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论坛 网站首页病例讨论 中医病例 查看内容

胸痹病例--如果你能诠释,绝对是教授级

2013-4-13 22:56| 发布者: 真人无奈| 查看: 5227| 评论: 16 |原作者: szx

摘要: 病人 男 50岁,工程师。慢支10余年。时当秋令,轻咳痰白。年轻时有胃病,近年偶有胃脘不适。一月前,因时时心悸,夜间尤为严重,经常胸闷,发作性胸痛,活动则气短,上楼更加明显,神疲乏力而住医院,经多种检查,Ho ...

     病人 男 50岁,工程师。慢支10余年。时当秋令,轻咳痰白。年轻时有胃病,近年偶有胃脘不适。一月前,因时时心悸,夜间尤为严重,经常胸闷,发作性胸痛,活动则气短,上楼更加明显,神疲乏力而住医院,经多种检查,Holter试验发现室早1546次/24小时,ECG发现室早二联律,偶发房早,多道ST改变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出院后继续服用西药,心绞痛发作较少较轻,但未消失,心悸气短,依然如故。来诊,面容消瘦,面色淡白,语声低,神气怯,脉弦,来盛去衰,重按力不足,80次/分律不齐,有停搏,每分钟2次舌色正常,苔厚腻微黄,BP 106/70mmHg.
    诊断:胸痹
    处方:全瓜蒌30g  桂枝18g  炙甘草10g   枳壳10g   川厚朴10g   熟附块10g  川、象贝母(各)6g  法半夏10g  党参18g
              生牡蛎30g  明玳瑁6g  远志8g  炒枣仁30g  柏子仁10g      7付
    一周之后,复诊,西药已停用,精神较前振作,咳痰均减,胸闷隐痛如前,仍有心悸和早搏,与一周前相似,加茜草12g,沉香粉0.6g,分两次吞服,再服14付。
   又两周后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心电图示偶发早搏ST段下移,适当增加扶正化痰散结药,巩固一月,病人基本痊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亦痴顽 2013-4-13 23:11
本帖最后由 亦痴顽 于 2013-4-13 23:50 编辑 我不会辨证,随便将处方分下类,期待方家诠释,要不,您别卖关子,自己说出理法方药如何?无人回复呢, 全瓜蒌 法半夏 川、象贝母 远志 枳壳 川厚朴 ----燥湿化痰顺气散结治结胸----咳痰 胸闷 胃脘不适 桂枝 熟附块----温阳通痹---发作性胸痛 面色淡白 活动则气短 生牡蛎 明玳瑁----平肝熄风,潜阳滋===脉弦来盛去衰,重按力不足, 胃脘不适 远志 炒枣仁 柏子仁 党参----养心安神益气===语声低,神气怯 心悸气短 茜草,沉香粉===发作性胸痛 苔厚腻微黄应该加黄连
大海20 2013-4-14 07:56
本帖最后由 大海20 于 2013-4-14 08:02 编辑 熟附块10g,是熟附子吗?桂枝一般用量3—10克,在此病例中楼主用到了18克不主张效仿。
江河海 2013-4-14 10:27
10余年慢支,痰湿壅盛(舌苔厚腻),肺朝百脉,而心主血脉,痰湿阻遏心脉,心脉得不到气血的营养而告急,故出现脉弦、时时心悸、经常胸闷、发作性胸痛。久病气阴两虚,出现面容消瘦,面色淡白,语声低,神气怯,脉重按力不足。阳也不足,故心悸夜间尤为严重。 心阳、心气虚为本,痰湿壅阻心脉为标。祛除痰湿,心得营养,邪去正安,心阳、心气可得到振奋;振奋心阳、心气,也利于祛除痰湿。故采取标本同治的治法。 如果只是祛除痰湿,容易伤及已经虚弱的心阳、心气;如果只是振奋心阳、心气,可使痰湿胶结。 祛除引起胸痹的痰湿,用《金匮要略》的瓜蒌薤白制剂加减;振奋心阳、心气,用桂枝甘草汤、参附汤等,因心悸明显,加 炒枣仁等安心神疗心悸。
szx 2013-4-14 11:34
本帖最后由 szx 于 2013-4-14 14:38 编辑 家属去取药,被打了回来。其原因是未盖章。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该处方中,竟有3对反药。即半夏、瓜蒌、贝母都反附子(附子与乌头为同一植物),牵涉到五味药。 该病从中医辨证是气阳俱虚,痰浊内阻,虚实夹杂,脉象反应虚的一面,舌苔反映了实的一面,实多虚少。病属胸痹,所以选用《金贵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的枳实薤白桂枝汤。这个汤与人参汤是同一条条文,人参汤用于偏虚的证候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于偏实的证候,选用此方,既符合辩证,也符合辨病。 既然选用此方,为什么要用反药? 这个病人用反药有4点用意: 1 冠心病属于痼疾,痰饮瘀浊凝聚难以速愈,用反药在于激越药性,冲击病邪,使之消散。 2 这个病人,虽有正虚,并不严重,当能耐受反药。 3 一方面用了3对反药,一方面配以较大剂量的党参和甘草,以益气和中。 4 所以重叠用3对反药,则是辩证论治的需要,化痰散结与温阳散寒同用。
HGP 2013-4-14 12:12
诊断:胸痹 处方: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四逆汤加味 方药:全瓜蒌30, 桂枝20,薤白20, 炙甘草30, 丹参20 川朴15、葶苈子20,半夏15 红参30,附子50,干姜30, 生牡蛎3,龙骨30.以上单位是克,附子先煎一小时。 该病从中医辨证是脾肾阳虚,痰浊内阻,虚实夹杂。
496997142 2013-4-14 13:08
首先学习楼主用药 中医我属皮毛 如果西医治疗 可以环磷腺苷120mg 一组 银杏达莫20ml(条件可以疏血通6ml)一组 川芎嗪120mg 天麻素6ml四组联合 对于此病我感觉应该不错 首先患者情绪对此病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给一组天麻镇静安神 还有一点因患者由慢病史 不知道是否有用药治疗 包括口服 除了本身器质性的病因 不排除有药物诱因
ZHAOLU 2013-4-14 13:19
主要症状点是:痛,悸,闷,短气, 胸阳不振,心下停水,卧则水郁心阳
心态平衡 2013-4-14 17:37
1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大陷胸汤 2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3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4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老钟医 2013-4-14 20:53
szx 发表于 2013-4-14 11:34 家属去取药,被打了回来。其原因是未盖章。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 ...
虽然附子乌头同出一物,但乌头是乌头,附子是附子,临床上半夏,瓜蒌,贝母,白蔹与附子同用也不少见,但与乌头同用就没见过。
中医世家0532 2013-4-14 21:29
好病例,学习了。可惜我不是教授。
szx 2013-4-14 21:43
老钟医 发表于 2013-4-14 20:53 虽然附子乌头同出一物,但乌头是乌头,附子是附子,临床上半夏,瓜蒌,贝母,白蔹与附子同用也不少见,但 ...
一母同胞,相似亦相异,慎用无差,帖子不在用吗?
任梦飞 2013-4-15 00:08
本证十年慢支,脾肺两虚,痰湿蕴肺,痰瘀已充斥百脉,脉弦为肝郁,肝气郁结,痰瘀停聚,结于胸中,阻碍心气运行,故见心悸胸痛之胸痹症,用痰瘀小宇宙说为乌云蒙蔽太阳(心为太阳),相当于八卦之风天小畜,密云不雨之象,上实而下虚,上热而下寒,上实者,痰瘀互结于胸中,湿浊阻于上焦而不降也,下虚者,心火不暖肾水,亦不能暖脾土,脾肾阳虚,上热者,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无制,挟湿热上熏于舌,故苔厚腻微黄,下寒者心火不能下暖脾肾,中下焦虚寒是也,久之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亦不足,故见神疲气短脉弱之气虚证又见面容消瘦面色淡白之血虚证,脉弦为肝气郁结肝络痰瘀是也。治法首当降云布雨,宣通胸痹,痰瘀同治,辅以交通心肾,益气养血。方中全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枳壳宽胸理气,法半夏,厚朴燥湿化痰,降气除满,川贝化痰,象贝散结,生牡蛎软坚散结,坠降痰瘀,明玳瑁入肝心二经,性质重降,意在坠降心肝二经痰瘀,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炒枣仁养心安神兼滋养肝血,党参益气养血,桂枝通肝阳温心阳散寒,降逆平冲,熟附块在方中阴中求阳,引阳入阴,全方重在降云布雨,乃痰瘀湿浊阻隔上焦,因密云不雨非辛散所能及也,盖薄积之云风能散之,厚积之云非降雨能散也,故从仲景之枳实薤白桂枝汤去薤白,乃薤白辛散温通,与降云布雨之意相违也。本证虽然舌苔厚腻偏黄,湿浊之邪甚重,而燥湿之品却用之不多,所用多为寒凉化痰散结之品,因寒能使水湿凝结为水饮,通过坠降为雨而消散,虽然用法夏偏燥热,也是取其坠降之意,桂枝通肝阳温心阳,防寒凉太过损伤心阳,小量附子阴中求阳引阳入阴,均为佐使只用。本证根据湿浊的部位采取降云布雨的手法,的确精彩!可见中医的治法,灵活多变,并非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那么简单! 至于所谓十八反十九畏,起源为《神龙本草经》药性相反和相恶,并非绝对配伍禁忌,历代名家医方均有十八反中的反药,现代名家也有很多用反药畏药治疗沉疴痼疾取得良效的案例,所以,机械的视十八反十九畏为配伍禁忌是不科学的,中医讲究又是证用是药,所以,牵涉到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必须辩证精准,才能灵活大胆应用!
1774777529 2013-4-19 19:07
瓜蒌薤白汤,附子桂枝汤,补气药,除湿药,安神药。
真人无奈 2013-4-19 23:33
本帖最后由 真人无奈 于 2013-4-20 08:55 编辑 肺为华盖,其主治节,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十年慢支,治节失常,聚湿成痰,损伤脾胃终成脾肺两虚。久病拖延,气血两伤必见面容消瘦,面色淡白,声低气怯。心主血脉,首主阳气,心气不足,动则气短。脾肺气虚,痰湿蕴肺,阴邪阻络,气机不畅,气短胸闷,脉代而心悸不安。肺气而不能助心行血。心阳不振,心血瘀阻,不通则痛当发胸痹。肺脾气虚为本,痰浊郁阻为标,血瘀心痛为果。诊断胸痹无疑。 处方:全瓜蒌30g 桂枝18g 炙甘草10g 枳壳10g 川厚朴10g 熟附块10g 川、象贝母(各)6g 法半夏10g 党参18g 生牡蛎30g 明玳瑁6g 远志8g 炒枣仁30g 柏子仁10g 综观全方:篓、夏、贝宽胸散结而涤痰,参、附、桂益气通阳而化饮,枳、朴理气解郁,生牡蛎、 明玳瑁镇心安神敛耗散之心气,远志、炒枣仁、柏子仁养不足之心血。药证合拍,力挽沉疴。
zhangjf127 2013-4-20 15:06
炙甘草汤和瓜蒌泻白散合方甲减、、、、、
潜王 2013-6-14 19:33
6 ?: Y. k: p; X1 g 好病例,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论(16)

论坛之星