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无奈
 页 | 末页
1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4-4-16 12:35:36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真人无奈 于 2014-4-16 19:00 编辑

姓名:史XX 男 62岁,职业:农民,家庭住址:XX村6组,就诊日期2014-4-6
病史:于3年前出现左前额放电样疼痛,在洗脸或者用手搓脸时候就能诱发疼痛,持续时间约1—2分钟,每天不定期发作,疼痛发作时做头向后仰伸动作也可缓解。后来痛及左侧整个面部,以左侧眼框部为主,在吃饭咀嚼时候亦可诱发上下颌面部放电样剧烈疼痛而影响吃饭,自觉痛连颅内伴灼热感,并有逐步加重趋势而就诊于中医。疼痛时不伴有面肌抽搐,无面部麻木感、蚁行感。对侧面部无疼痛。
查:血压110/70mmhg.心率:72/次,体重:65kg,体廋,面色黎黑,面部五官肌肉对称,患侧面部皮肤无粗糙感,无口眼歪斜,鼓腮试验阴性。口腔牙齿上颌部全为义齿,下颌左、右两侧第一、第二磨牙缺齿。舌淡苔薄白,舌下静脉迂曲而青紫,脉弦紧而有力,饮食、二便如常。
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左侧)
西医如何治疗?
中医如何分型、诊治?
还需要作那些特殊检查?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宝命堂主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南无药师佛
2
南无药师佛发表于 2014-4-16 18:27: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分型,四诊资料有点不全,也无法诊治,你把中医十问歌问一遍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南无药师佛
3
南无药师佛发表于 2014-4-16 18:31:55 | 只看该作者
初步印象为血瘀阻络,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或散偏汤加虫类药!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亦痴顽
4
亦痴顽发表于 2014-4-16 19:26:57 | 只看该作者
风寒入络,凝滞瘀阻,治以疏风散寒活络止痛,稍佐活血,处方:当归12克,川芎15克,菊花12克,荆芥12克,玉竹12克,羌活12克,条芩12克,白芷30克,薄荷12克,甘草7克,细辛3克,生地15克,全蝎6克,蜈蚣3条,白附子6克。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票 +2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感谢指导!
蚂蚁骅骊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5
 楼主|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4-4-16 21:09:41 | 只看该作者

就本病而言,还缺哪些资料,请赐教!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54为人民服务
6
54为人民服务发表于 2014-4-16 22:17:49 | 只看该作者
专病专方:六虫汤。
川芎15,元胡15,菊花15,蔓荆子15,
皂刺15,炙甘草15,蝎子10,土鳖虫6,
僵蚕12,蝉脱15,,地龙15,蜈蚣2条{焙干研末冲服}。
久病不愈加穿山甲6,
头痛,头晕,高血压加天麻10,
心悸,失眠,多梦加炒枣仁20,
胸闷,食欲不振加焦三仙15,鸡内金15,
随证加减。

评分

参与人数 2专业积分 +1 得票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加分鼓励!
蚂蚁骅骊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1介草民
7
1介草民发表于 2014-4-16 22:33:26 | 只看该作者
亦痴顽 发表于 2014-4-16 19:26
风寒入络,凝滞瘀阻,治以疏风散寒活络止痛,稍佐活血,处方:当归12克,川芎15克,菊花12克,荆芥12克,玉竹12克, ...

请教方中用条芩的寓义?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yezhiwen
8
yezhiwen发表于 2014-4-16 23:19:22 | 只看该作者
西医:卡马西平,开始0.1克,每天2次,以后每天增加0.1克,直到疼痛停止。配合电疗。

中医: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祛风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13g,川芎16g,桃仁12g,红花12g,老葱白3节,麝香0.1g(冲服),细辛3.5g,防风12g,全虫7g,僵蚕13g,天麻12g。剧痛加罂栗壳7g。个人愚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加分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yimeng2233
9
yimeng2233发表于 2014-4-16 23:54:30 | 只看该作者
风寒入络凝滞经脉,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久病成淤,面色黧黑。
寒淤凝络证。方用通经止痛汤。
中医针灸疏风通络、祛风止痛。兼用活血散瘀。
西药苯妥英钠、腺苷钴胺、b1口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苍海一滴
10
苍海一滴发表于 2014-4-17 01:05:33 | 只看该作者
分析:
疼痛日久,久痛而实,则瘀滞内存,故舌下静脉迂曲,青紫.久痛入络,瘀热阻滞肝,胆经络,雍塞脉道,则脉弦紧,疼痛固定不移.

诊断:
瘀血型偏头痛

治法:
活血化瘀,兼清肝胆

方药:
归尾20g,川芎30g,赤芍20g,桃仁10g,红花10g,(全虫20g,大蜈蚣3条,培干,细,冲服),地龙20g,栀子12g,黄芩12g,菊花15g,蔓荆15g,柴胡12g,甘草5g.

嘱:饮食清淡,忌食一切动风之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1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4-17 01:0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好中医 于 2014-4-17 01:10 编辑

西医治疗
1 卡马西平首选
2 封闭治疗
3 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4 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病机:寒滞经脉,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治法:散寒止痛,舒经活络。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麻黄15【去沫】 细辛10 附子20【先煎30分钟】 当归12 赤芍10, 川芎10,桃仁12,红花6 桂枝15,白芷20 郁李仁15 全蝎6【为末冲服】 蜈蚣4条 地龙15 白芥子6 葛根50 白芍30 甘草20 单位:克

还需要作如下检查:

1 脑脊液、 2、CT扫描、3 MRI、4 肌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医林仁心
12
医林仁心发表于 2014-4-17 17:06:5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以上各位的治疗建议都很好,不过,对于本病例我也分析了很久,因为我感觉是个病因病机比较复杂,虽考虑了很久但始终还是找不到他的起始病因和头绪,因为有舌诊和脉象及面色的体征参与,视乎感觉还应该有涉及本人体质和脏腑的虚实转化的病理因素相存在。如果一个人的体质十分健康,虽说招受些风寒,也不至于马上出现面如黎黑、脉弦紧、舌淡苔白、并以眉棱骨疼痛为主的系列症候。引起本病原因,虽不知是先脾虚或先肾虚或气血两虚引起,但总要找出一个起始原因做一下逻辑分析。下面我用了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理论做了一下分析以供参考:
一.病因分析:
1.根据患者的年龄62岁自然肾虚可以参与,加之三年前就曾患左前额曾放电样的疼痛。这三年来不可能不为每次复发的疼痛而忧虑,忧虑过度多伤脾,脾虚日久会血虚,血不养肾则肾虚。肾虚三年日久可见现在的形体消瘦、面部黎黑是不罕见的。所以认为面部黎黑常为肾虚、肾寒、疼证以及阴盛阳衰的体征。
2.根据患者的舌质淡、苔薄白,多为久病气血两虚且有外感风寒的表征。
3.根据患者的脉象为弦紧有力,可认为是肝郁实热,土受木克之后的体征。
二.病机分析:
1.根据五行推理久病肾虚则寒,水不涵木,则肝失温养,日久则导致疏泄失司,肝失疏泄久则内郁,郁而生热,热极化火,火性炎上则肝阳上亢,上扰脑府,脑宜清而恶热,故凡痛多连颅脑。
2.再说肝经系目,出于额部,凡痛多会引起眼眶、眉棱骨疼为主,肝旺必见患者脉象弦紧有力。
3.肝旺日久必克脾土,加之肾虚脾失温化,故日久脾虚。脾主四肢肌肉,肝脾不和则运化失职,筋脉失养、卫气不固,则易被六淫风寒所侵袭,故可见舌淡苔薄白而形体消瘦。
4.脾虚肝郁、卫气不固、腠理疏松则易风寒所袭,风性轻扬,善行数变,致病多易犯及机体的上部而且时发时止,故凡疼痛曾间息状态。寒邪治病多收引凝滞易阻血络,不通则痛,寒痛与肝热相搏随风性上行留著肝经上出额部,故痛如放电之感。筋弱髓空,脑府失养故疼痛牵连颅脑。
三.综上所说本病为肾脾两虚、肝瘀化热、寒凝血络属于偏头风的证型范畴
四.治则:养肾健脾、疏肝解郁兼化瘀清热.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兼温经除湿.
五.参考方剂:八珍汤合左归丸合逍遥散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六.拟方:党参12当归12白芍12赤芍12熟地12川芎15茯苓12杞子12杜仲12边桂9柴胡黄芩各12桃仁红花各10独活羌活寄生各12白芷9细辛3地龙10蜈蚣2条白附子10(单位克)水煎服日一剂.
七.用药理由:党参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用以气血双补兼于柔肝滋阴行气。熟地杞子杜仲边桂用于滋阴温肾。柴胡白芍柔肝解郁。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兼祛血中之风。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利水。黄芩清肝经实热。羌活独活桑寄生去肌肤之痹。地龙蜈蚣白附子祛风止痛白芷细心川芎疏风止痛兼引药上行使诸药直达病所。
八.备注:本病病因比较复杂,内连脏腑虚实,外牵风寒阻络,内因外因皆有,生克乘侮难说,经阻瘀痛、阴阳相搏,血不养筋,脉空痛多。以上分析只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积分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医林仁心
13
医林仁心发表于 2014-4-17 17:26:28 | 只看该作者
本病建议做特殊检查:
1.做头颅MRI。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也避免造成与颅内病变相关的误诊。
2.做核磁血管断层成像检测.意义是可以确定三叉神经是否有血管压迫和辨认责任血管的走行。
做脑部MRI和CT检查是为了排除三叉神经患者有无头部肿瘤的可能。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