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13
 页 | 末页
1
78013发表于 2013-1-4 12:56:32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诊断标准  

有慢性盆腔炎的症状,但无急性盆腔炎、感染性流产及产褥期感染病史,症状明显而盆腔体征较少,或以往按慢性盆腔炎治疗无效果,症状于久立或劳累后加剧,经卧床休息后改善,伴有外阴或下肢静脉曲张,应考虑为盆腔淤血综合征。

            
  (二)症状
                              
  1.下腹、腰骶部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以酸胀、坠痛感为主;有时可累及同侧或两侧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有酸痛无力感,或伴外阴、肛门下坠。疼痛常在经前期,久站、劳累、性交后加剧。
        
  2.痛经:大多数病人经前数天开始出现下腹痛,有些病人表现痉挛性疼痛,月经前一天或来潮第一天加重,第二天明显减轻。

  3.性交痛:性交时,个别病人疼痛难以忍受,甚至持续一天以上,因而对性生活产生厌烦情绪。
        
  4.月经改变: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部分病人月经反较前减少;白带增多,呈白色透明粘液或水样分泌物。
                  
  5.乳房胀痛:于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乳房可以肿大,并可们及硬结,月经净后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
                
  6.膀胱、直肠刺激症状:有尿频、尿痛及肛门下坠、痔疮出血等。

  7.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大多数病人有心情烦躁、易激动、失眠多梦;头痛、心悸、气短,呃气、腹胀、关节痛等。

 
 (三)体征: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呈紫蓝色、部分伴有静脉曲张或怒张;子宫颈肥大、软、略呈紫蓝色,有时有举痛;子宫体略大,常呈后位;附件区可触及性质柔软的增厚感有压痛,若慢慢加大压力,则增厚感与压痛反而消失。

 
(四)辅助检查
    
  1.体位试验:取胸膝卧位时,则下腹疼痛减轻或消失;若立即改为臀部向后紧紧坐在足跟部,使头部与胸部略高于下腹部,则又出现与平时相似的下腹部痛感,这种现象称为体位试验阳性。

  2.盆腔静脉造影术:若显示子宫、卵巢静脉增粗弯曲,在20秒及40秒摄片中,仍可见到不同程度的造影剂潴留时,可协助诊断。

  3.超声检查:B超显示子宫后位、呈均匀增大,一侧或两侧卵巢略增大,子宫两侧见无回声暗带;C型超声可见盆腔静脉扩张弯曲,内径增宽,甚至静脉数量增多及静脉血流减慢或停滞等。

  4.腹腔镜检查:子宫体皇均匀性增大充血,表面呈紫蓝色或棕蓝色,或者表现为瘀血斑点;一侧或双侧卵巢呈囊性增大、水肿,卵巢静脉曲张、变粗,有时可见阔韧带基底部筋膜裂伤,以后者多见;阔韧带内血管迂曲、怒张,或形成静脉瘤样。腹腔镜检查未见明显慢性盆腔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病灶。

    
(五)鉴别诊断
                      
  1.慢性盆腔炎:其[陆床表现与盆腔府血症相似,但本病有盆腔感染史及不孕史,妇科检查时,附件有明显增厚,或有固定、边界明显而不变形的肿块,甚至出现冰冻样盆腔。B超可协助诊断,腹腔镜可确诊。
                      
  2.盆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疼痛,盆腔有深压痛,宫旁有索状物与盆腔瘀血症相类似。但本病有盆腔感染史,附件肿块呈索状,质硬,腹腔镜检查可确诊。

  3.子宫内膜异位症:本病有明显的渐进性加剧痛经史及症状。妇科检查:宫颈后上方或骶韧带处们及1个或数个质硬、触痛明显的结节,子宫后位、固定,伴子宫肌腺病时子宫体增大;病灶累及卵巢,可在子宫的一侧或双侧们及囊性肿块、压痛,与周围有粘连,腹腔镜可肉眼看见异位病灶。

  4.子宫严重后倾后屈:可有腰能部、下腹部坠痛等不适,与盆腔疲血症相似。但本病双合诊检查时,子宫明显后倾后屈外,并无其他阳性体征,体位试验及辅助诊断均呈阴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暮雪千山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小冰雨
2
小冰雨发表于 2013-1-4 16:08: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学习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