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论坛 网站首页医学资讯 查看内容

荨麻疹的1和2

2013-7-5 21:07| 发布者: fanzed| 查看: 2639| 评论: 7 |原作者: szx

摘要: 以前一看到荨麻疹就和痒疙瘩联系在一起,殊不知荨麻疹是一个比较大的群组,有些属于变态反应,即I型的最快,属于即刻变态反应,II型的较慢,表现为血清样。还有些属于非变态反应的。慢性荨麻疹的界定指病期在4-6周以 ...

     以前一看到荨麻疹就和痒疙瘩联系在一起,殊不知荨麻疹是一个比较大的群组,有些属于变态反应,即I型的最快,属于即刻变态反应,II型的较慢,表现为血清样。还有些属于非变态反应的。慢性荨麻疹的界定指病期在4-6周以上仍反复发作的病例。荨麻疹的主要特点一是痒,而是肿。痒的概念是什么,研究发现,当皮肤受体细胞有瘙痒感觉时,就会释放出利钠肽B,而利钠肽B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等将瘙痒信号传给大脑。其实痒的感触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这种痒感受器广泛分布于外在的皮肤和粘膜。
荨麻疹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特别是三周内食物、药物与皮疹的关系史。以及对症处理,常用的药物主要还是抗组胺及等药。如钙剂,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录雷他定,西替利嗪,去氯羟嗪,克咳敏,奥萨米特,曲尼司特,酮替芬,脑益嗪,多虑平,阿米替林,氯喹,VK,6-氨基乙酸,及常用中药防风通圣丸,皮肤病血毒丸,湿毒清,痒乐颗粒,根据药物机理可单用,联用,同时还要记注一些特殊类型荨麻疹的识别与处理以及药物的反转作用。以下为转录
(一)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或称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是指非外源性所致,而是自身抗体通过与高亲和性IgE受体交联,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而引起荨麻疹。该荨麻疹可被抗组胺药所抑制。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治疗:一线药物:抗组胺药以皿治林为首选;二线药物:可使用如泼尼松30~40mg/d;羟氯喹200~400mg/d;氨苯砜50~100mg/d:雷公藤多甙30~60mg/d;秋水仙碱0.5mg,每日2次;达那唑200mg/d。三线药物:疗效不佳严重患者可选用如环孢素100mg,每日3次;静脉用免疫球蛋白04g/kg;也可选用硫唑嘌呤或甲氨碟呤。
(二)血清病性荨麻疹:外源性血清、药物、感染和动物性疫苗是常见病因。发病前常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和水肿反应。广泛性淋巴结肿大,体温常升高。50%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少数病人可发生外周神经炎,有时可伴肾损害。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下降,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用羟嗪25mg,4次/d口服,对瘙痒有良好效果。水杨酸盐或吲哚美辛对发热和关节痛均有效。严重者需短期应用泼尼松20~40mg/d
(三)荨麻疹性血管炎:皮损持续24~72h,可遗留紫癜,鳞屑和色素沉着,并可伴有明显的烧灼感和疼痛,瘙痒较轻。有时可有发热及关节痛症状,实验室检查:低补体血症,30%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皮肤活检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抗组胺药治疗无效,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氨苯砜等进行治疗。
(四)接触性荨麻疹:风团在可疑物质的直接和间接接触部位。临床表现荨麻疹局限,可伴有血管性水肿。严重者荨麻疹与哮喘、鼻炎、结膜炎、胃肠炎或喉头水肿并存。诊断接触性荨麻疹可用致敏物质开放斑贴于正常皮肤,15—30min后如发生风团即可确诊。避免接触及对症治疗。
(五)伴有神经症状的荨麻疹 :引起荨麻疹的一些化学介质影响了血脑屏障,使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脑水肿,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抽搐、昏迷等。脑电图可出现快波节律紊乱。治疗应立即静脉点滴地塞米松、维生素C、甘露醇或高渗葡萄糖,同时应用抗组胺药。
(六)心脏性荨麻疹:典型荨麻疹皮损同时伴发心脏功能性改变。可表现为心悸、心慌、胸痛、胸闷、气急、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改变。心脏性改变随皮疹消退而恢复正常。处理时应及时迅速给予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心脏功能性改变应给予对症处理。
(七)关节、肌肉型荨麻疹:荨麻疹伴肌肉疼痛,肿胀和压痛。关节疼痛及四肢活动障碍,
但无肿胀。关节,肌肉症状随皮疹消退缓解或持续数天消失。发病机制可能与某些致炎,致痛介质共同作用有关。治疗用皿治林,加吲哚美辛25mg,日3次,可有效控制荨麻疹的肌肉,关节症状。
(八)腹型荨麻疹:亦称胃肠型荨麻疹。典型荨麻疹症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痛范围广,无固定压痛点,无肌卫,腹泻一般为水泻,无脓血便。白细胞可轻度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治疗用抗组胺药外,可口服阿托品或颠茄,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点滴是必要的。
(九)花生四稀酸介导性荨麻疹 :许多患者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消炎药、防腐剂、偶氮染料、食品添加剂及具有阿司匹林特性的工业化合物等。因此,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慢性过敏反应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药物或食物,治疗可用皿治林。
(十)物理性荨麻疹:压力、振动、冷、热、光、水和活动等多种因素均可引发物理性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
(1)单纯性皮肤划痕症:常为特发性,少数可伴发感染性疾病,或作为一种药物反应,或是肥大细胞增多症的部分症状。可反复发作数月或数年,划痕后数分钟内出现,1 h内消失,无自觉症状。一般不需治疗。
(2)症状性皮肤划痕症:比单纯性皮肤划痕症的引发力阈要低,在刺激后数分钟出现,持续时间2—3h,>95%可出现风团反应。抗组胺药治疗有良效。
(3)迟发性皮肤划痕症:刺激后0.5~8h出现线状风团、红斑,位置较深,有灼痛,持续时间≤48h。
(4)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压力刺激后4~6h内出现深部弥漫性水肿,伴灼痛和疼痒及流感样症状和白细胞增多。持续8—72h。同一部位反复发生深部水肿是诊断线索。抗组胺药治疗多无效,需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振动性血管性水肿:受振动后2~5min,出现大范围肿胀,持续l h。骑马、擦身、按摩等均可促发。抗组胺药治疗有效,也可用脱敏法减少发作。
3.局部性热性荨麻疹:局部热接触或肢体浸于40℃热水中2~5min后,突发孤立的风团,瘙痒,持续l小时.采用脱敏或抗组胺药治疗。
4.冷荨麻疹:冷水和(或)冷空气暴露后激发的荨麻疹称为冷荨麻疹。皮损一般在皮肤开始复温时出现。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 。
(1)家族性冷荨麻疹:速发型于暴露后3h内发生,迟发型则多在9~36h后发生。其皮损并非真性风团,而是灼痛性红斑和丘疹,可持续数天。
(2)获得性冷荨麻疹: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可在遇冷后数分钟后出现红肿或风团。继发性患者可伴有冷球蛋白血症,胶原性血管病、白血病、肝病、多种感染及恶性肿瘤等。
5.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于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日光透过玻璃照射后发病。光敏者在衣服遮盖部位也可发疹。风团发生后,经1至数小时消退。
6.水源性荨麻疹:任何温度的水接触皮肤后数分钟至30min内均可引发微小的点状毛囊周围风团,多累及颈、臂和躯干上部,伴有瘙痒,持续30~45min。应与水源性瘙痒症区别,后者是在水接触后发生瘙痒而无明显皮损。浴前l h口服抗组胺药可减少风团形成,东莨菪碱外用可防止皮损发生。
7.胆碱能性荨麻疹:运动、情绪应激或被动发热使体温升高0.7~1.0℃可引起出汗和随后的风团形成。体温升高后2~20min起开始发疹,持续0.5~1.0h。皮损为l~4mm大小的圆形风团,周围有l~2mm大小的红斑包绕。皮损出现前可先有皮肤瘙痒、刺痛、烧灼或发热感。抗组胺药及运动耐受疗法,山莨菪碱等可用于治疗本症。达那唑可用于伴有抗糜蛋白酶水平降低的顽固性病例。
(十一)血管性水肿: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深层水肿,可累及呼吸道和胃肠道的黏膜。它与一般性荨麻疹损害的区别仅在于累及的程度,两者常同时发生。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发病,发作严重时有致命的危险。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
1.遗传性血管性水肿:1型占85%,存在C1脂酶抑制物缺乏;而2型占15%,则只是有C1脂酶抑制物的功能障碍。
2.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急性型多见于由于药物、食物•、花粉、昆虫毒素、造影剂、血清病、冷荨麻疹等激发IgE介导生物活性介质生成而发作;而慢性复发性血管性水肿则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特发性:病例较多,但原因不明;
②获得性Cl脂酶抑制物缺乏症:可见于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③血管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表现为反复发作非瘙痒性血管性水肿、荨麻疹、肌痛、少尿、发热等周期性发作,伴有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儿童期发病和阳性家族史等提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补体成分和C1脂酶抑制物等的测定可协助证实临床诊断。获得性C1脂酶抑制物缺乏症无阳性家族史和补体降低。
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拟交感神经药均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无效,但有Cl脂酶抑制物自身抗体者对激素治疗有良好疗效。雄激素是最好的预防急性发作的药物,每月严重发作>1次时开始使用。达那唑0.2—0.6g/d、司坦唑醇(康力龙)2mg次,1次/d,疗程1个月,以后改为5d服药、5d停药交替进行,并调整剂量至预防急性发作为准。
抗纤溶药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等,治疗后即使不能使C4或C1脂酶抑制物恢复正常,也可控制发作或使喉头水肿不再继续加重。
(十二)继发性荨麻疹:继发于其他原因者,如药物性荨麻疹样发疹。痢特灵引起的荨麻疹有类似血清病样反应,单纯抗组胺药无效,一般需中等量的皮质激素,疗程大于2周。
(十三)精神性荨麻疹:精神因素亦可为荨麻疹的潜在病因,多塞平是一种强效的治疗剂。
(十四)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是一种罕见的精神应激诱发的荨麻疹,伴有血清儿茶酚胺增多。多发生于易感个体经历一段情绪应激之后。风团大小类似于胆碱能性荨麻疹者,周围包绕苍白晕而非红斑是两者的差别。皮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诱发典型的皮损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fanzed 2013-7-5 21:07
您的发言很精彩,认真阅读了一遍!
ztlxw 2013-7-6 00:09
X谢谢,好东西收藏起来。。。。
我就是我 2013-7-6 07:51
讲的很详细,值得收藏
piaofudeyun 2013-7-6 11:43
值得收藏,楼主辛苦了
1842513768 2013-7-6 11:53
好东西,找了好久了,收藏了。谢谢分享。
1357924680 2013-7-7 15:03
很专业,值得认真学习,收藏
素づ问 2013-7-8 01:51
看了一下。我遇见一例病人。女性,50左右,反复性皮肤荨麻疹,脸部身上,病人原来也得过,要求打消炎针,我没有理会,打了葡萄糖酸钙20ML,VC3.0 西咪替丁0.6.DXM7mg.无效,后所里另一大夫该方,在原基础上加了一组克林霉素0.9.还是无效,病人又跑了别的地方打针两天后愈!病人反映有的消炎针。用药不详!无语,不解。求解!!

查看全部评论(7)

论坛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