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无奈
 页 | 末页
1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3-10-10 20:42:04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真人无奈 于 2014-8-13 11:07 编辑

鼓胀、癃闭、水肿案
李XX 男73岁,XX镇XX村九组。就诊日期:2013-10-8
病史;三天前突然发冷发烧,呕吐黄绿色胆汁一次,刻诊:手足逆冷,咳嗽、气短而喘,腹胀,自我感觉肚子(腹围)越来越大,,饮食尚可,口不干,大便正常,无呕血黑便。小便量少色黄。尿频、尿急、无尿痛。
既往史:2002年曾查出肝硬化,住院抽腹水。10年来未曾犯病。乙肝史不详。
个人史:20岁开始吸烟,每日10支以上。嗜酒如命,每日0.5——1市斤不等;
体格检查: 心率;86次/分,呼吸:22次/分,体温:37.8摄氏度,血压:110/70mmhg, 身高:172cm,体重:70.5kg,(平常保持在65kg左右)。
坐位:高个体廋,神志清楚,精神一般,面色黧黑,口唇发绀,皮肤干燥,皮肤无出血点,巩膜发黄,(疑似结膜下脂肪沉着)。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未触及。颈静脉怒张以右侧明显。胸廓对称,无明显肋间隙增宽及桶状胸。呼吸困难以吸气时费力。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脏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仰卧位,腹部膨隆,蛙腹,腹壁发亮,腹壁静脉曲张,振水波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无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上界前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下界叩诊不满意,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水肿达膝盖以上,呈凹陷性。指端青紫,无杵状指。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二阴未查。
西医诊断:
1、肝硬化(腹水型);低蛋白水肿?
2、老慢支合并肺气肿伴右心功能不全,水钠潴留?
3、前列腺肥大增生?
中医证候:精神困倦,咳嗽喘促,呼吸困难,腹部胀大,腹壁绷紧如鼓,脉络显露。按之如囊裹水。面色黧黑,肤色苍黄。身热、手足逆冷。下肢水肿,按之没指,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薄。脉沉细略滑,尺脉弱。
中医诊断:鼓胀、癃闭
中医证型:肝脾血瘀,寒湿困脾
中医治则:温中健脾 化瘀行水
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方药:柴胡15g黄芩10g桂枝10g干姜10g制附子10g白术15g牡蛎30g天花粉10g赤芍15g白芍15g鳖甲10g土元10g茯苓10g枳壳10g川芎10g大腹皮10g王不留行30g车前子15g生甘草6g 水煎服。两剂,每日一剂。
医嘱: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坚硬食物。加强营养;
查:肝功全项、胸片、肝胆、脾、胰腺B超;

根据以上病史及中医症候及方药,欢迎大家讨,,拟定治疗方案中医、西医均可。

评分

参与人数 6专业积分 +1 得票 +5 收起 理由
爱好中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绿州胡杨 + 1 原创内容
老钟医 + 1 原创内容
lrl0701 + 1 感谢分享!
兴兴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暮雪千山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2
 楼主|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3-10-10 20:5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真人无奈 于 2013-10-12 21:47 编辑

检验报告单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暮雪千山
3
暮雪千山发表于 2013-10-10 21:05:09 | 只看该作者
真人老师辩证准确,整体用药思路很好。
患者腹水成因责之肝脾肾,患者脾肾阳虚,痰淤互阻。阳虚津液不化,犯肺则咳喘,阳虚膀胱气化无力而尿少。津液停聚则引发腹水,下肢水肿。患者嗜酒伤肝,肝失调达,气机紊乱,所以从枢机入手进行整体协调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思路很好,鳖甲煎丸软坚散结,消痞化积 .活血化瘀 .疏肝解郁 ,配合真武汤温阳化饮,全方配伍严谨,组方合理,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感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兴兴
4
兴兴发表于 2013-10-10 21:14: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让我学习。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5
lrl0701发表于 2013-10-10 21:22:03 | 只看该作者
下界叩诊不满意,肝、触诊不满意,双下肢水肿达膝盖以上,呈凹陷性。指端青紫,无杵状指。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这里脾是不是胆的别字呢。

面色黧黑,口唇发绀感觉情况不太好,黑属肾,还爱喝酒,年龄都73了,我弄不了。下肢浮肿,不知用利尿药了吗,先把浮肿弄下去再说。

我学的不好,不要见笑哦。不会那一套一套的分析。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6
 楼主|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3-10-10 21:29:45 | 只看该作者
lrl0701 发表于 2013-10-10 21:22
下界叩诊不满意,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水肿达膝盖以上,呈凹陷性。指端青紫,无杵状指。生理反射存在, ...

"这里脾是不是胆的别字呢。"——不是胆的别字,一般来讲,肝硬化都会出现肝脾肿大,由于大量腹水,腹壁绷紧触及不到肝脾的边界,所以,触诊不满意。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7
lrl0701发表于 2013-10-10 22:01:50 | 只看该作者
真人无奈 发表于 2013-10-10 21:29
"这里脾是不是胆的别字呢。"——不是胆的别字,一般来讲,肝硬化都会出现肝脾肿大,由于大量腹水,腹壁绷 ...

肝硬化都会出现肝脾肿大

医圣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我知道肝胆在右肋下缘,而脾呢,一般触不到,它在胃后面那块,我还以为你应是胆而写成脾了呢。


下面是我百度的脾触诊方法。受教了。





脾脏触诊编辑词条
  正常情况下脾脏不能触及。内脏下垂或左侧胸腔积液、积气时膈肌下降,可是脾脏向下移位。除此以外,能触到脾脏则提示脾脏肿大至正常2倍以上。脾脏明显肿大而位置又较表浅时,用右手单手稍用力触诊即可查到。如肿大的脾脏位置较深,应用双手触诊法进行检查,患者仰卧,两腿稍屈曲,医生左手绕过患者腹前方,手掌置于其左胸下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并限制了胸廓活动,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自脐平面开始配合呼吸,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壁深部,吸气时,手指缓慢抬起朝肋缘向上迎触下移的脾尖,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脾缘或肋缘为止。在脾脏轻度肿大而仰卧位不易触到时,可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双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则容易触到。
  脾脏触诊比较困难,初学者常不能掌握要领以致漏诊。需注意按压不要太重,否则可能将脾脏挤开。脾脏肿大形态不一,有的很薄很软,触到后也常不易察觉。有的呈狭长形,紧贴腰肌前面,故需沿左肋缘仔细触诊,认真体会。亦可站于受检者左肩旁,用钩指触诊法单手或双手在左肋缘触诊脾脏边缘。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蜀大黄
8
蜀大黄发表于 2013-10-11 00:01:4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版主
1)此患者表征未解,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尚可,而患者血瘀症状不明显,用鳖甲煎丸何意?
2)此患者咳喘气短 呼吸困难为何不用葶苈子 苏子 半夏泻肺行水 止咳平喘之类药?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宝命堂主
9
宝命堂主发表于 2013-10-11 06:36:34 | 只看该作者
lrl0701 发表于 2013-10-10 22:01
肝硬化都会出现肝脾肿大

医圣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我知道肝胆在右肋下缘,而脾呢,一 ...

可知中医的脾脏不是西医的脾脏吗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10
lrl0701发表于 2013-10-11 06:41:25 | 只看该作者
宝命堂主 发表于 2013-10-11 06:36
可知中医的脾脏不是西医的脾脏吗


呵呵,怎么都起得这样早呢,我是为了送孩子上学,一看,好几个都上来了。呵呵。

中医脾脏和西医脾脏有区别也有联系。西医大多指实体,中医不但指实体,还有虚体,也就是其功能方面的一切。好像未悟道说过之方面的关系吧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心态平衡
11
心态平衡发表于 2013-10-11 11:28: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版主精彩分享,本例寒热错杂,证属厥阴,应清热利湿,温阳利水,温肺化饮,治以茵陈五苓散合真武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真人无奈 + 1 感谢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12
 楼主|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3-10-11 12:12:01 | 只看该作者
蜀大黄 发表于 2013-10-11 00:01
请教版主
1)此患者表征未解,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尚可,而患者血瘀症状不明显,用鳖甲煎丸何意?
...

1)此患者表征未解,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尚可,而患者血瘀症状不明显,用鳖甲煎丸何意?
血不利便是水,所以要选鳖甲煎丸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增强温阳行气利水之效。
2)此患者咳喘气短 呼吸困难为何不用葶苈子 苏子 半夏泻肺行水 止咳平喘之类药?
从临证看,患者虽有咳喘气短,但主要矛盾是腹胀,膈肌活动受限,影响呼吸运动,即水气不利。肺失宣降。结合下肢水肿,“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乃愈”,所以选择王不留行和车前子利水消肿,当然,用葶苈子 苏子 半夏泻肺行水 止咳平喘亦可,这要看临证医生怎样推敲罢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HGP
13
HGP发表于 2013-10-11 15:03:11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加麻黄10G,通宣理肺,通调水道,以达到利水,平喘,止咳的作用。个人见解,见笑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14
 楼主|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3-10-12 20:46:19 | 只看该作者
2013-10-12:今天来诊,效果不错,热退身凉,小便增多,喘咳减轻,精神好转,腹胀亦减轻,只是浮肿,腹水消失得需要时间。我在原方基础上增加人参6克(嚼服),希望大家给于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暮雪千山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dz_1860
15
dz_1860发表于 2014-6-14 22:06:07 | 只看该作者
观你医案,乃鼓胀,窿闭,水肿之虚实夹杂重症,临证有这样的病人求诊,足见技术确实高超,治疗方法平稳,堪称典范,病机捕捉准确,这样的病人疗 程较长,治疗原则我比较注重清代名医 喻昌对此病的看法,他认为水肿与鼓胀非两病也,只不过水肿病在气分,而鼓 胀病在血分,水肿散于全身,而 鼔胀仅在腹部,此乃气分,血分之别。胀病乃水裏气结血凝,可见 气 结而致血凝,血不流乃是引起鼓胀病的重要原因,脾虚乃胀病之本,喻昌认为脾气衰微,健运失司,乃是引起鼓胀的根本原因。在病机上,他有木邪透开胃膜之设想,所谓木邪者,肝木横逆之性也,当肝木失于条达横逆犯胃时,则冲开粘膜上之血管,大量浆液渗出而为水,所化之水聚而为胀病,他认为在治疗上切不可用耗气,散气,泻肺,泻膀胱之药,否则成行杀人之事,方法有祛 瘀,理脾,温散。后人可借鉴其经验。

评分

参与人数 3得票 +3 收起 理由
爱好中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老钟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lrl0701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真人无奈
16
 楼主| 真人无奈发表于 2014-6-15 21:43:48 | 只看该作者
dz_1860 发表于 2014-6-14 22:06
观你医案,乃鼓胀,窿闭,水肿之虚实夹杂重症,临证有这样的病人求诊,足见技术确实高超,治疗方法平稳,堪 ...

你对本病在“治疗上切不可用耗气,散气,泻肺,泻膀胱之药,否则成行杀人之事”,是如何理解的。可我觉得在大量腹水期泻肺,泻膀胱(利水)亦不失为治标之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爱好中医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7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6-15 22:43:17 | 只看该作者
心态平衡 发表于 2013-10-11 11:28
感谢版主精彩分享,本例寒热错杂,证属厥阴,应清热利湿,温阳利水,温肺化饮,治以茵陈五苓散合真武汤合苓 ...

当务之急好像还不是清热利湿,温阳利水,温肺化饮哟,仅是个人看法,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8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6-15 22:44:50 | 只看该作者
dz_1860 发表于 2014-6-14 22:06
观你医案,乃鼓胀,窿闭,水肿之虚实夹杂重症,临证有这样的病人求诊,足见技术确实高超,治疗方法平稳,堪 ...

脾虚乃胀病之本,喻昌认为脾气衰微,健运失司,乃是引起鼓胀的根本原因这个说法很在理,我赞同。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dz_1860
19
dz_1860发表于 2014-6-15 23:43:39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这 几句话的理解是,如果 医生一见臌胀患者,为解除病人症状而一味用耗气,散气,泻肺,泻膀胱诸药以求速效,而不注重患者本虚之体,你说不是杀人么?,用峻猛之药攻积破结,必致真气内乱,脾肾之气更趋下陷,要用,也必 得正气运转才能 使用 。当然你方中 少佐车前仁, 你的治疗原则还是健脾,温阳,祛瘀为主。如果尽是一派攻伐之药,试想病人水肿可能消了一些,真气一败,神仙难疗。金匮云, 营卫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喻昌治以理中大剂运转脾阳, 胸中大气 得以升举,更加桂附温固肾阳,破无形之结,本是一慢性病,不能急于求功, 宜缓治之。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票 +1 收起 理由
78013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lrl0701
20
lrl0701发表于 2014-8-11 22:36:51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看一下这个贴子的最后一个医案。
阳明本证之白虎类汤及猪苓汤的学习体会及问题
http://www.jcys120.com/forum.php ... 6540&fromuid=133517

你这个贴子里我感觉应该有人能提出猪苓汤来的吧。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