享,期待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2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09:40:48 | 只看该作者
桂枝汤二例:

外感风寒
治里间张太医家,一妇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许曰:当服桂枝汤。彼云:家有自合者,许令三啜之,而病不除。询其药用肉桂耳。许曰:肉桂与桂枝不同。仲景《伤寒论》用桂枝者,盖取桂枝轻薄者耳,非肉桂之肉厚也。盖肉桂厚实,治五脏用之,取其镇重。桂枝清轻,治伤寒用之,取其发散,今人一例,是以无功。许自制以桂枝汤,一啜而解。(许叔微医案,录自熊寥笙,1981,伤寒名案选新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风疹
男性患者,60岁。主许:患荨麻疹,瘙痒钻心难忍,数月不愈。诊查:切其脉浮而缓,并见汗出恶风之证,视其舌苔白润。辨证:证属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风疹”为患。治法:宜驱风,调和营卫。处方:桂枝汤。药后啜粥取汗,则痒止疹消,脱皮屑盈掬。(刘渡舟医案,录自董建华,1990,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上善细辛 + 1 楼主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3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09:41:33 | 只看该作者
九味羌活汤:

风寒湿痹证
邓某,男,47岁,已婚,农民。述头颈右肩酸胀而痛,右手不能上举后翻已3月余,四肢麻木已半月。曾治之,其效不著。今诊,除上症外,尚有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苔薄微黄,脉细缓。此乃风寒湿邪留滞头及肩部,兼阴血虚弱及肝热之候,宜祛风胜湿散寒为主,养血清肝为辅。药用羌活 防风 川芎 苍术 黄芩 柴胡 当归 首乌各15克,白芍 生地各18克 白芷12克 细辛3克 甘草3克。2剂而酸痛减,余症皆除。遂守上方去柴胡,黄芩,生地减至9克,连进8剂酸痛均止,继用归芍;六君子汤调理而愈。(马有度.2003.方药妙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4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09:42:09 | 只看该作者
小青龙汤方二例:


寒饮咳喘
治徐某,二十六岁,酒客。脉弦细而沉,喘满短气,胁连腰痛,有汗,舌苔白滑而厚,恶风寒,倚息不得卧,此系内饮招外风为病,小青龙去麻辛症也。桂枝18克 干姜9克 杏仁15克 炒白芍12克 生姜9克 半夏18克 炙甘草3克 制五味4.5克 旋覆花9克(布包煎)。(吴鞠通医案,录自熊寥笙,1982,伤寒名案选新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刘聘贤孙六岁,住刘行乡南潘泾宅,十一月下旬,夜间随父戽水捕鱼,感冒风寒,咳嗽痰黏,前医投方旋覆代赭汤,咳嗽陟止,声音嘶哑,涎壅痰鸣,气急、鼻掀、肩息、胸高,烦躁不安,大小便不利,脉右伏,左弦细,乃予仲圣小青龙汤原方:桂枝六分 杭白芍五钱 仙半夏五钱 北细辛五分 炙麻黄四分 炙甘草七分 干姜五分 五味子五分。一剂而喘平,再剂咳爽而咯痰便利矣。(陈亦人,2000,伤寒论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5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09:43:26 | 只看该作者
嗽散方二例:

气管炎
高某,男性,58岁。患气管炎,咳嗽夜甚,喉痒,胸闷,多痰,日久不愈。为疏一方;荆芥6克 前胡9克 白前6克 杏仁9克 贝母9克 化橘红6克 连翘9克 百部草9克 紫菀9克 桔梗6克 甘草3克 芦根24克。嘱服4剂。腹诊大见减轻,夜间已不咳,剩有微喘,仍多痰,加海浮石9克祛痰,紫苏子9克定喘,服4剂,追访已愈。(陈可冀等. 2000. 岳美中医学文集.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咳嗽
王某,男12岁,学生。1985年5月10日初诊。二月前因外感起病,至今咳嗽不止,咯痰不爽,面色无华,脉细,苔薄白。当用止嗽散法,温润和平,止咳化痰。方用:荆芥6克 炙紫菀9克 百部9克 白前9克 桔梗4.5克 生甘草3克 化橘红4.5克 象贝9克 杏仁9克。五剂。
5月17日复诊:咳嗽已减大半,然仍面色无华,精神不振,脉细,舌红少苔。久病伤阴,再仿程钟龄法,止嗽散合地黄丸可也。仍守前方,加北沙参9克、麦冬9克、六味地黄丸12克,包煎。五剂。一周后,其祖母前来道谢,方知患儿咳嗽已愈,精神好转。(连建伟. 1987. 历代名方精编. 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6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0:59:51 | 只看该作者
银翘散方:

热毒疮疡
吴某,男,11岁。初诊:1962年6月10日。主诉:患者于三天前突然恶寒发热,两天后右上臂阵发性针刺样疼痛。西医诊断为右上臂脓肿,败血症。予抗感染治疗,并将其右上臂脓肿切开引流。但病员仍高热,应邀会诊。诊查:体温39度,形寒发热,口略渴,汗出。脉滑数。舌质红润,微有黄苔。辨证、治法:邪热在卫气之间,当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治。处方:淡豆豉10克,焦栀子10克,荆芥10克,紫地丁15克,银花30克,连翘15克,芦竹根30克,枯黄芩10克,竹叶10克,蒲公英30克,乳没各6克,苡仁15克,赤芍药10克。服上方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伤口愈合。后去栀、豉、荆芥、乳没之属,加生地、丹皮、知母等续服,半月后病愈出院。(王文雄医案,录自董建华.1990. 中国现代名医医案精华. 北京:北京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7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01:13 | 只看该作者
桑菊饮方:

风温犯肺
张某,男,2岁,1959年3月10日因发热三天住某医院。诊断:腺病毒性肺炎。病程与治疗:住院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合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会诊时,仍高热无汗,神昏嗜睡,咳嗽微喘,口渴,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乃风温上受,肺气郁闭,宜辛凉轻剂,宣肺透卫,方用桑菊饮加味。处方:桑叶一钱 菊花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五分 桔梗五分 甘草五分 牛蒡子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苇根五钱 竹叶二钱 葱白三寸,共进两剂。
药后得微汗,身热略降,咳嗽有痰,舌质正红,苔薄黄,脉滑数,表闭以开,余热未彻,宜予清疏利痰之剂。处方:苏叶一钱前胡一钱 桔梗八分 桑皮一钱 黄芩八分 天花粉二钱 竹叶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枇杷叶二钱 。再服一剂。
微汗续出而身热已退,亦不神昏嗜睡,咳嗽不显,惟大便两日未行,舌红减退,苔黄微腻,脉沉数,乃表解里未和之候,宜原方去苏叶加枳实一钱,莱菔子一钱,麦芽二钱。服后体温正常,咳嗽已止,仍未大便,舌中心有腻苔未退,脉滑数,乃肺胃未和,拟调和肺胃,利湿消滞。处方:冬瓜仁四钱杏仁二钱 苡仁四钱 苇根五钱 炒枳实一钱五分 莱菔子一钱五分 麦芽二钱 焦山楂二钱 建曲二钱。服二剂而诸证悉平,食,眠,二便俱正常,停药食养痊愈出院。(高辉远等.1972.蒲辅周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8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03:06 | 只看该作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肺热水肿
万姓,男孩。诊查:1943年秋天,病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声如锯,喉间满布白点白块,四肢面目浮肿,舌苔白黄,指纹紫红。治法:投以麻杏甘石汤。处方:麻黄八分(炙) 苦杏仁三钱(去皮打尖) 生甘草三钱 生石膏五钱(打碎)。一剂而痰喘平,再剂而身热退,咳止,喉间白点白块消失。惟面目四肢浮肿未消,继以清肺利水法竟功。(万友生医案,录自董建华,1990,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9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12:04 | 只看该作者
败毒散方:

气虚感冒
王某,女,25岁。1980年11月18日 来诊。主诉感冒、鼻塞、流鼻涕2天,平时气短,不愿多说话,自汗,反复感冒,大便日有1次,不口干,最近稍有咽痛,声哑,舌胖淡,两脉细软,气虚感冒,治以人参败毒散加味。党参9克 炙甘草9克 茯苓15克 川芎9克 羌活9克 独活9克 凤凰衣6克 柴胡9克 前胡6克 桔梗6克 牛蒡子9克 芦根30克,3剂。
二诊:病人服上方3剂后,诸证见愈,继以益气之品调补之,随访一年未见复发感冒。(刘俊士,1992,古妙方验案精,选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温馨提醒: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文明发帖,增进和谐。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0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14:14 | 只看该作者
泻下剂:

大承气汤二例:

痉厥
孟河金奎官,发热,有汗不解,脘痞作痛,神昏谵语,时常痉厥,口干苔黄,中心灰黑厚腻。医皆束手无策,请余诊之,脉来沉实而滑,此阳明内热,非急下存阴,不能挽救。洒炒大黄五钱 芒硝三钱 枳实一钱 厚朴一钱,一剂,大便畅行二次,热退神清痉厥皆止。以粳米熬粥,缓缓与服。约两日,即知饥而痊。(费绳甫,2006,孟河四家医集,费绳甫医话医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伤寒里实
陆祖愚治顾玉严,年六十,患伤寒,服药头疼骨痛已除,身热烦躁,兼发赤斑而狂。诊之,六脉沉数有力。目瞪直视,噤不出声,舌黑芒刺,四肢冰冷。询其大便,二十日不行。谓年虽高,脉尚有神,力任无事。投大承气汤。目闭昏沉,咸谓决死。一二时顷腹中鸣响,去燥屎若干,诸证脱然。仅存一息,改用人参、麦冬、归、芍、芪、术调理而安。(魏之璓,1957,续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1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18:02 | 只看该作者
大黄牡丹汤

肠痈
陆左。初诊:痛在脐右斜下一寸,西医所谓阑尾炎也。脉大而实,当下之,用仲景法。生军五钱 芒硝三钱 桃仁五钱 冬瓜仁一两 丹皮一两。
二诊:痛已略减,右足拘急,不得屈伸,伸则牵腹中痛,宜芍药甘草汤。赤白芍各五钱 生甘草三钱 炙乳没各三钱。
三诊:右足已伸,腹中剧痛如故,仍宜大黄牡丹汤以下之。生川军一两 芒硝七钱(冲) 桃仁五钱 冬瓜仁一两 丹皮一两。(曹颖甫.1979.经方实验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2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18:40 | 只看该作者
温脾汤:

腹痛
吴赉臣明经,脐腹绞结,胀痛非常,头晕形寒,手足冷痹。诊左脉沉细,右洪滑而弦,禀质素弱,食停肠胃,冷热不调,服行气导滞止痛诸方无效。法宜寒热并行,宗《千金方》温脾汤以进。附子、干姜、大黄、芒硝、文党、当归、甘草。服此方后,形寒肢冷已除,痛亦稍缓,似属投洽,而口燥渴,唇紫,舌苔黄,现出热象。改用苦辛清降轻剂,痛复如故,二便仍闭,腹胀肠鸣,心悸呕恶,渴喜热饮,竟夜不寐,上下牙齿时自相交击,得食愈痛,痛时须重按抚摩,右脉坚滑搏指。仍进温脾汤二剂,大下溏粪,并用酽醋炒麦麸乘热频熨,痛渐止。后以厚朴温中合五苓以温中而通膀胱,诸病悉除矣。(医案偶存,录自鲁兆麟,2001,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3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20:43 | 只看该作者
麻子仁丸:

便秘
罗谦甫曰:丁已,予从军至开州,夏月,有千户高国用谓予曰:父亲七十有三,于去年七月间,因内伤饮食,又值淋雨,泻利暴下数行。医以前药止之,不数日,又伤又泻,止而复伤,伤而复泻。至十月间,肢体瘦弱,四肢倦怠,饮食减少,腹痛肠鸣,又易李医,治以养脏汤,数日泄止,复添呕吐。又易王医,用丁香、人参、藿香、橘红、甘草,同为细末,生姜煎,数服而呕吐止。延至今正月间,饮食不进,扶而后起。又数日,不见大便,问何以治之。医曰:老人年过七旬,血气俱衰弱,又况泻利半载,脾胃久虚,津液耗少,以麻仁丸润之可也。(魏之琇,1957,续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4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21:46 | 只看该作者
济川煎二例:

肠胃燥结
乙丑五月,诊脉仍细数,素本阴亏,木不条达,克制中胃。中伤络损,气失冲和,肝郁则痛,胃伤则呕。阳明之气,下行为顺,太阴之气,上升则和。《内经》以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以通为主。五六日一更衣,阴液不濡,肠胃燥结可知。香燥开胃,非所宜也。当润燥结可知。香燥开胃,非所宜也。当润燥生阴,佐和中胃。熟地 人参 苁蓉 当归 阿胶 牛膝 橘红 白蜜。(王九峰,1994,王九峰医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便秘
余治一妇,素禀虚弱,年届不惑,生产一儿,恶露稀少,未几即止,大便艰难,努力送,始得解下,按其脉沉而弱。以脉症论之,所谓产后恶露秘结,良由阴液不足而然。譬如江河水涸,搁舟碍行,济以人力推引,亦不能顺流而驶。若疑便结而用药道之,要知通利之药,类皆破气导滞,克伐本元。此症之纯虚无他,凭其脉证可信矣,理宜养血以润肠,则便自顺,灌水以浮舟,则舟自行。宗景岳济川煎加减,用全归一两 大熟地一两 淡苁蓉 枸杞子 淮牛膝 福泽泻各三钱 火麻仁二钱 炙草一钱。服二剂,大便通适自如。后疏大补元煎一方,嘱服十剂,经月而康。(王新华等,1998,中医历代医话精选,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5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22:54 | 只看该作者
十枣汤:

余曾治疗一水肿患者,庞某,男,25岁,全身浮肿,腰以下凹陷性水肿2周。2周前因感冒引起面部、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水肿,来势迅速伴肢节酸痛,小便不利,时发寒热,舌苔薄白,脉浮滑。查尿异常,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开始按风水治疗,服药1周,表证以解。胸以上浮肿消退,但腹部胀满膨隆(查有腹水),下肢仍为凹陷性水肿,遂采用十枣汤峻泻法。方用大戟1.5克 芫花1.5克 甘遂1.5克 大枣10枚,前3味研末为散,夹馒头内,用大枣煎汤送食。服药期间,大便日3~4次。隔日1剂,连服3剂。腹水及下肢浮肿基本消退,后以六君子调之治疗3周,水肿全消,小便正常。(杜文琴医案,录自孙继芬,2006,黄河医话,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6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46:52 | 只看该作者
黄龙汤:

便秘
王氏子于四月间患感冒,昏热喘胀便闭,腹中雷鸣,服硝黄不应,脉之气口弦滑,按之则芤,其腹胀满,按之则濡,此痰温夹瘀,浊阴锢闭之候,与黄龙汤去芒硝,易桂芩半夏木香,下瘀垢甚多。因宿有五更咳嗽,更以小剂异功加细辛润之。大抵腹中奔响这症,虽有内实当下,必无燥结,所以不用芒硝而用木香芩半也。用人参者,借以资助胃气,行其药力,则大黄辈得以振破敌之功,非谓虚而兼补也。当知黄龙汤中用参,则硝、黄之力愈锐,用者慎之。(魏之琇,1957,续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7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47:57 | 只看该作者
和解剂:

小柴胡汤:

热入血室
有刘谊者,其妻患感证旬日。午后寒热如疟,昼日神清,夜则谵语,迭延数医,方药杂授,未获寸效,举家惶然。继延刘谷人诊之。刘公闻其状,即言此证必由经水适来而得,问之果然。遂作热入血室治,用小柴胡汤原方,服3剂,其证霍然。(刘祖贻等,1983,三湘医粹,医话,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热
某女,成年。2月前因感冒发热服药,热退后即上班,二三后下午仍发执,且症状愈多,经诊治无效。就诊时主诉胸胁胀满,胃脘堵闷,食欲不振,口苦耳鸣,下午低热,有时恶心,二便正常,月经正常,苔薄白,脉右弦滑,左弦。西医诊为发热待查。治以和解少阳法,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 黄芩10克 生姜3片 炙甘草9克 柷壳10克 枳实10克 栝蒌30克 川连5克 桔梗6克 水煎服,进5剂病去大半。再以上方去枳实,加陈皮10克,生麦芽10克,香稻芽10克 又进4剂而痊愈。(焦树德,1995,方剂心得十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8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48:45 | 只看该作者
大柴胡汤:

热入血室
吾友李绮珊,积学中人亦医学中人也。辛卯6月,其妻吕氏月事后少腹痛,午后寒热往来约2小时,惟寒热甚微,病者不觉其苦,医者亦不觉其病情之在于斯也,或清或温俱未获效。痛发则痛楚呻吟,几至昏不知人,延余相商。予曰:月事后腹痛,且有寒热,其为热入血室无疑,授以大柴胡汤,2剂痊愈。因有便闭,故用大柴胡也。(易巨荪医案,录自何任等,1991,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胁痛
李某,女。患胆囊炎,右季肋部有自发痛与压痛感,常有微热,并出现恶心,食欲不振,腹部膨满,鼓胀嗳气,脉弦大。投以大柴胡汤加味:柴胡12克 白芍9克 枳实6克 川军6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 生姜15克 大枣4枚(擘)金钱草24克 滑石12克 鸡 内金12克。连服7剂,食欲见佳,鼓胀嗳气均大减。再进原方4剂,胁痛亦轻,惟微热未退,改用小柴汤加鳖甲、青蒿、秦艽,郁金治之。(陈可冀等,1978,岳美中医案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19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49:24 | 只看该作者
蒿芩清胆汤:

胆囊炎胆道感染
潘某,女,52岁。患慢性胆囊炎已二载余。昨日食少许肥肉后发热(38.3度),微感恶寒,右胁及脘部胀痛,口苦且干,呕吐黄绿色液,纳谷不香,大便干燥,小溲黄赤,脉象弦数,苔薄黄而腻,舌质红。超声波检查:胆囊进出波3cm,进出饱和毛波(++)。证属肝胆气滞,疏泄不利,湿热内蕴。治予疏肝利胆,清利湿热。处方:青蒿梗30克 淡黄芩10克 法半夏10克 陈橘皮6克 赤茯苓12克 炒枳壳6克 广郁金12克 淡竹茹12克 碧玉散(包)12克 金钱草30草 生大黄6克。上方服三剂后,大便日行2~3次,质溏,热势得降(37.5度),脘胁胀痛已减,呕吐亦止。以原主之生大黄易熟大黄6克,续服四剂,症情递减。再去熟大黄加虎杖根20克,服四剂后热退,脘胁胀痛已止,惟胃纳欠香,改用健脾醒胃剂,服五剂后诸症悉平,胆囊超声波检查(一)。[杨济泉,1982,湿温病的治法,江西中医药,(2);13~14]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请教各位
20
 楼主| 请教各位发表于 2008-9-19 11:53:40 | 只看该作者
四逆散:

脘胁胀痛
李某,男,63岁。初诊:1985年11月19日。主诉:近半年来,胸胁肩背作痛,走窜不定,时作时休;胃脘胀满,嗳气颇多,自觉有气上冲。1985年7月份曾在解放军某医院作上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经B型超声波诊断,发现“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曾经耳针治疗,但症状如故。诊查:舌苔黄,脉沉小。辨证:证属肝气横逆,木土不和。治法:拟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胀为法。处方:柴胡10克 枳壳10克 郁金10克 白芍12克 甘草10克 青陈皮各8克 香橼皮8克 厚朴10克 炒山栀10克 旋覆花10克 生赭石10克 法夏10克 全瓜蒌15克 荷梗3克 片姜黄10克。
二诊:12月3日。上方服药12剂,诸症近平。舌黄已退,脉仍同前。续进上方药,巩固疗效。(步玉如医案,录自董建华,1990,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三,北京,北京出版社)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