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中医
 页 | 末页
1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3 0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晚9点多来一电话,一后生,男,21岁,发热39.5度,微恶寒,头痛,咽部不爽,不痛,口不干渴,二便如常,因电话求诊无舌象脉象,便出一方,柴胡30黄岑18银花20连翘15葛根20白芷12大青叶15板兰根15石膏30荆芥12大黄6,单位:克。一剂。先泡10分钟后,大火急煎,药气大出即可,服第一次药后,昨晚11点钟左右,汗出热退身静,服药后出现呕吐清水,今早来电问其还喝余药否,嘱其加姜汁后在服,今中饭后服药没出现呕吐,大便稀臭,病愈,欢迎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6得票 +6 收起 理由
心态平衡 + 1 感谢分享!
未悟道 + 1 感谢分享!
阿龙军哥 + 1 原创内容
德哥医生 + 1 您的发言很精彩!
老钟医 + 1 感谢分享!
yuanaiming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2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3 2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你不是中医而是西医,因为你用的西药,是不是呀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3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3 21: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苍海一滴 发表于 2014-7-3 21:21
男,21岁(体壮),发热39.5度(接近汗解体温),微恶寒,头痛,咽部不爽,不痛,口不干渴,二便如常(邪在表,无 ...

哈哈,你是高人,向你学习,但你不是我要找的,我要找的是嗅一下药的就能好的。

点评

同仁发表不同看法与观点,宜有大度的心态对待,不论对错! 。  发表于 2014-7-6 17:02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4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3 21: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踏青放牛 发表于 2014-7-3 05:30
胃肠型感冒 霍香正气

你是如何考虑到胃肠型感冒 用霍香正气的呢
.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5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3 21: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亦痴顽 发表于 2014-7-3 19:39
板兰根凉血利咽.如仅咽喉不爽.卜何.蝉衣
大黄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不后下虽无泻下作用.但与经曰体若 ...

大黄好像不只是有泻下作用哟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6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5 02: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勺山人 发表于 2014-7-3 18:07
没有石膏、大黄使用指征,所以要吐清水,回答完毕。正确与否,谨望指正。

请教同行,那你的意思是说用了石膏、大黄导致病人出现了吐清水哟,你可以分析下吗?

点评

用苦寒药太多,可伤胃气,不知对否?这病例我也倾向从汗而解,可能是患者体质较好而年轻,没产生变证可算幸运。  发表于 2014-7-6 20:21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7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5 08: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态平衡 发表于 2014-7-4 17:03
感谢分享,我感觉四诊不全,比如汗出?胸胁?不过以方测证好像是三阳合病,但从现有的症状我觉得是太阳合少 ...

心态说得有理,你让我来说,我解释不出来,只知道用后有些作用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8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7 02: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好中医 于 2014-7-7 02:02 编辑
3364613338 发表于 2014-7-6 10:16
这个季节的外感发热,应该解表化湿才对。晚上患者先用西药腿烧,第2天再说,我是替你累啊!


当天早上还去私人诊所输了液的。为何要解表化湿呢请指点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9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7 02: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苍海一滴 发表于 2014-7-3 21:21
男,21岁(体壮),发热39.5度(接近汗解体温),微恶寒,头痛,咽部不爽,不痛,口不干渴,二便如常(邪在表,无 ...

当你口不干渴时你喝过1000毫升水吗?试下看是什么感觉,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0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7 02: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好中医 发表于 2014-7-5 02:17
请教同行,那你的意思是说用了石膏、大黄导致病人出现了吐清水哟,你可以分析下吗?

请指点下那些 是苦寒呢?我还在想为什么病人会呕吐清水呢?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1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8 03: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136 发表于 2014-7-7 07:20
寒凉药过均伤胃。理由:药前口干不渴,药后呕吐清水。姜汁在后纠其偏,犹如吴萸佐黄连。

病者平素爱吃冷冻食品,我当时没考虑到胃中有寒,只是病人喝药后有呕吐清水后才想起他平时爱吃冷的,我是这样认为的,当时外感发热不下重药难以去很快的缓解症状,{病人当天早上去个体诊所输过液,晚上又开始发热故而下重药},综观全方还是以散为主,为什么加大黄呢,病人平时感冒后多有扁桃体发炎,说明病人素体有内热,故取其大柴胡汤之意,以行少阳经,其中大黄不是用其泻下之用,而是取其解毒之性,这方以柴葛解肌汤加减而成,我在临床用药后观察到,外感发热多为三阳合病,用这个方效果还是不错,没有如书上所说,严格去分太阳少阳阳明,有不对之处,望各位同行指正,阿龙老师常说治病者要善治感冒,因此话本人受益非浅,夜深了,也要睡了哟。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2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8 15: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136 发表于 2014-7-8 05:39
方药的组成,是银翘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加入了凉血觧毒的大青叶,板兰根,清里泄热的大黄。外感,石膏30克 ...

至于石膏用量各有所见,张锡纯用治外感的量很少说是30克偏大,动手便是几十克,当然医生有各的用药习惯,本经说石膏微寒,教材说石膏大寒,各有说法,最终还要看临床医生的具体运用,与病机与配伍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当地有个老中医是国家级的他有种说法就是没有绝对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从理论上讲可以分开但在实际用时是很难分开的,这个观点在临床上很有指导意义。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3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9 00: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痴 发表于 2014-7-8 17:08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所以石膏配荆芥葛根可解肌发汗,也是 ...

石膏辛凉,既可辛凉解表又可清里,既入气分,邪初入血分也可用以透热转气。也可不配荆芥葛根以解肌发汗。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4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10 21: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136 发表于 2014-7-8 22:59
生石膏大寒,煅石膏微寒,是不争的事实。方药,用的可能是熟石膏。“药前二便如常,病愈大便稀臭。嘿!也可 ...

生石膏与煅石膏临床运用有很大的区别,我对这点分得很清,你说是不争的事实,请你说说它的出处,谢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5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11 0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136 发表于 2014-7-10 22:10
你可参阅中药炮制,中药大辞典等诸多参考资料…………我说的石膏生与熟治病有别,是由于我的知识面低,认识 ...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医者多误认为大寒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点豆腐者必煅用,取其能收敛也),以治外感有实热者,竟将其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鸩毒也。迨至误用煅石膏偾事,流俗之见,不知其咎在煅不在石膏,转谓石膏煅用之其猛烈犹足伤人,而不煅者更可知矣。于是一倡百和,遂视用石膏为畏途,即有放胆用者,亦不过七、八钱而止。夫石膏之质最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症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家之疑惧,且欲其药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凉不至下侵致滑泻也。《本经》谓石膏治金疮,是外用以止其血也。愚尝用煅石膏细末,敷金疮出血者甚效。盖多年壁上石灰善止金疮出血,石膏经煅与石灰相近,益见煅石膏之不可内服也。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6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11 0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36 发表于 2014-7-10 22:10
你可参阅中药炮制,中药大辞典等诸多参考资料…………我说的石膏生与熟治病有别,是由于我的知识面低,认识 ...

《*辞典》
【名称】石膏

【出处】《本经》

【拼音名】Shí Gāo

【别名】细石、细理石(《别录》),软石膏(《本草衍义补遗》),寒水石(《纲目》),白虎(《药品化义》)。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常作板状,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纤维状或叶片状。颜色通常为白色,结晶体无色透明,当成分不纯时可呈现灰色、肉红色、蜜黄色或黑色等。条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解理面呈玻璃光泽或珍珠状光泽,纤维状者呈绢丝光泽。片状解理显着。断口贝状至多片状。硬度1.5~2。比重2.3。具柔性和挠性。常产于海湾盐湖和内陆湖泊形成的沉积岩中。

【生境分布】产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地。

【性状】为长块状或不规则形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大小不-。全体白色至灰白色。大块者上下二面平坦,无光泽及纹理。体重质松,易分成小块,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并有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以块大色白、质松、纤维状、无杂石者为佳。烧之,染火焰为淡红黄色,能熔成白色磁状的碱性小球。烧至120℃时失去部分结晶水即成白色粉末状或块状的煅石膏。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其中CaO为32.5%、SO2为46.6%、H2O为20.9%,此外常有粘土、砂粒、有机物、硫化物等杂质混入。据北京医学院分析,除硫酸钙外,尚夹杂微量的Fe++及Mg++。煅石膏为无水硫酸钙(CaSO4)。

【炮制】生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煅石膏:取净石膏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状,取出,放凉,碾碎。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石膏,须石臼中捣成粉,罗过,生甘草水飞过,澄,晒,研用。" ②《纲目》:"石膏,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寒,火煅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 ③《药品化义》:"石膏,略煅带生用,多煅则体腻性敛。"

【性味】辛甘,寒。 ①《本经》:"味辛,微寒。" ②《别录》:"甘,大寒,无毒。"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寒,味淡。"

【归经】入肺、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经。" ②《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手太阴、手少阳。"

【功效】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 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 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 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 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 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 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 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 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 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可用6~8两);或入丸、散。外用:煅研撒或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鸡子为之使。恶莽草、马目毒公。" ②《药性论》:"恶巴豆。畏铁。"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极热者,不可轻用。"

【附方】①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遣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默冷,若自汗出者: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热,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②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感冒初起,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生石膏二两(轧细),生粳米二两半。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热,约可得清汁两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巳实,不必乘热顿饮之,徐徐温饮下,以消其热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粳米汤) ③治湿温多汗,妄言烦渴:石膏、炙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匕,浆水调下。(《伤寒总病论》) ④治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石膏一两,知母四钱,生甘草三钱,元参三钱,犀龟二钱,白粳米一合。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钟,夜一服。(《温病条辨》化斑汤) ⑤治发汗后,不可行桂枝汤,仟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一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⑥治痰热而喘,痰涌如泉:寒水石、石膏各等分。上为细末。煎人参汤,调下三钱,食后服。(《素问病机保命集》双玉散) ⑦治热嗽喘甚者,久不愈:石膏二两,甘草半两(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新汲水调下,残生姜汁、蜜调下。(《普济方》石膏散) ⑧治骨蒸唇干口燥,欲得饮水止渴:石膏六两(碎,绵裹),大乌梅二十枚。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以蜜三合,稍稍饮之。(《外台》) ⑨治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石膏半斤,粳米一(三)合。上以水五大盏,煮石膏,取二大盏,去石膏,用米煮粥,入葱白二茎,豉汁二合,更同煮,侯热,空心食之。石膏可三度用之。(《圣惠方》石膏粥) ⑩治偏正头疼,连睛疼:石膏、鼠粘子(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用温酒或茶清调服。(《奇效良方》石膏鼠粘子散) ⑾治上膈壅毒,口舌生疮,咽嗌肿痛:寒水石(煅)三两,辰砂三钱半(别研),生脑子半字。上为末,以少许掺患处,咽津,日夜数次用。(《三因方》龙石散) ⑿治喉风:石膏一两,知母三钱,甘草一钱,元参五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喉科秘诀》石膏汤) ⒀治胃火牙疼:好软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为末,入防风、荆芥、细辛、白芷五分,为末,日用揩牙。(《保寿堂经验方》) ⒁治雀目夜昏,百治不效:石膏末每服一钱,猪肝一片,薄批,掺药在上,缠定,沙瓶煮熟,切食之,一日一股。(《明目方》) ⒂治小儿伤热吐泻黄瘦:寒水石、石膏各半两,甘草(生)一钱。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一钱,食后,温汤调下。(《小儿药证直诀》玉露散) ⒃治筋骨疼痛,因风热者:石膏三钱,飞罗面七钱。为末,水和,煅红,冷定,滚酒化服,被盖取汗,连服三日。(《卫生杂兴》) ⒄治诸金刃所伤,血出不止:石膏、槟榔、黄连(去须)各一两,黄柏半两。上为细末,随多少掺敷疮上,血定,便入水不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⒅治汤火烂疮:石膏捣末以敷之。(《肘后方》) ⒆治乳痈:石膏不以多少,煅通赤,取于地上,碗覆出火毒,细研。每服三钱,温酒下,添酒尽醉,睡觉再进一服。(《仁斋直指方》一醉膏) ⒇治疔疮渍破,能搜脓清热生肌:石膏(煅)九钱,黄灵药一钱。共研极细末,瓷瓶收贮。每用少许,撒于患处。(《医宗金鉴》九一丹)(21)治痔漏:煅石膏一斤,冰片五克,共为细末,外敷患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7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11 0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136 发表于 2014-7-10 22:10
你可参阅中药炮制,中药大辞典等诸多参考资料…………我说的石膏生与熟治病有别,是由于我的知识面低,认识 ...

【摘录出处】《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
【名称】石膏

【拼音名】Shí Gāo

【英文名】GYPSUM FIBROSUM

【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

【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

【性状】本品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

【鉴别】(1)取本品一小块(约2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2)取本品粉末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溶液显钙盐(附录Ⅳ)与硫酸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炮制】生石膏:洗净,干燥,打碎,除去杂石,粉碎成粗粉。煅石膏:取净石膏,在无烟炉火中或坩锅内煅至酥松,取出晾凉,打碎即可。

【性味】甘、辛,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15~60g,先煎。

【储藏】置干燥处。

【备注】(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燥、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2)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3)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石膏能清泄胃火,故胃火亢盛所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4)用于肺热咳嗽、气喘。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佐以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即麻杏石甘汤)。(5)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6)石膏煅后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升丹、黄柏、青黛等同用。(7)石膏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来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如与清热凉血药同用,尚能用治热盛发斑、神昏谵语等气营两燔的症候。石膏善清肺胃热,如见邪热郁沸或胃火炽盛等症,均可使用本品。在临床应用时如配以知母,则清热泻火,可治阳明里热;如配麻黄,则清宣肺热,至肺热喘咳;治胃火齿痛,配熟地,则清胃滋阴,治虚火牙痛;配人参,则清热益气,治热盛津气两伤。总的来说,大都是取它清肺凉胃的功效。

【摘录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8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11 0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136 发表于 2014-7-8 22:59
生石膏大寒,煅石膏微寒,是不争的事实。方药,用的可能是熟石膏。“药前二便如常,病愈大便稀臭。嘿!也可 ...

我背过四种药性,1,以犀角解乎心热开头的,2 以麻黄中空开肺窍开头的,3 以人参味甘大补元气开头,4 五版教材《中药学》,尚未见你所说的不争的事实,我不仅是中医执业医师还是中药执业药师,请指教。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19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11 15: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36 发表于 2014-7-11 03:05
你再查一下,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讲义”1971年版,有无石膏,“味辛甘气大寒”一说。一位乡下中医,竞敢 ...

你多心了,我只是说 :生石膏大寒,微寒,这个无关紧要,关健的是煅石膏与生石膏的用法很重要,这个错不得,都是同行没必要说那些话,在这个基网上面都是学生也是老师,共同学习,学医后是为了能更好运用,故而我相信张锡纯的说法,他是临床大家在临床中运用得很多,并从他的医案中可以看出他运用得得心应手,可能比在理论上大谈空谈要实用多得,不知你意下如何?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
爱好中医
20
 楼主| 爱好中医发表于 2014-7-15 0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ytms 发表于 2014-7-9 18:21
中药见效不是那么快吧?我还是习惯用西药那样快一些

是的中药有时很慢,但中药有时也很快,到于你信不信呢,你多用了就知道了

  • 投票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